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2020-04-13 00:13 的文章

战疫实录:大后方的新闻守夜人

原标题:战“疫”实录:大后方的新闻“守夜人”

战疫实录:大后方的新闻守夜人

编者按:在战“疫”报道的后方,有一支默默坚守的夜班编辑队伍。他们是新闻“守夜人”,是与前方记者并肩作战的“逆行者”。面对稿量增加、节奏加快的战时状态,他们统筹调度、推敲把关,时刻不容懈怠,丝毫不敢松劲,只为确保刊播“最后一公里”的安全畅通。今天,我们聚焦这群新闻“守夜人”,一起聆听他们讲述隐身幕后、默默付出的逆行故事。

武汉广播电视台何志强:

一位夜班编辑的“24小时守候”

每一个文字、每一个细节、每一组数据、每一段视频都要认真审看、斟酌、拿捏。当自己的策划经过记者的努力,通过屏幕传播到千家万户,收获观众一个个点赞,一个编辑所有的辛苦顷刻之间都烟消云散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既是一场大战,也是一场大考。身处全国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作为武汉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总监助理、《武汉新闻》总制片人的我,也同样经历着这场严峻的大考,而且一考就是70多天。

虽然自己也是一名参加过1998年抗洪抢险、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等多次重大灾害报道的“老编辑”,但这次抗疫报道中,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艰辛,也收获着从未有过的感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月22日,我们在《武汉新闻》中率先开设《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专栏。1月29日,武汉广电新闻综合频道调整为疫情防控专门频道,全天推出8档《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特别节目。其中,我负责承担午间12:00档和夜间最重要的19:30档直播,总时长约80分钟,我这个“夜班编辑”也由此升级成了一名“全天候编辑”。

战疫实录:大后方的新闻守夜人

武汉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总监助理、《武汉新闻》总制片人何志强审看当日即将播出的节目。

因为传统媒体、新媒体同时开展报道,手机上又增加了几个微信工作群。除了休息时间,其他时间都不敢让手机离开视线,生怕漏掉了重要信息。获取信息、策划选题、审稿、审片,每天的工作就是在手机屏、电脑屏、电视屏之间不间断切换。为了让权威信息及时传播出去,在确保准确的前提下,能快则快,发稿时间常常以分秒计。

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为了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进一步传递到武汉千家万户,我安排编辑部及时制作好本埠新闻。当晚,央视《新闻联播》刚刚结束,武汉广电战疫情《特别节目》就在头条完整播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的消息,紧随其后播出编辑部策划的新闻专稿《情深似海 厚爱如山 习总书记亲切关怀 武汉决胜疫情阻击战》。这样的谋篇布局,实现了权威信息的多层次、高密度发布。

疫情期间,由于节目时长比平常翻倍增长,日常工作节奏自然也被打乱。每天直播一结束,就得接着和当班人员一起策划安排第二天的报道选题和报道重点。经常是刚刚安排妥当又接到新的任务。

1月24日,除夕夜,距离新年钟声敲响还有一个小时。我接到采访任务: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450名医务人员,分别从上海、重庆、西安三地出发驰援武汉,大约半个小时后抵达武汉天河国际机场,速派记者前往报道。当时,通往机场的道路已经封闭,我一边协调调度记者,一边联系相关部门协助记者通行,甚至辗转联系到湖北机场集团等帮忙拍摄这段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景。第二天,《陆海空三军医疗队驰援武汉》的现场报道顺利播发,有力鼓舞了武汉人民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

对文字、画面审核把关,是责任编辑日常最基本的工作。武汉“封城”期间,绝大多数市民宅在家里,电视成为他们获取权威信息最重要的渠道,收视份额较平时提高数倍。“你看电视了吗?”“看看今晚的电视怎么说”甚至成为市民的口头禅。

如此高的关注度,对电视人既是信任,也是压力。信息发布不仅要快,而且要准,容不得半点差错。因此,每一个文字、每一个细节、每一组数据、每一段视频都要认真审看、斟酌、拿捏。对不确定的内容,或要求记者核实、修改稿件,或补充采访提供准确无误的信息。

由于疫情事关重大,许多权威的信息发布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核实确认,有的甚至在播出之前的最后时刻才能确定,这也成为特殊时期的一个常态。2月14日,“特别节目”正在播出,临时收到一篇当晚必须播发的重要稿件,面对紧急任务,马上开始分配工作,大家开始分头准备,最终确保了稿件第一时间准确无误的播出;3月13日,为了在新媒体上及时发布“武汉市卫健委关于恢复全市大部分预防接种门诊服务”的消息,一直等候到次日凌晨两点。

战疫实录:大后方的新闻守夜人

武汉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总监助理、《武汉新闻》总制片人何志强(右)在直播台上值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