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1970-01-01 08:00 的文章

阿里兑现“回家”诺言市值超过腾讯

作者: 王海

11月26日早上9点多,中国香港联交所,10位来自全球各地的阿里巴巴客户和合伙伙伴代表共同为阿里巴巴上市敲锣。

“纽约上市时,公司邀请了8位来自(中国)内地的客户,但现在邀请的是10位国际客户,意味着阿里巴巴的国际化,5年前,我们承诺如果条件允许,一定要回来香港,现在我们实现了。”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CEO张勇表示,阿里巴巴的核心价值观是客户第一,由客户来敲钟最合适。

这是阿里巴巴的第三次IPO之路,也是第二次在香港上市。2007年,阿里巴巴旗下的B2B业务登陆香港联交所,后于2012年退市。2013年,阿里巴巴再次赴港谋求整体上市,但由于阿里巴巴采取“合伙人制度”的“同股不同权”,与港交所坚持的“同股同权”上市规则相抵触,2014年9月阿里巴巴选择赴美上市,赴美上市的第一天,阿里巴巴就承诺,“只要条件允许,我们还会回来”。

如今 “同股不同权”不再成为赴港上市的阻碍,阿里巴巴也兑现了当初的承诺“回家了”。

三大战略

国际化是阿里巴巴一直以来坚持的重要战略之一,张勇表示,“如何通过香港进一步做好我们的全球化,这是我们的一个既定想法”。

展望未来,张勇表示,“全球化、内需、大数据和云计算是我们既定的三大战略,我们非常坚定地在执行我们的战略,向我们的远期目标,就是在全球服务20亿消费者、创造1亿就业机会和帮助1000万中小企业盈利,这样的远期战略目标去挺进。”张勇认为,这次上市一定是一个非常好的里程碑,也是一个助推器。

11月1日晚间,阿里巴巴(BABA.NYSE)公布了2020财年第二财季(2019.7.1-2019.9.30)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40%,至1190.17亿元;净利润327.50亿元,同比增长40%。在活跃用户方面,阿里巴巴在中国零售市场移动月活跃用户达7.85亿,较2019年6月增长3000万;年度活跃用户数增长1900万至6.93亿。

回顾阿里商业版图的成长轨迹,大致可以分为三阶段。1999年~2003年借助互联网和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阿里巴巴B2B业务实现快速发展。2003年~2011年,阿里巴巴相继推出了淘宝网、支付宝、阿里妈妈、阿里云、聚划算、速卖通等平台;收购包括一搜、3721的雅虎中国资产;B2B平台阿里巴巴网络在香港挂牌上市;将淘宝网一拆三,成立淘宝网、淘宝商城(后更名为天猫)和一淘三个独立公司,更精准和有效地服务网购人群。2012年至今,成功实现从PC端到移动互联网转型,在电商、支付和金融、云计算、物流、大文娱等领域全面发力,真正成为数字基础设施提供商,建立了庞大的数据帝国和生态系统。

作为阿里集团的领导者,张勇每年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今年我为集团找了哪几个人,记住关键词是“找”,不是“招”。第二,今年我为集团培养了哪几个新业务,或者说开辟了哪几个新赛道。也许现在还很不起眼,还没法跟阿里妈妈、淘宝比,但可以看看有没有在鸡窝里开始孵几只小鸡,公司必须为未来准备新一代的领导者,为未来准备新业务。

募资流向哪里?

11月25日,阿里巴巴公布香港IPO发售价及配发结果,称按发售价每股176港元计算,估计IPO将收取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约875.57亿港元。倘若超额配股权获悉数行使,阿里巴巴将就超额配股权获行使后将予发行的7500万股股份获得额外募集资金净额约131.66亿港元。

这也是2019年迄今为止全球最大规模的新股发行,阿里巴巴当日市值超过腾讯。

对于募集资金的未来走向,阿里巴巴称,拟将募集资金净额用于驱动用户增长及提升参与度(比如本地生活、飞猪、优酷),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升运营效率(比如阿里云),持续创新(比如机器学习技术和云计算技术)。

根据阿里巴巴2020财年第二财季报告,作为传统贡献营收的主力军,以淘宝、天猫为代表的中国商业零售板块本财季实现营收同比增长40%,至757.86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为64%;如果再加上盒马、国际零售、菜鸟、本地生活等新兴板块,整体核心商业实现营业收入1012.20亿元,占营收的比例达到85%。

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传统流量运营模式遭遇瓶颈,存在客流引入难、门店效率低、增值服务少等行业痛点,饿了么口碑通过打造数字化工具,让每个店铺都成为独立单元的“数字化引擎”,以人、货、场数据指导经营决策,进而带来经营理念的变革。为了能够赋能整合餐饮行业,今年11月阿里本地生活商业操作系统正式发布。

在云计算方面,阿里巴巴于2009年成立阿里云。Gartner近日发布2018年全球云计算市场报告,数据显示阿里云仅次于亚马逊AWS、微软Azure,成为全球市场前三,份额达到7.7%,同比增速高达92.6%。

为了掌握更多前沿技术,2017年阿里巴巴成立达摩院。目前这一研究机构涉足的领域众多,主要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金融科技以及X实验室。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