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1970-01-01 08:00 的文章

原标题:《双子杀手》:集技术大成 探人性变化

 

  有这样一个剧本,在好莱坞辗转漂流22年无人敢接;有这么一位导演,荣誉加身却仍在新的电影拍摄领域开拓前行。当这个陈旧的故事遇到这位创新的导演,一部崭新的电影在多方努力下终于面世。

  由李安导演,威尔·史密斯主演的《双子杀手》,自10月18日在中国上映以来,在吸引了诸多观众走进影院的同时也收获了无数褒贬不一的评价。其中究竟为何,或许只有经过亲身体验后方能有自己的答案。

  一句忠告,送给年轻的自己

  《双子杀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亨利的现任杀手、退役军人,电影以一场惊险刺激的动作戏开场,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的亨利在决定退休后遭到追杀,不得已与一位负责监视他的新入职的女特工展开逃亡。而追杀他的,竟然是一个年轻版的自己。

  故事的冲突点虽然涉及到克隆人与原本人类之间的道德伦理与身份认知问题,但又不局限于此。作为不知道自己是克隆人,以孤儿身份长大的小尼,在被告知身份后的痛苦与迷茫,以及面对一手促成自己悲剧但又一直以“父亲”身份关爱教育着自己的反派时的挣扎与愤怒,其性格与身世的冲突被威尔·史密斯演绎得淋漓尽致。

  对于克隆、量产机器人等议题在电影中已经屡见不鲜,但像《双子杀手》这样,用动作捕捉及电脑特效配合演员的演绎,将一位活生生的人直接摆在观众面前,甚至进行对抗争执与激烈的动作打斗却并不多见。当面对年轻了二十几岁,受领了任务,一心一意只想杀掉年轻版的自己,杀手亨利所期望的,不过是能够改变自己既定的与鲜血杀戮相伴的命运。或许如同小尼一直引以为傲的,自己是最强最厉害的杀手一样,很多人在年轻时为了追求更高的目标而舍弃的看似微不足道的家庭与亲情,在受到良心谴责而退休的亨利看来则是无价之宝。正如他在片尾所讲的那样,如果人生能重来一次,我却无所改变,那真的是太对不起这个机会了。

  诚然,人生不能重来,但是,在电影中可以。通过艺术展现手法将不可能成为现实的事情变成现实且展现在世人面前,就其本身而言,也让观者有了更多感触。

  一种探索,已由勇敢者开创

  对于这部电影的批评,大多集中在故事过于缺乏戏剧性方面。客观地说,作为一个上世纪便已经创作出来的故事,大卫·贝尼奥夫等人在此基础上改编出来的剧本的确略显平淡,在演员的出色演绎以及先进的科技辅助下,创作团队完全有能力利用精准的科幻手法讲述出一个更引人入胜的故事。且不论是资金问题抑或是美国电影创作过程中的限制,即使有更多背景及环境因素的影响,该电影故事的过分稳健已成一个饱受指摘的既定现实。

  然而,李安导演在上世纪的陈旧剧本内容允许的范围内,又加入了非常多的与个人英雄大片常见的正派无所不能套路相反的内容,堪称新颖的动作戏。其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便是那场经典的摩托车追逐战。在创新的拍摄手法展现下,亨利与年轻杀手在狭窄的小巷中展开追逐与射击打斗,广场上惊起的白鸽与不得已遭遇车祸的车辆显得既具有艺术气息又充满现实感。两人的初次交手便以亨利被痛揍一顿遭受逮捕结束,而第二次在匈牙利布达佩斯骷髅洞的斗智斗勇则展现出了小尼的身手不凡与亨利的足智多谋,各有千秋不分胜负。正如一同逃亡的同伴,亨利的前战友所说的那样,在两个不同的大洲都被打成这幅样子可是不多见,在以动作打斗为主的影视作品中,为塑造人物英雄形象而选择让其无往不胜的例子有很多,而像该片中势均力敌,针锋相对的对抗实属精彩。从而表现出了即使是基因完全相同的人类,随着年龄与阅历的不同,其身体素质和性格能力也完全不同的观点,进而表现出虽为克隆人,但其本质也是人类的主题。

  该电影触及了战争、自我放逐、悔恨等多个方面,李安导演并没有因为故事的陈旧而放弃对于人性的探索。如果说《双子杀手》的3D、4K、120帧,以及数码电影的“虚拟真人”是李安在技术层面的创新,那么,其对于克隆人能否感知人类情感,是否拥有人性则是他在精神层面上的探究。而这个问题的答案通过影片的表现“真实”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在感动之余不免也让人警醒。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