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任然
据半月谈报道,在一些农村地区,高铁建设、房产开发、企业建厂,一项项手续完备、有利于当地发展的工程项目进村施工后屡屡被村民拦下,要求“分一杯羹”。
如浙江某房企在银川市兴庆区某村开发楼盘,就遭遇村民挡工强揽土方工程。企业方担心村民干的工程无法保证质量,提出“活不用干,给你们100万现金,只要你们不挡工就行”,最终花了111万元买来在该村“顺利施工权”。
而这样的现象并非孤例。在城镇化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类似的发生在基层的强揽工程、“敲竹杠”现象,在全国范围内难言罕见。这种行为,轻则拖累具体工程的施工进度,增加企业成本,重则导致一些项目无法开展,乃至影响到整个地方的营商环境。
可以看到,近两年,从中央到地方,对阻拦工程的治理力度也有明显提升。如“在建筑工程、交通运输、仓储物流等领域强揽工程、强立债权、恶意竞标、强迫交易、非法垄断经营、收取‘保护费’”等行为,已被列入重点打击的十种黑恶势力性质违法犯罪活动之列。像最近陕西铜川就有6人因为强揽工程、阻拦施工,被当地警方行政拘留。
应该注意到,此类事件多是以“村民阻挡”的面貌出现,甚至往往令地方警方在执法过程中陷入“法不责众”的被动局面。但整体而言,乱象背后还是与基层治理密切相关,而并不仅仅是村民法治意识薄弱导致的“利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这么简单。
如不少阻挡施工、强揽工程的现象中有村委会的部署和安排,而个别能把一些大型央企逼走的事件中,背后就有“保护伞”撑腰的魅影。
事实上,今年10月中纪委公布的6起涉黑腐败和“保护伞”典型案例中,一些地方领导干部的“涉黑”罪状,就包括强揽工程、操纵地方选举等。而具体的“分赃”规则,也能够体现出这种特征。如有媒体在调查中了解到,村民参与挡工的“报酬”往往只是一桶油或一袋米面,强揽下的工程收入多数还是进了组织者的私人腰包。
可见,要彻底扭转强揽工程、收取“保护费”的不法风气,必须从强化基层治理入手,盯住“少数人”、管理好“关键环节”。指出这一点,不是为非法参与阻拦施工的村民开脱责任,而是因为只有抓住了重点,才能从源头上避免利益矛盾的激发。
除此之外,优化营商环境也该更加注重法治力量的供给。一般谈到营商环境,一些地方政府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给政策、给优惠,但正如强揽工程、非法阻拦施工的现象所示,优惠政策再多,在项目具体落地过程中,不能通过法治手段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也最终会让地方的营商环境质量大打折扣。
这就要求,对于工程项目,基层执法部门应该提供全程性的法治护航,处置相关违法行为也绝不和稀泥。总之,不能让企业和施工方独自与违法势力单独“博弈”。
当然,从维护村民利益的角度,一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在立项、招标时,也宜根据实际情况把地方民众的就业问题纳入考量,平衡好项目开发与村民的实际获得感。如此或也能够减少一些可能衍生的矛盾。这事实上也是“发挥重大项目带动就业作用”的应有之义。
□任然(媒体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