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1970-01-01 08:00 的文章

原标题:“茶馆”中,主流媒体如何“抢座”?

融合发展直播秀

“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当下,在类似“茶馆”的传播场景中,媒体该如何融合、转型,才能在众声喧哗中保持清醒、权威发声、引领舆论?12月7日,由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武汉大学联合主办的“新时代媒体融合”专题研讨会在武汉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媒体从业者围绕媒体融合发展、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等主题展开探讨。

以“内容+技术”驱动融合

◆真正的媒体融合是精准的用户触达,在特定的场景和渠道中实现用户需求的适配

◆从“互联网+”到“智能+”,知识学习能力强、个性化、专业度高的媒体会更有竞争力

“真正的媒体融合不是供给端的简单整合,而是精准的用户触达,根据用户的媒介使用情况和习惯,在特定的场景和渠道中实现用户需求的适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认为,“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提出,为媒体融合指明了方向。他说,媒体要把履行政治责任、社会责任放在首位,同时要具备自我经济造血的能力。传统主流媒体可以凭借内容的强竞争力形成经济循环机制,反哺媒体传播;基层媒体要把融媒体做成面向群众的综合生活服务平台,增强百姓消费、生活黏度,提升信息通达与经济再循环的能力。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朱春阳认为,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当下,社会管理者要通过媒体融合,及时有效地进行沟通,积极回应大众关切,在推动社会共识达成的基础上,解决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在类似“茶馆”的传播场景中,传统媒体可以通过学习借鉴新媒体平台的说话技巧,在众声喧哗中更好地引领舆论、凝聚共识,以此提升自身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除了内容竞争力,媒体融合也离不开技术的大力驱动。新华网移动互联网产品创新研发基地副主任吴静说,一些传统媒体因为缺乏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无法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如今,人工智能为媒体融合发展打开新空间,特别是机器学习、图像识别、自然语言语音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新闻传播行业中。从“互联网+”到“智能+”,在不久的将来,知识学习能力强、个性化、专业度高的媒体会更有竞争力。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谢湖伟说,由于区块链的独特性,自媒体内容可以通过区块链实现“一次发布,多终端呈现”,专业媒体更能够参与对海量自媒体内容的“公信见证”,以此提供前所未有的信用供给。因此,要充分把握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趋势和机遇,助力媒体深度融合。

构建“此长彼长”传播格局

◆加强省级融媒体平台建设,发力宣传融合、政务融合、服务融合、生态融合

◆按照“移动优先”和“端网速度、纸媒深度”要求,进行全媒体策划调度

新形势下,地方主流媒体如何占领舆论主阵地?

“长江云通过加强省级融媒体平台的建设,推进全省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这一平台设计方案已成为全国县级融媒体建设的技术蓝本。”湖北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张建红介绍,湖北广播电视台打造的长江云移动政务融媒体平台,主要在四个方面发力,一是宣传融合,在传播方式、组织策划、表达形态、海外传播等方面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二是政务融合,构建贯穿省市县三级的“政务大厅”,探索通过“移动问政”打通群众信息沟通“最后一公里”;三是服务融合,建成网民口袋里的“办事窗口”,服务民生;四是生态融合,成立长江云平台运营合作体,试行直播积分制、广告联合招商代理制、技术联盟合作制等,探索从平台型向生态型演进。

湖北日报社也积极探索省级党报集团融合发展路径,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据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张晓峰介绍,集团着力建设《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两大全媒体平台,实现新媒体和报纸“此长彼长”。在日常报道中,按照“移动优先”和“端网速度、纸媒深度”要求,进行全媒体策划调度,将移动端作为第一落点,优先发布,纸媒则突出做好深度报道。与此同时,加大人员转型力度,通过人员培训、策划引导、考核倒逼等方式,实现新闻“从可读到可视、从静态到动态、从一维到多维”的升级融合。今年,集团策划制作了一系列“爆款”产品,如短视频《阅兵式上的神仙颜值,这才是最帅最美的人儿!》播放量达到6325万,获得464万次点赞;微信产品《湖北,新主场 迎天下》总阅读量达2.1亿。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