一档好的脱口秀节目应当引起观众的思考,可以是阐发新颖观点,也可以是普及专业知识,抑或是对日常生活有别样的体察
脱口秀(talk show)原意为电视谈话节目。2000年前后,受外国同行启发,我国电视工作者开始尝试制作脱口秀节目,一系列节目深入挖掘东方式幽默,创新观点表达,人气越来越旺。移动互联网普及后,这一趋势被网络综艺顺应并放大。2017年,网络脱口秀节目《奇葩说》以其新鲜活泼的形式、幽默而一针见血的说话风格,吸引大批年轻观众。紧接着,谈话式、讲坛式、单口喜剧式、辩论式等一批花样翻新的网络脱口秀节目走进观众视野,网络脱口秀开始成为网络综艺重要一脉。
脱口秀为什么火了,它是如何与观众产生共鸣的?脱口秀形态林林总总,目的是变着法让观众享受“听人说话”的精神愉悦。比如辩论类脱口秀《奇葩说》,将说话机会与时间平等交给一众普通人,让不同观点、不同表达进行交锋;《圆桌派》邀请专长不同的嘉宾,在轻松氛围中畅谈社会与生活,观众如身临话局,开阔视野,如沐春风;《脱口秀大会》则类似单口相声,演员态度和观点通过包袱台上台下互动。通过言语表达,脱口秀演员个性形象不断丰满;观众被特定人物吸引,兴趣转化为黏性,能够巩固节目品牌,进一步吸引更多观众。
脱口秀节目采用不同形态以增加观赏性,但其主要功能是让人获得思想启迪,因此脱口秀往往聚焦社会热门话题,通过犀利透视或辩论交锋亮出洞见。比如社会话题“选择大城床还是小城房”,透过表象剖析深处的“两难”,使多元声音被倾听,打破思维定势。人生话题“要不要跨出舒适区”“怎样才能拥有安全感”循循善诱,传递积极人生观。这些话题设置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既增加获得感,又增长同理心,通过思考各式各样的人生命题,观众获得生活的智慧。
说话者以开放态度发表见解,用轻松形式重构严肃命题,让观众充满新鲜感,是早期脱口秀节目的特点。随着同类节目增加,新鲜感逐渐消退,一些节目热度衰减,口碑下滑,面临竞争压力和创新焦虑。
事实证明,扎实的内容而非花哨的形式,才是脱口秀节目越做越好的根本。不少节目引入明星嘉宾、强化人设塑造,尝试借助粉丝经济来扩大影响力,然而不大奏效。某网络辩论节目新一季的观众渐渐发现,特立独行的标签化人设一旦脱离坚实的话题和内容支撑就立不稳了。一项关于脱口秀节目的调查显示,80.3%的观众认为他们热爱脱口秀节目是因为“对节目讨论的话题很感兴趣”,而选择“我很喜欢节目邀请的嘉宾”的观众只有47.52%。可见,比起猜测观众喜欢什么样的人物,选择合适话题、呈现精辟观点更关键。节目若以流量、热度为导向,短期内或许能吸引观众,长远看却未必能转化为节目好评及观众黏性,节目生命力将难以持久。
一档好的脱口秀节目应当引起观众的思考,可以是阐发新颖观点,也可以是普及专业知识,抑或是对日常生活有别样的体察。总之,有温度、讲艺术的思想表达才是脱口秀的“立身之本”。
(责编:冯粒、赵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