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2020-04-13 01:05 的文章

出版发行业受到冲击疫情按下融合发展加速键?

原标题:疫情让出版发行业多个环节受到冲击,而数字出版优势尽显疫情按下融合发展加速键?

冲击 线下渠道受阻,销量锐减

●出版发行领域多个环节受到冲击,传统的内容创作、生产印制环节、线下营销等都面临困难。

思考 读者在哪里,出版人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

●人工智能被更深层次地应用到内容生产环节,出版单位要加快数字出版产品形态和服务模式的创新探索,寻找新的消费增长点。

●做好基于用户阅读行为的大数据分析,加强用户需求研究,优化产品定位和经营策略,进行内容和服务的分众化、差异化提供。

改变 加快5G环境下的新业务布局

●依靠内容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推动纸电融合、纸网融合,数字出版与智能化教育融合、阅读终端跨界融合,打造全媒体出版服务体系。

●技术赋能对融合发展有建设性作用。加快推动融合向纵深发展,优化数字出版流程,拓宽线上发行渠道,提升数字出版品牌影响力。

●切忌疫情过后就有所松懈。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诸多行业摁下了暂停键,也让出版产业融合发展启动了加速键。近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就疫情过后出版行业的融合发展进行了采访。受访者一致认为,疫情让出版业认识到融合发展的重要性,提高了对融合发展的重视程度,加快了对数字出版等新兴业务的布局,加快了对新技术、新形态、新模式的探索,某种程度上会起到“加速器”作用。疫情不会击垮行业,只会加速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

产业链受阻融合发展需提速

“疫情发生以来,出版发行领域的多个环节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出版社的内容创作、生产印制环节、线下营销渠道等都面临着一些困难,而数字出版在业务流程、传播渠道、平台及资源方面的优势充分显露出来。”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宋秀全认为,通过自主建设的数字平台高效、精准地传播丰富的数字化内容,较好地应对了市场变化和疫情影响,在满足用户特殊时期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履行了文化企业的使命担当。

“这次疫情对纸质图书的出版和经营带来很大冲击。”山东教育出版社社长刘东杰认为,疫情让他们看到了出版社为网络教育服务的差距,“在数字化教学产品开发和平台建设方面做得还很欠缺,距离教育信息化、在线教学需求还有差距,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和对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的高度重视。”

“线下实体渠道受阻,销量锐减。盘活线上资源,融合出版的新机遇。”梦想人科技创始人周志颖一语中的。作为一家专注于将增强现实技术(AR)与少儿教育数字出版相融合的高科技企业,梦想人科技与140多家出版社进行融合出版的合作,出版了两万多本AR图书,累计发行量10亿余册。周志颖认为,疫情也是出版业通过内容质量获取用户注意力,塑造品牌影响力的一个时机。“各大出版机构正在盘活已有的线上资源优势,推动实现融合转型发展。”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数字出版研究所所长王飙总结说,疫情让出版周期拉长,传统出版业务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传统印刷发行受到较大冲击,势必会带来码洋的萎缩、线下销售收入的大幅下跌。但“疫情也让数字文化需求大大增加,电子书、有声读物、网络文学、知识服务等新兴出版形态的需求大大增加。出版业需要对自身的定位以及发挥的作用进行审视,原有的出版流程、运营模式应该如何调整,是否能够满足各种情况下的需求,都成为出版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数字出版作为一种新兴出版形态,不仅对出版本身,而且对人类社会生活,尤其是对人类的知识传播、信息交流、阅读行为和阅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然看来,疫情是个灾难,又何尝不是一个契机?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疫情之后,相当一部分出版社和实体书店会主动寻找自己的出路。”敖然认为,当下的困境的确痛苦,即便疫情过后,部分用户的线上消费、学习、阅读的习惯生成或进一步强化,此时此刻积极寻求改变的思维反而是黑暗之中的一道曙光。

疫情倒逼转型升级融合创新是王道

此次疫情,也是一次倒逼,倒逼出版发行企业加快创新、转型升级。采访中大家对此达成共识。

疫情发生以来,人卫社借力融合发展优势主动出击。一是防疫图书纸电同步出版,助力一线抗疫工作。二是整合人卫数字化平台和教学资源,助力医学教育界抗疫。“读者在哪里,群众的健康需求在哪里,作为出版人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在宋秀全看来,出版业融合发展应进入“快车道”。他介绍,人卫社在医学教育、医学学术、医学考试、大众科普数字出版领域及数字版权保护等方面积极探索尝试新技术的应用和突破。如在“人卫临床助手”APP中建设“智能诊疗”系统,在“人卫用药助手”APP中建设“智能问药”系统;在医学考试辅导系统、中国医学教育题库等项目中,积极应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服务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