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记者节,揭秘“任仲平”:他这样跟年轻人“网聊”
编者按:在全国党报中,人民日报评论部第一个设立了新媒体编辑室。从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上的“你好,明天”“微评”,到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上的“睡前聊一会儿”,从大气磅礴、一字千钧的“任仲平”,到犀利直接、针砭时弊的“人民时评”……人民日报评论君放下保温杯,玩转新媒体,他们生动有趣、理性坚定、眼里有光。
今天是第二十个中国记者节。强国论坛专访人民日报评论部新媒体评论室主编姜赟,通过他的视角和经历,一起来看看党报评论君的成长故事,这也是全媒体时代一名普通记者的职业故事。
人物简介:姜赟,1981年生,浙江籍,清华大学硕士。2006年进入人民日报总编室工作,先后任经济版、社会版编辑;2013年6月至今,任评论部编辑、新媒体评论室主编。
代表作:《每一名党员都要牢固树立“核心意识”》《两会侃侃谈》《媒体公信需要自我救赎》。荣获过中国新闻奖特等奖、一等奖,全国两会人大好新闻一等奖,等等。
人民日报评论部新媒体评论室主编姜赟做客强国论坛 王喆/摄
多次斩获中国新闻奖 “秘诀”是什么?
强国论坛:首先祝贺评论部的作品获得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作为同行,想先问问,拿中国新闻奖,特别是多次拿中国新闻奖,有没有“秘诀”?
姜赟:十分感谢。任仲平文章《创造历史的伟大变革——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上)》获得中国新闻奖特别奖,既是对我们的一种认可也是一种鞭策,认可我们对评论传统的乘续与创新,以此推动我们对政论表达形态的革新与探索、认识递进与思想升华,鞭策我们乘势而上,不忘初心、守正创新,不断创造佳作。
说起秘诀,我想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民日报70多年的评论传统沉淀。人民日报评论有着光荣的传统,有在“文旗随战鼓”的时代洪流中书写中国新闻史上的传奇,有在改革开放大幕将启之际发出正义呐喊,有在新时代激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磅礴力量的雄辞伟论。其中,深厚的写作传统、深沉的价值追求、辨识度高的思想气质一脉相承,通过评论部“大手拉小手”的生产方式不断赓续演化,将70多年来的历史积淀转化成人民日报评论的独特优势。
二、不断迭代创新的“七八条枪,七上八下,七嘴八舌”的生产模式。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卢新宁曾这样概括:“七八条枪”说的是任仲平成员来自全报社,有社领导、有部门主任,有资深记者、编辑,也有入社不久的年轻人。“七上八下”,指的是反复推敲,不断解构再结构的过程;而“七嘴八舌”指的是一种民主风气,无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谁都可以表示不同看法。
近年来,任仲平的“七八条枪”,已经更多来自报社评论部,除了社长、总编辑、分管副总编辑外,大多是年龄不一的评论员们,最小的参与者已经是90后了。同时,这样的“七八条枪”保持着很强的开放性。很多任仲平在撰写之前,我们还会召开专家座谈会,将各种不同角度、不同内容的意见汇于一炉消化吸收,形成我们文章的血肉。然而,不管写作成员怎么变,“七上八下”几易其稿的反复推敲,“七嘴八舌”议论风生的民主气氛,在写作中依然延续。
三、三种体系的构建。第一是价值体系始终恒定。当前的评论竞争,不仅比速度和平台,更比角度和深度,是一种价值观的较量。恒定的价值体系来自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坚持从毛泽东思想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导。第二是知识体系的完备。舆论格局不断变化,对于评论员来说,需要在各个领域发出自己的声音,需要不断完善知识体系,用专业说服人,而不是空喊口号。第三是话语体系的更新。我们党长期以来文宣工作中形成的表达传统,我们的时代在不断变化中积累起来的表达方式,都可以为我所用,成为突破刻板语态的抓手。
在构建三种体系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培养三种意识——以全球意识打开世界视野、以历史意识体现中国特色、以问题意识对接现实国情;善用三种资源——赓续红色文化传统、接纳现代文明价值、考量当代民众诉求。
四、“跟自己过不去”的打磨。任仲平的写作就是一次次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卢新宁曾这样描述:第一遍初稿从无到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志得意满,解构之后从头开始“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寻寻觅觅,重新结构从有到好“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浑然天成。从初稿至定稿,每一次都有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都有“凤凰涅槃”的欢欣。这个过程就是质量控制,背后则是一种精品意识、工匠精神。
党报评论君的“新媒体敏感”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强国论坛:在新媒体平台上做评论,有哪些新的特点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