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话语方式转变是必须经历的蜕变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总书记的讲话,既是要求,同时也指明了方向。要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寻常百姓家传得开、叫得响,话语方式的创新很重要,唯有如此,老百姓才能“心领神会”地理解、支持、执行好党的声音。
融媒体时代,我们经常听到“内容为王”“技术为王”“渠道为王”“平台为王”等声音,但归根结底,抓住了受众的注意力,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才有可能。
要有效地捕获受众注意力,构建新的话语表达方式和语言生态体系是最基础的工程,这也是包括党刊在内的主流媒体深度融合进程中的一道必答题,应该如何作答?怎样才答得精彩?
能听懂才能真接受
作品能不能被受众认可和喜爱,尤其是发自内心地接受、领会和传播,一方面要看内容的主题、题材,但另一方面,就表达方式和语言体系来说,是否鲜活、是否接地气也很关键。
在互联网技术充分发展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为媒体人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撸起袖子加油干”“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把深奥的道理说浅显,把晦涩的理论讲通俗,才能捕获更多受众的注意力,全媒体产品的宣传也才能真正达到目的、起到效用——受众要先能听得懂,才有可能愿意听、喜欢听、真接受。
话语方式的转变不是为了简单地迎合受众而自降格调,转变话语方式需要善于运用网言网语。网言网语的使用不等于粗俗、低俗、庸俗,也不是把网友的话简单生拉硬扯地搬进全媒体产品内容中,更不能简单理解为发嗲卖萌句子结尾加个“哒”。
转变话语方式,党刊全媒体人要承担“翻译”的角色,把“庙堂之音”转化成民间语言。与此同时,更要坚持正确导向,把好政治关,把好舆论引导的时、度、效,始终绷紧“党媒姓党”这根弦。
要想把党的创新理论讲得生动精彩,就需要党刊全媒体内容生产者自己先把理论弄明白。学不透、悟不明,传达的时候当然也只能照本宣科,若是稍一“发挥”,可能飞入百姓家的理论就会走样、变味。
话语方式的创新不单单是将深奥的理论通俗化,就内容而言,也包括将抽象的逻辑具体化,将空洞的数字形象化。这就要求党刊全媒体人生产内容要从广度向深度推进,分析背后的规律、原理,让“下里巴人”对“阳春白雪”豁然开朗。
比如重庆市委党刊(CQDK)全媒体推出的“中国故事100部系列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微视频”,就是用36个鲜活生动的小故事,变一个个有深度的词语为生动、亲切的视频讲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进行准确、生动的表述和传达。
赋予受众“说”的权利
随着党刊全媒体深度融合的推进,改变的还有人们获取资讯的渠道,屏幕从大变小又从小变大,如今我们所在的空间,早已是“无处不屏”。
最初的屏传播是以电视为主,在“人找资讯”的时代,内容生产者掌握主动权,即便生产的内容枯燥乏味,受众也没有多少选择空间。
而时下的传播已经建立在以手机移动端为主的小屏上,建立在各种公共场所的LED屏上,这样一个“资讯找人”的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只触网,只简单地“搬上去”,而不注意创新话语方式,受众自然不会买账,传播效能必然大打折扣。
如今的传播环境下,对于党刊全媒体而言,让传统的纸刊内容通过年轻人接受的渠道分众化传播尤为重要,这种分众化传播需要社会平台、商业平台的助力,但同时,绝不能忽视对自有平台进行“洗心革面”的重塑。
所谓入驻平台,可以理解为党刊全媒体的师“夷”长技以自强。传统党刊媒体有着内容的权威性、公信力优势,但和拥有资本、技术助力的商业平台相比,传统党刊媒体生产了好的内容,却不自觉地陷入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窘况,于是借力第三方平台,可以有效打通连接用户的渠道。
重庆市委党刊(CQDK)全媒体目前打造的“十三一五六”全媒体传播矩阵中,除了今日头条、微博、微信,还包含了抖音、快手、知乎、喜马拉雅等平台。重庆市委党刊(CQDK)全媒体记者用符合平台传播规律的话语方式生产、发布受众喜闻乐见的产品,传播探索的实践证明,党刊全媒体主力军可以迅速占领舆论阵地,发布在今日头条、抖音、快手上的作品有上千万的流量、上百万的点赞数就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