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推动出版融合向纵深发展,不仅是出版业当下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出版创新产业形态的必然要求与取得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深度推进出版融合必须于关键处着力,要聚集优质资源,注重知识服务;加强投资开发,发展技术平台;树立用户理念,提升客户价值;丰富出版内涵,扩大融合边界;创新体制机制,实现管理价值。
【关键词】出版;数字化;融合发展
一、新业态探索:科学布局融合发展
信息网络技术给出版带来深刻影响。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把融合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加速推进出版与新技术高度融合,加快数字化出版进程,着力精品内容生产的表现形式与传播渠道,推动出版融合向纵深发展,不仅是出版业当下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出版创新产业形态的必然要求与取得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以下简称“集团”)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深刻把握出版发展形势变化,加强出版与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联姻,拉长内容生产链条,探索出版新兴业态,有效形成了出版与技术、内容、市场等多重融合范式,出版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一)内容数字化呈现形式日趋多样
时下,读者阅读方式已发生重大变化,借助手机、iPad、阅读器等移动终端设备进行阅读已成为一种趋势。集团所属出版单位适应读者数字化阅读需求,有效运用数字技术,已经实现纸质图书的数字化转化。教辅出版根据师生需求,针对内容重点、测试难点、训练节点,通过铺设二维码、上传生成关联音视频同步解析、在线测试评改反馈等,使内容表达更加多元,助学功能更加完善。大众出版瞄准市场需求,着力产品升级,实现多元传播,做到了读文字、听音频、观影像的高度适配和有机统一。多样化数字呈现方式消弭了传统出版内容从生产到阅读各链条之间的界限,打破了不同阅读终端之间内容传播的阻碍,优化了读者的数字化阅读体验,出版物传播优质内容、服务读者的水平大幅提升。
(二)内容资源聚集程度日益加深
出版企业通过久久为功的深耕细作,积累了大量优质内容资源。利用互联网巨大的聚能效应,促进海量内容资源有效整合,以数字图书馆、分类数据库形式,为用户提供专业化的数据检索和知识服务,是推动出版融合发展的有力抓手。“天下农书”农业数字图书馆、“书法中国”融媒体出版工程、“开眼”书画知识服务体系、“悦读”数字图书馆、护理+体医融合发展等均立足专业出版优势,已建成内容整合力较高、行业影响力较强的专业数据库,实现了优质内容资源的高度聚集。
(三)专业平台建设渐成规模
从单一内容提供商向既提供内容又提供信息的平台服务商转变,从以传统内容出版为核心到探索数字化条件下“出版+”的延展模式,从与技术疏离到善用网络新技术创新知识生产、呈现和传播的方式,集团在平台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中国教育信息化云平台,实施“出版+教育”模式,通过布局数字阅读大数据中心,建设数据管理平台、智能阅读平台、移动阅读平台,完善中小学数字图书馆、高校数字图书馆、个人数字图书馆、行业定制图书馆,搭建起“一中心三平台四重点”的产品框架。平台针对中小学、高校、个人、行业四大渠道不同用户需求,提供PC端、iPad端、大屏端、手机端等多屏阅读体验。戏曲出版网、武术出版网、中国教育出版网、玩美手工网等基于各自独特内容优势,平台建设取得可喜成果,为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平台支撑。
(四)技术研发合作力度加大
“大象数字出版与教育融合服务平台”(ADP5)为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发展项目。项目以实验室技术研发为支撑,建设全流程数字编辑平台。在平台资源上,开发集成内容资源题库系统、视频直播点播系统、在线考试和测评分析系统、电子书及动画制作工具系统。在编辑流程上,提供作者管理、任务发布、进度跟踪等功能,解决视频网文审核、内容资源关联标引流等问题。在教育产品上,搭建“大象e学”“大象e考”“大象e教”品牌门户,上线运营多学科多个应用产品。在技术应用上,引进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基于完善测评系统的数据挖掘,提供精准教学、对点辅导、学习资源精准推送等智慧化服务。积极引进语音及行为识别技术,增加服务使用者的精准性和黏性度,满足用户个性化、定制化需求。2018年,平台实现千万元收入。
(五)出版发行市场迎来快速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