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1970-01-01 08:00 的文章

原标题:《河南日报》“探访中原‘红色地图’”系列报道策划为先讲好“红色故事”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各家媒体进行了多种形式的策划报道,以呈现我党在98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中,留下的脚步印记。河南,是我国红色文化的重要聚集地,留下了很多弥足珍贵的革命史料和红色印记,为此,《河南日报》联合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自今年7月1日起,策划推出了“探访中原‘红色地图’”系列报道,以纸媒和全媒体报道联动配合的形式,立体生动地报道了烙印在河南省内的红色印记。

“探访中原‘红色地图’”系列报道在版面上通过文字和图片报道对红色遗址进行深度讲述,版面之外,读者还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观看记者实地走访红色遗址的视频,直观生动。此次《河南日报》的报道策划,充分发挥了地方主流媒体在展现地方文化特色方面的重要作用,带领读者观以往峥嵘岁月,也更展当下新时代变迁风貌。

版式设计精心统一

纵观《河南日报》“探访中原‘红色地图’”系列报道,记者的脚步每一期都会走到河南省的一处红色遗址,有李大钊郑州讲学旧址、河南军区机关旧址、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司令部旧址、八路军豫北办事处旧址等,截至11月21日已更新至第28期。

对于这样的整体报道,策划如何在报纸中更好地、有连贯性地呈现,离不开版面的巧妙安排和串联。《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在梳理中看到,“探访中原‘红色地图’”系列报道尽管每次报道的地方都不一样,但是却不显杂乱,每期报道都有统一的版面模板,版面最上方以红色为底,衬出党徽和“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简洁大气。同时,每期报纸版面上都放上了河南省的地图板块,清晰的标注出了每次报道的城市在河南省地图上的区域和遗址在城市中具体的位置,为看了报道之后想要实地一探究竟的读者提供了便利。

如此精心统一的版面设计,在报道中紧扣着“红色地图”主题,每期与每期之间又能够相互呼应,为内容的呈现做了良好的铺垫。

深度报道展能动性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红色文化展现了我们国家力量的精神动力,是不可或缺的“红色基因”,《河南日报》充分发挥媒体的能动作用,策划上以多地的实地探访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贴近读者、贴近历史:“探访中原‘红色地图’”系列报道推出的首期报道,以河南省会郑州作为开篇,带领读者走进了耳熟能详的革命先烈李大钊郑州讲学旧址。头条报道以醒目的《先驱风范在 精神光焰长》为标题,点出了报道的主旨,版面中,郑州铁路职工学校旧址的图片,让读者穿越时间,直观地看到当年李大钊讲学的地方。报道的开篇导语:“1921年3月的一天晚上,李大钊头戴黑礼帽、身穿大夹袍出现在郑州铁路职工学校……”生动再现了当时情景,拉近了读者和当时那个年代的距离。

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是对过去最有权威的发言人。在报道中,该报记者将“话筒”更多地对准了曾经经历过革命峥嵘岁月的老人,将他们的故事以文字呈现给读者,《新四沟畔 鱼水情浓》中新四沟96岁的村民宋启胜说:“共产党好啊,让我们翻了身,过上了好日子。”《两位“石头”老人与黑石关战斗的故事》中两位耄耋老人,至今对于皮定均和黑石关战斗仍记忆犹新。《从“羊肠小道”到“康庄大道”》88岁的村民谷丙丁说,他家的院子曾是八路军开办的德兴商贸货栈旧址。

在寻觅红色印记的报道中,策划选择从历史当事人的角度切入报道,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也更加贴近历史原貌。

展现变化:通过对报道的梳理可以发现,变化是在报道中体现的,记者也以文字之力再现着今昔的对比。《在这里,读懂这座“蝶变”的城》一文讲述了郑州这座城市的变化过程,已经从李大钊在这里讲课时的“郑县”蝶变为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此后的报道,也都既有曾经的印记,也写出了当今的变化对比,例如《“红色故里”绽新颜》等文,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形成了较好呼应。

用新技术讲好故事

当下,全媒体的发展为讲好红色文化故事提供了有利条件,“探访中原‘红色地图’”系列报道依托全媒体形态,为讲述红色文化提供了新渠道。在每期的报道中都在版面上加入了二维码,读者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就能看到策划者精心制作的视频报道,这也是与报纸形成合力的重头戏,相较于报纸的呈现,视频更加直观和生动,能够将更多的信息以更快速的方式传递给受众。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