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在传承与发展中打造“复旦模式”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实验教学中心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重要的教学实践平台。
旦复旦,新又新。今年11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迎来九十华诞。
“复旦新闻馆,天下记者家”。
过去的90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积累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开创了多个新闻传播教育的第一:陈望道首译《共产党宣言》全本,创办了中国第一座高校新闻馆;发表第一篇传播学研究论文;出版第一本传播学专著;主编第一套完整的新闻学教材;建立国内首个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第一家实现部校共建机制……历经九十载,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已经培养出1.2万多名新闻人才。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学院将牢牢把握‘双一流’发力,积极应变,主动求变,与时代同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米博华在建院90周年大会上如是说。
继承红色传统
90年前,在那个国运多艰的年代,复旦大学新闻系应运而生。
1988年6月10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成立。有着红色血统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自成立之日起便肩负着坚守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多年来,学院不断巩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发扬‘两典一笔’传统,牢牢树立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院的根和魂。”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兼执行院长张涛甫介绍道,新闻学院一贯重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以培养政治正确、理想高远、操守优良的新闻传播人才。
据张涛甫介绍,经过多年的努力,学院形成了一个平台、一个教学研究团队、一门核心课程、一套教学方法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教学体系。通过这一体系,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入教材、入课堂、入头脑,使学生做到真学、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校准新闻舆论工作的“定盘星”。核心课程《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和教育部网络共享课程,引领全国的马新观教育教学;马新观教学团队2018年被评为复旦大学“十佳教学团队”,并被授予“钟扬式教学团队”称号,同时被上海市教委列为2019年“为人为师为学”先进典型进行宣传推广。
进入新时代,学院直面互联网受众分众化挑战,打造国家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升级版,着力解决互联网语境下新一代大学生和传媒从业者面临的理论和实践困惑。跨地、跨校、跨界联合成为常态,学院还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纳入“课程思政”框架,使之成为课程思政新亮点……一系列举措,让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教学,真正成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王牌”。
深化部校共建
2001年12月,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签署合作协议,部校共建新闻学院,此举在国内首开先河。而这一模式目前已在全国范围推广。
部校共建新闻学院打破了学界、业界壁垒,在教学、实践之间建立起“旋转门”和“亲水平台”。上海主要媒体成为学院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根据教学科研要求,派出一线优秀记者编辑走进课堂,进行以案例为主的新闻教学,参与学院针对实践变化进行的相关科研项目;学院依托媒体资源和实践需求不断改进教学科研工作,培养优秀新闻传播人才。
在部校共建的框架下,教育教学一线与业界一线深度融合,补齐新闻传播教育中专业实践能力的短板,探索新闻传播人才专业能力培养新路径。
比如,新闻学院与澎湃新闻网合作启动的“记录中国”实践项目,自2016年启动运行以来,足迹遍及全国20个省份,涵盖39个县市,采访对象200余人,切实增强了学生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依托“记录中国”专业实践平台、学院自建的复新传媒媒体实践平台和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实验教学中心这一校级常态化媒体实践平台,采取全流程培养,强化学生“野外”生存能力。
在张涛甫眼中,“记录中国”对于新闻学子的教育不止于新闻专业层面,更是在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大局中,让未来的新闻工作者们在学校时就能体味家国情怀,认知到国家与个人、国家与新闻工作的紧密联系,“帮助他们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是新闻学院义不容辞的责任”。
放眼全球研究
担新闻人之道义,著新时代之文章。今年90岁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依然保持着蓬勃的青春活力,围绕“双一流”的奋斗目标,新闻学院在充分发挥既有优势的基础上,开辟了诸多崭新研究方向,以面对全球化、数字化带来的新需求、新挑战,取得显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