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各取所需的合家欢动画
动画片的票房潜力已有目共睹。近日,迪士尼的《冰雪奇缘2》成为票房冠军。两个月前,则有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罗小黑战记》先后占据票房之首。这一现象让我们思考:如何更好地积累国产动画片的叙事经验。
动画片有很多种,有专门为儿童准备的,如迪士尼经典系列片《米老鼠与唐老鸭》;也有专为成年人制作的动画,如日本的成人动画和暗黑系动画。不同的动画以不同年龄的观众为目标客户群,在票房上各分一杯羹。
而近年来,以好莱坞迪士尼、皮克斯、梦工厂为首的动漫公司制作出品的动画渐渐以老少通吃的方式席卷全球。票房利润往往超过真人表演的电影。一部口碑好、票房高的动画片热映期,往往是一家三口共享的欢乐时光,大人小孩各取所需。我们将此类以孩子和大人为共同目标观众群的动画片,称为“合家欢”动画片。近年来取得高额票房的好莱坞动画片大多可归为此类,比如《玩具总动员》《机器人瓦力》《飞屋环游记》《功夫熊猫》《怪物史瑞克》《超能陆战队》《头脑特工队》《神偷奶爸》《疯狂动物城》《寻梦环游记》等等。
十几年来,国产动画一直徘徊在“喜羊羊灰太狼”“熊大熊二光头强”,以及“猪猪侠”的水准上,让人产生“中国合家欢动画也许会在很久以后”的悲观想法。但自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6年《大鱼海棠》以后,带孩子进影院看国产动画片,父母可以同时享受到观影快感,而不再只是无聊地陪看——主题和审美是家长为孩子选择动画片的主要原因,剧情和思想情怀则满足成人自己的需要,于是“合家欢”动画片成为票房黑马,也渐渐成为中国动漫电影工作者的集体努力方向。
合家欢动画电影大多是励志成长故事,主人公从缺乏自我认知,到屡遭挫折,再到战胜自我、拯救世界,最终成为顶天立地的大英雄。而被孩子们当成偶像或者萌宠喜欢的那些动画主人公们,虽然性情迥异,但普遍有着勇敢、担当、有情、有爱、包容等温暖的人性,适合给孩子们当成可供模仿的偶像。另外,这个过程中所渗透的爱与和平、消除偏见、团结互助、怜惜弱小、匡扶正义等价值观,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城市父母们期望向孩子传达的正面价值观。孙悟空和哪吒都是中国文化经典中的少年英雄,他们自带正义、勇敢的英雄属性,是家长不由分说为孩子选择这类影片的主要原因。
但若好IP拍成无聊闷片,那么即便有伟光正的中心思想,家长也不会为之买单。对成人来说,引人入胜的剧情才是吸引力的关键。那么,什么样的剧情是最有观众缘的?当然符合好莱坞经典叙事模式的剧情最容易拉观众入场。
合家欢类的动画片几乎无一例外地采用经典的好莱坞叙事模式,即主人公出身低微,缺少自我认同,小获成功后,洋洋得意——遭遇挫折——主人公陷入困境,情绪低落——被亲朋好友激励和帮助——振作起来,开始发奋——最大的挑战(危机)来临,挺身而战——最终战胜困难(或敌人),获得成功——以大团圆结局欢乐收场。这一起承转合的模式最容易让观众产生观影快感,《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罗小黑战记》都采用了这个经典叙事模式。
在节奏的把握上,五分钟内就迅速地将剧情引入第一个冲突,是合家欢动画片的一个规定动作。在这个起承转合的过程,必须有三分钟一个悬念、五分钟一个高潮的节奏来推进,才能为观众制造出酣畅淋漓的观影快感。那些在票房上取得优异成绩的合家欢动画片,无一不在这一层面充分满足成人观众。在主题和剧情这两个基本点的基础上,如果影片有更丰富的情感设计,有能触动人心的细腻情怀,那简直就是锦上添花、意外之喜了。
《大圣归来》把天不怕地不怕的神兵天将,变成一个和我们凡人一样,有着脆弱消沉时段的不完美的“人”,瞬间就把观众带入到角色中,于是他的自我救赎过程也就成了观众的心灵救赎之旅。《哪吒》的形象则更广泛地触动了国人的内心——缺少陪伴,不被接受,因为天性的不同而被孤立、被异化,内心虽然有着对情感的强烈渴求,但却为了维护自尊而假装无所谓。哪吒的矛盾让很多人看到了曾经的自己——那个不被学校待见的熊孩子,而哪吒的“成功”,既承载了父母对熊孩子的期望,又释放了自己深藏已久的委屈。《罗小黑》提供的则是更深层的两难抉择,成人可以从中看到身份认同、种族利益和世界和平之间的关系等大命题。这些好莱坞经典叙事模式之外的差异性,对于成人来说,是影片真正的灵魂所在,也是吸引他们心甘情愿陪孩子二刷三刷同一影片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