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体会】人民日报社会版言论专栏《民生观》的“三个升维”
《民生观》专栏的改进,或可用“一二三”来概括:推动一种转变、满足两种需要、实现三个升维。
一种转变,是指栏目风格实现了由“热事热评”向“暖事暖评兼顾热评”的转变。议题设置上,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总方向,集中挖掘身边的感人、暖心小事中的正能量。
为何要有这样的侧重?
首先,社会需要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
其次,是党报的职责所在。商业媒体和自媒体也要弘扬正能量,但党媒的责任无疑应该更重。
不过,暖事暖评,做好并不容易。比如说,一段时间以来,见义勇为的感人事频频发生,所能申说的道理如果简单重复,就会造成读者的厌倦。“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对几乎每天都要见报的专栏,提出了挑战。
怎么办?
这就需要三个升维:认知升维、结构升维、表达升维。
1
认知升维
认知,是评论的灵魂。刚才所说的道理雷同,本质就是没有做到认知增量。
认知的雷区有二,一个叫“轻飘飘的心灵鸡汤”。随便举几个例子,然后就开始抒情,把困难简单归因,仿佛一旦想得开、去努力,一切就迎刃而解。心灵鸡汤最大的问题是“给汤不给勺”,猛一看是正能量,时间长了,读者会产生信任危机。
另一个雷区叫“小学生作文”。“今天帮老奶奶找到了小猫,所以,我胸前的红领巾更鲜艳了,多么有意义的一天!”这样的评论,不用看就知道结论,幼稚、不解渴。
怎么才能说出点新话,而不是简单重复人人皆知的道理呢?
我们从金庸小说的一个场景中受到了启迪。《鹿鼎记》中,在少林寺出家的韦小宝受到武士攻击,他本领低微,无力做出反应,但落在两位老和尚眼中,成了修为高深的表现。他俩对韦小宝“面对外厄不做反应”这个情况,分别作出了解释。如果用日常认知框架,不过是“有定力”“有静气”,很难出新,而两位高僧是这样说的——
晦聪:“《大宝积经》云:‘如人在荆棘林,不动即刺不伤,一会妄心才动,即被诸有刺伤。’师弟年纪轻轻竟已达此‘时时无心,刻刻不动’的极高境界。”
澄观赞道:“金刚经有云:‘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晦明师叔已修到了这境界,他日自必得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他们能推陈出新,关键在于运用各自掌握的理论框架,先进行建模。能不能建模,有没有认知工具,效果大不一样。都瞄着一个方向锄地,用铁锹的能刨出湿土,用挖掘机的能掘地见泉,用一双肉掌,估计只能得到表层的浮土。
以上篇目,就是《民生观》专栏运用各种认知工具,跳出“大路”认知,做出认知增量的努力。运用“社会管理成本最小化”法则谈“养狗为啥要拴狗绳”,从中国人的深层文化结构和集体潜意识出发,辨析妈妈深夜做蛋炒饭是否一定是溺爱……可以说,哪怕论述对象只是社会的一个毛细血管,“主刀解剖者”也要怀有足够的“医学”知识背景。
当然,这种借助认知框架,不同于做论文。我们只取其义,不取其形,一般不允许文章中出现专业术语,更不能堆砌。翻译成白话,让思想如糖在水,不着痕迹。
2
结构升维
结构,是评论的骨架。无逻辑的漫谈,东一榔头西一棒,车轱辘话来回说,都是评论的大忌。说一个事,紧跟着讲一个理,这倒可以,但是也嫌简单。要实现把网状的思维变成优良的线状表达,我们对《民生观》评论的结构提出三句话的要求:一层说尽一层义,层次之间有逻辑,详略轻重安排细。
我们借鉴了一种类似“汉堡包”的结构进行布局谋篇,流程如下:
叙述事件由头,要简练精当。但作为评论生发的要点,则要叙述完备,以便为下文张本。这些点,好比汉堡包面包上的芝麻,虽小,不可忽略;
论点单独成段,给人鲜明印象;
对论点进行恰当切分,或按照“类、因、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逻辑,或按照“云、雨、人”(现象、本质、现实中利益等诸因素的影响)的结构,进行细化;
逻辑切分后,间以故事、类比、掌故,加强说服力和生动性;
核心逻辑申说完备后,还要检查一下,有没有硬伤?需不需要补充?不光要逻辑自洽,而且要照顾到反命题,注重他洽;
收结全文。
3
表达升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