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技术创新中心成中关村战“疫”地标
中关村前沿技术创新中心产品展示。本报记者 白继开摄
隔离酒店里机器人送药,复工写字楼里机器人跑腿,电梯可轻松语音调度……在中关村前沿技术创新中心,一批新技术、新产品相继诞生,并源源不断在北京、武汉、杭州等全国各个城市的战“疫”一线落地应用。这些疫情防控的“利器”,也让海淀桥西北角的前沿技术创新中心,成了中关村科技战“疫”地标。
无接触测温乘梯AI测人流
走进前沿中心一楼大堂,就听到了热情的问候,“您现在的体温是36.1摄氏度,没有发热症状。”在一楼大厅迎宾、测温的,是一台测温机器人,搭载了前沿中心入驻企业声智科技研制的测温系统。在机器人的显示屏上,除了实时显示出测温者的红外热成像信息和温度值,还能查看全国疫情数据,测温精度在正负0.3摄氏度。除了测温机器人,另一套由深瞐科技研制的红外感应测温仪设备也可同步测温,1分钟通过100人的流量也能准确测温。
测温完毕,当员工乘坐电梯时,在声智科技AI语音电梯的帮助下,员工只需说:“小易小易,上楼、下楼”,不用按键就能触发上下楼的电梯按键。进入电梯后,乘客再次呼叫“小易”,告之想去的楼层,这时楼层按键就会被点亮。
进入办公区,在大楼展示中心的顶部,记者又发现了几个摄像头,难道它也是测体温的?“这是一台智能人流数据采集器,当人员集聚超过预设的办公容积时就会发出报警。”一位办公人员解释。摄像头背后,是人加智能研制的“限流预警解决方案”,采用双目视觉技术和人体行为特征识别算法,将捕捉到的人流数据及时上传到限流预警平台后,一旦空间拥挤时,平台在秒级时间内就会发出警报。
工位里点餐机器人跑腿
疫情期间,员工中午就餐如何减少接触成了不少企业、园区面临的问题。
在前沿中心,员工只需要进入手机小程序,在线选择午餐后,下单没多久,机器人就带着热腾腾的午餐自己“坐电梯”上楼了。神奇的是,它不用人帮忙按电梯、开楼门,自己到达指定位置后,还会主动打电话呼叫餐主来取餐。
这名特殊的送餐员,是来自云迹科技的“跑腿机器人”。工作人员介绍,送餐机器人之所以能在大楼内畅通无阻,是因为已利用物联网技术将机器人与食堂订单器、电梯、楼门开关等实时连接,一旦楼内员工在小程序上点单,食堂的订单器上就会自动打印出订单小票,机器人乘坐电梯、送餐等过程全靠自己就能完成。
“机器人送餐不仅能在疫情期间减少接触,还能给忙碌的研发人员们省出更多时间。”前沿中心运营负责人说。目前,楼内员工点餐后,所有的送餐都由机器人代劳。
来到大厦的监控中心,屏幕上显示出前沿中心内部道路,每一辆驶过的车辆都被打上了“标签”,车辆的品牌、颜色、属地……这些数据都会被自动识别出来。中心入驻企业深瞐科技将自主研发的嵌入式智能视觉疫情防控系统应用到前沿中心内部道路,通过智能视觉识别技术判断车牌属地。一旦发现来自疫情重灾区的车辆,就能对监控人员发出预警。
多项技术助全国战“疫”
前沿中心用上各种黑科技,只是入驻企业展示技术成果的“样板间”,目前,从这里诞生的成果已经在全国落地战“疫”。例如,疫情期间,云迹科技的机器人和配套产品已经向武汉火神山医院、部分隔离酒店捐赠并陆续上岗,用于隔离病人的药品和餐饮运输、物品无人递送等服务。声智科技的AI语音电梯解决方案,已落地全国11个省市的商场、写字楼。人加智能的限流预警解决方案,不仅适用于商务楼宇,还适用于商超卖场、机场、旅游景区等人群密集场所。
这么多防控“利器”在这里诞生,前沿创新中心自然不简单。中关村前沿技术创新中心由中关村管委会牵头筹建,首个创新中心选址海淀区北四环西路的大地科技大厦,由中关村管委会和海淀区共同组织、联合支持,于2017年投入运营,目前已入驻企业15家。入驻企业均是通过“全球选拔、公开路演”选拔出来的企业,代表着中关村前沿创新的实力。
除了直接在中心入驻办公的前沿企业,记者了解到,近两年中关村通过全球征集、公开路演的创新方式开展前沿技术企业选拔,组织了数百家投资机构积极参与,通过50场路演,目前已有134家前沿技术企业入选。这些前沿技术企业平均成立约3年,总估值超千亿元。记者 孙奇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