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2021-01-15 01:53 的文章

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拍摄纪录片《藏着的武林》播出

原标题:《藏着的武林》——影像中的武林全景

  “想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想要知道中国武术为何物,就要亲自走上探索的路。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摄制的6集纪录片《藏着的武林》近日正在热播。该片拍摄历时三年,摄制组行程数万公里,对中华传统武术进行了溯源式的寻访与抢救式的拍摄。

  该纪录片分别为《战——止戈为武》《守——万变归宗》《藏——大隐于市》《困——面壁图破》《道——天地人心》《传——生生不息》,从不同的价值点和角度直面社会关注的中国武术话题。《藏着的武林》回归常识,用冷静、理性、科学的方式解读中国武术的历史源流和真实现状,为观众解密一个藏于民间,鲜为外人所知的中国武术世界。

  形式:深度参与的“我”与摄影机

  起源于60年代法国的“真实电影”流派强调,导演应介入拍摄过程,推进事件进展;摄影机亦是“参与”的摄影机,可以主动介入被摄环境,建立与被摄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抵达真实。

  《藏着的武林》并非是一部旁观式的纪录片,而是一部以导演的行动为线索,以摄像机的在场去推动故事发展的纪录片。因此,可以说该片延续了“真实电影”流派的拍摄方法。其以第一视角深入探访武林,分集导演们多次出镜,并以第一人称进行解说,带领观众探访分散各地的武术能人,进一步拉近与观众的心理距离。

  纪录片第一集便将把寻访的动机、调研的场景展现在荧幕上,将纪录片的“幕后”挪移到“台前”。对观众而言,以往只能在花絮中见到的片段,在放映交流会上获悉的信息,经由导演的编排,融入成为正片的一部分。

  在情节上,影片设置悬念,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第二集中,摄制组为了拍摄戳脚翻子拳传人白国栋的故事,来到了沈阳中山公园,却未料到白老先生拒绝了拍摄。经过沟通,摄制组才知道,原来曾有人拍摄过白老先生,并将拍摄内容作为教学片出售来盈利。就纪录片的主题“武术”而言,这一情节无关紧要只是一个意外的插曲。但从这个“外插花”中就能够发现,这部纪录片并未采用上帝般的全知视角,而是将“我”的经历完整真实地呈现出来,用这种方式为平淡的寻访故事增添了曲折感。

  作为画面与同期声的补充,解说词推动着纪录片叙事不断向前发展。与同类型纪录片不一样的是,《藏着的武林》中解说词不但推动着叙事前行,还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在解说词里导演以在场优势,融入自身感受,带来更为强烈、更具冲击力的现场感。例如第四集中,当买不起专业护具的壳子棍爱好者们在农村小院里,利用简易装备“土法上阵”时,解说词这样说道:“眼前的这一幕看似滑稽,却让我们既心痛又欣慰。心痛的是,他们如此的贫穷和闭塞;欣慰的是,他们还没有向生活低头,而是依旧努力前行。”

  内容:“解构”与“重构”

  “中国传统武术到底是什么?”“武术人又是什么样的?”“时至今日,中国传统武术的价值何在?”影片伊始便将摄制组拍摄的疑惑,逐一展示出来,并试图以此唤起观众的思考。

  受武侠小说的影响,在当今的语境下,“武林”“武术”等词不可避免地与飞檐走壁、隔山打牛、轻功漫步等词联系在一起。为了打破刻板印象,纪录片对武术的概念进行解构,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完成对这一概念的重构。

  “原来我们中国人真实的武艺,真实的武学,离我们想象中的那个东西差得太远了。”第一集分集导演李华俊在片中说道。

  科普类纪录片讲究权威性与准确性。为此,片中邀请到了许多武术方面的教授学者进行专业的解读。第一集中,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马明达告诉观众:“‘既得艺,必试敌。’武术最重要的鉴定模式,是竞赛。后来我们渐渐失去了这样一个竞赛模式,它变成了套路表演。”

  中国古代武术起源于“戎”与“祭”,即军事活动与祭祀活动。原本武艺的主体是器械,而非赤手空拳。源于军旅的武术,而后传入民间,才逐渐分化成了多种形式。“战场杀敌的大枪,脱化出民间的徒手拳术。一种古老武艺的演变,一个当代武者的坚守,折射出的正是武术变化的外在形态和不变的技击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