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1970-01-01 08:00 的文章

原标题:从李子柒到杜甫,文化润物无声

  几乎在同一个时间点,一部时下大热的古装剧,一个红遍海外的美食博主,一本正经的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三件看似毫不相关的事儿,却因为一个诗人起了微妙的联系。

  正在热播的古装剧,身份成谜的少年用一首杜甫的《登高》赢了“朝堂斗诗”。沿着杜甫草堂向北,百公里之外的李子柒,凭借食得人间烟火的仙气,成了文化输出的先锋。诗圣闲不住,君王社稷、世间忧患,辞世上千年之后还在以各种方式和现代人亲近。

  2019年恰逢中日韩合作机制启动20周年,也是中国第三次以轮值主席国身份主办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然而,与前两次均在北京举行不同,此次会议选址成都,也使得这个中国西南部城市受到了中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坐标成都、定位历史,中日韩之间一点也不陌生。成都是历史文化名城,在日韩有广泛知名度。由于《三国演义》《三国志》在日韩两国有极高知名度,对日韩民众而言,蜀国都城背后的“三国”故事便是他们了解中国的文化通道,借由文化的力量拉近彼此的距离。

  文化是纽带,也是契机。这条通道自历史走来,源远流长,绵延不绝。借由文化认同加深彼此的理解,有时比直来直去的商贸合作更容易赢得民心,文化软实力所释放的独特魅力不会随时代轻易褪色,总是历久弥新,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大背景下,在紧张的经贸关系中显得难能可贵。

  从历史的“三国”回到现实,中日韩三国带着自身的利益诉求本就无可厚非,积极推动RCEP明年如期签署,困难不少但希望更多。中日韩之间达成一个全面、高水平、互惠的协定,推进在文化、环境、养老、健康等领域有更多“第三方市场合作”,最终将使三方百姓获益。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去杜甫草堂,可以看到杜甫、陆游与黄庭坚被同堂供奉。陆游与黄庭坚是学杜有成开宗立派的大诗人。他们与杜甫一样,虽非川人,却都流寓蜀中,并没有受到冷落。

  独立与共赢也成为成都文化气质的两个支点。成都的可贵,在于它保留了地域文化的独特气质,沧桑、富丽、温文尔雅的文化趣味,成都的可爱,在于它善于包容并不断自我更新,在于文化自信也在于海纳百川,接驳新的时代精神。

  杜甫也好,成都也罢,好的故事基于好的文化。李子柒的视频,没有对中国文化进行直接介绍和夸赞,甚至连台词都很少,反倒被国外网友喜欢,探寻人类共通的价值和情感,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这种“无心插柳”似的走红海外看似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就像《庆余年》剧情里的步步惊心、暗流涌动,最为感人的依然是人人生而平等、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品质。

  文化外溢,常常润物无声。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