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发生的一件事引发了广泛质疑。当地大槐树镇南营村的村干部被曝以保护环境为由,挨家挨户把村民家中的炉灶用水泥封住,不许烧柴火做饭,以免污染空气。村民们还说,冬天,村里也不让他们烧煤取暖,要改用天然气或空调取暖。
根据报道来看,该地区为了推进环保工作,也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划出了“禁煤区”和“禁燃区”,“禁燃区”不许烧柴做饭,但是可以使用清洁煤;而“禁煤区”则连使用清洁煤都不允许,只能使用天然气和电。虽然,当地很久以来便开始了煤改气、煤改电工作,但是老百姓对比改前和改后的支出比例,改后的支出远远高远改前的一倍至两倍,所以不少老百姓坚持传统的生活方式。
烧柴做饭是农村老百姓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没有袅袅炊烟的农村就不叫农村,没有砌柴成堆的农家就不叫农家,在大力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国家依然强调要留住“乡愁”,农家、田野、炊烟、柴禾这些就是“乡愁”不可或缺的要件。
国务院环保督查多次强调,对于环保工作不能搞“一刀切”,不能动不动就搞关、停、闭。对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的老百姓而言,不许烧柴做饭令人啼笑皆非,简单粗暴地用水泥、砖头封灶的环保方式也令人哭笑不得,如此做法不仅难以深入民心,而且暴露出一些基层干部在推进保护工作中的乱作为现象。实际上,当地从今年9月份起,就开始采用张贴通知、广播通报等方式对禁止烧柴做饭进行宣传,但从现实反映来看,该搞的宣传搞了,该入户的也入了,甚至派出警车轮流巡逻,农民群众并不“买张”,而是自顾自地烧柴做饭。由此可见,当地的基层干部在推进环保工作并没有抓住关键,说白了,就是费力不讨好。
其实,干部们忽略了一个关键性问题,那就是老百姓煤改电、煤改气以后的账本问题。毕竟农村老百姓最讲究实惠,怎么挣钱就怎么干、怎么省钱就怎么办,一味地灌输环保理念,强制性地封炉封灶,这些做法显然是难以取得群众支持和认可的。如果着重解决老百姓使用电和气之后的支出问题,只要改电改气后的支出小于或等于此前的支出,相信老百姓还是能够接受的。
环保工作的初衷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让老百姓更有幸福感,而不是给群众的日常生活添堵。(李丁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