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脱贫攻坚故事的成功探索
原标题:讲好脱贫攻坚故事的成功探索
编者按
2020年12月26日至30日,生动展现、深刻诠释“精准扶贫”思想魅力和实践伟力的大型电视专题片《从十八洞出发》在湖南卫视黄金时段热播,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评热议。2020年12月29日上午,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湖南广播电视台主办的《从十八洞出发》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业界专家汇聚一堂,对专题片展开热烈探讨和专业解析。本报摘登发言,以飨读者。
一幅脱贫攻坚的“中国画卷”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司长 马黎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一系列脱贫攻坚题材的纪录片、动画片、专题片,为我们呈现了中国脱贫攻坚宏伟的画卷,可以说是史诗般的记录。大型电视专题片《从十八洞出发》,让人眼睛一亮。刚刚播出就收获了热度、收获了好评,反映出湖南勇担社会责任,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在主题宣传、精品创作和改革发展等方面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活力。《从十八洞出发》是这种活力的一种体现,是一个重量级的作品,也是前期一系列探索创新的结晶。从这部片子,看到了过去湖南广播电视台一批优秀作品创作的影子和升华。用微纪录、嘉宾访谈、走读、微电影等手段提升了艺术性,用4K的方法提升了技术应用水平,用航拍和虚拟的手法提升了观感,代入感非常强。
《从十八洞出发》,这个“出发”有两点含义。一是,把摆脱贫困作为一个新的起点,是面向新时代新征程,面向乡村振兴,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一个出发点;二是,片子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探寻着精准扶贫方略的生成和发展,带出七年以来十八洞村乃至全国贫困村脱贫致富的历史性进程,不仅带我们回顾过去,更引领我们展望未来。片子有很多值得一提的特色:一是精准聚焦,全景展现“精准扶贫”落地生根的伟大实践,使人深刻感受到“精准扶贫”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深刻感受到这一伟大方略在广袤乡村落地生根、改变贫困面貌的伟大历程。二是守正创新,以大众化、年轻化的视角来解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理论政策,在节目模式上采用的各种手法实现了跨界创新,把嘉宾请出演播厅,把访谈搬进农家院,在田间地头记录沧桑巨变,多层次勾勒出一幅脱贫攻坚中国画卷。三是让好作品进入好时段,推动脱贫攻坚主题宣传形成了新的热潮。湖南卫视自主创作了一批主题鲜明、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节目,拿出重要时段编排播出这些既弘扬正能量又充满艺术性的好节目,体现出主流媒体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希望湖南广播电视台总结作品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聚焦主题主线,坚持精益求精,加强技术赋能,进一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时代史诗般的实践,努力创作出既有生活底蕴又有艺术高度的精品力作,在建党百年的重大主题创作以及今后的重点节目创作生产上,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从十八洞出发》具有重要启示
《红旗文稿》杂志社社长 顾保国
湖南省委宣传部策划、湖南广播电视台拍摄的《从十八洞出发》,拍得非常精彩,把十八洞村精准脱贫的成就、湖南媒体人的专业精神充分展现出来了。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考察时,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并要求湖南闯出“不栽盆景、不搭风景、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之路。特别是“可复制、可推广”这六个字,字字千钧,反映出总书记对贫困人口的心声,人民至上、人民情怀就从这些细节反映出来了。湖南省用好精准扶贫方略,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党员与群众相结合、政府与市场相结合、集体与个人相结合、生产与生态相结合,探索出一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路子,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湖南广播电视台《从十八洞出发》这档节目,用朴实的语言,让当地百姓当主角,让身边的人说身边的故事,把“精准扶贫”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进行宣传推介,这非常重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采取了许多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措施,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经过持续奋斗,即将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胜利。我们党的理论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在新时代特别是两个百年的交汇处,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2021年就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媒体人为什么工作,为什么服务?中国故事、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精彩故事,怎么样传播出去?《从十八洞出发》这个片子为我们作了很好的解答,具有重要启示。
一档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作品
《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 李春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