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重要的物流技术装备之一,物流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日渐火热。但不得不承认,当前阶段行业发展不规范、缺乏行业性标准,项目回款慢等问题也正在阻碍着物流机器人企业朝高质量发展迈进的步伐。
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智能制造的全面推进,以及在国家利好政策的扶持下,物流机器人产业兴起并迅猛发展,物流机器人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物流装备之一,物流机器人市场也已然成为了当前最为火爆的物流装备细分领域之一。
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海康机器人”)专注机器人核心技术,为客户提供可靠的智能移动机器人产品及系统,构建服务于工厂的智慧物流解决方案。目前海康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已经广泛应用于3C、汽车制造、电商快递、第三方物流、零售、食品饮料、光伏、医药、烟草、服装等行业,凭借创新性、可靠性与稳定性在行业中稳扎稳打,脱颖而出,赢得国内外客户的好评。在本期专题中,我们采访了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吴永海先生,请他围绕物流机器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分享了真知灼见。
对于物流机器人行业来说,持续的创新能力、完善的标准法规、开放共赢的产业链等条件是物流机器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
记者:“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是国家的重要政策,也是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要目标。站在物流技术装备企业的角度,请您谈谈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吴永海:在我们看来,物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旨在通过技术手段实现高效率、低成本、高服务水平和绿色发展。智能物流装备提供商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需采用先进技术、研制贴合用户使用场景的产品,从智能化、系统化、标准化、服务化等方面优化物流装备。
在物流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对物流装备的要求是更加智能化。过去,自动仓库、自动分拣系统等等大多只是实现了整体物流系统的局部自动化,并且各设备独立应用,可以说是一座座“自动化孤岛”。随着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仓储物流系统建设的工作重点转向自动控制和管理,要求仓储物流系统实时、协调和一体化,于是便形成了“集成系统”概念。如今仓储物流技术朝着智能和模糊控制的方向发展,即智能化仓储物流,企业要对人工智能、移动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加以利用,并实现移动机器人系统与企业ERP系统的集成。
供应链之间的协同、各个物流环节的协同,要求物流装备更加系统化,彼此之间一定要高效协同,不能“单兵作战”。如果不同供应商提供的物流装备彼此之间没有形成系统性,就很难实现现代物流系统的高效、协同。比如现在发展火热的移动机器人系统,不仅需要实现多类型机器人的集群调度,还要具备接入机械臂、升降机、自动门、输送线等系统的能力,进而协作执行高复杂度的作业任务。
在物流装备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标准化也至关重要。小到托盘、大到机器人系统、货运车辆都要实现标准化。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不同厂商的不同设备和系统相互的协作会很难实现,势必会造成人力、财力和时间上的浪费,对于物流装备的使用方而言,会在管理上耗费大量精力。所以,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需要从更高层面来统一规划以解决行业的标准化问题,集合产业上下游企业,制定具有协商一致性的国家标准。
越来越多的物流设备提供商意识到,企业物流成本分散在产业链各个环节,物流服务质量总体偏低,一体化解决方案设计能力和专业化物流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努力建设高质量的服务体系也不可或缺。物流装备生产的服务化很快就会到来。从这个角度来讲,物流装备供应商一方面要实现产品智能化,另一方面也要具备场景化、定制化服务的能力,需要联手了解工艺的集成商,让通用设备以更贴合使用场景的方式落地应用,同时保证贴心到位的售后服务。
记者:聚焦到物流机器人行业,当前阶段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具体目标是什么?
吴永海:海康机器人是面向全球市场的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硬件及系统平台提供商。持续创新的能力、完善的标准法规、开放共赢的产业链等条件都是我们物流机器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
现阶段针对物流机器人的技术创新主要有以下目标:设置避障机制来提高机器人的安全可靠性,打造更高效协同的机器人调度控制系统,建立完备的容错机制和主备方案。举例来说,物流机器人系统需要像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一样长期稳定、高效运行,一方面,要让系统具备自我修复和自我恢复能力,即使有机器人发生故障,也不会影响其它设备和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借助强化学习算法等AI技术,让移动机器人系统不断自我学习,持续优化,提升运行效率,比如原来的场景需要用100台移动机器人,现在用更少的设备就能满足需求。当然,新技术、新产品的成熟是需要时间的,预研一代,测试一代,发布一代,这样才能保证每个版本产品上线后的质量稳定。
在新技术落地应用的同时,也要完善相关检测认证平台建设,制定行业认可的标准法规,引导产品品质提升,增强用户使用物流机器人的信心。
此外,产业链上下游的开放合作也很重要。面对分散在各环节的物流活动,需要提供定制化产品的本体厂商和了解生产工艺的集成商更好地配合,各方专心做好自己擅长的事情,建立良性生态。
记者:作为物流装备行业的重要一隅,物流机器人领域目前整体发展情况如何?2019年海康机器人整体发展情况怎样?
吴永海:近年来,物流装备与技术的发展有良好的宏观环境做支撑,国家利用政策导向,通过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随着智能制造、工业自动化和物流自动化的趋势引导,我国移动机器人(AGV)产业快速兴起,并实现较广范围的推广应用。
目前物流机器人(AGV属重要组成部分)的发展非常迅速,从2019年CeMAT Asia展会上就可以感受到市场的火爆程度。根据中国移动机器人产业联盟数据,自2016年起,中国物流机器人的销售量连续三年上涨,发展前景十分利好。
2019 年,对海康机器人来说是厚积薄发的一年,我们依托 AI、IoT、图像处理等技术积淀,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两大业务线持续推出多款明星产品,市场拓展也全面发力,赢得了用户信任也建立了较好口碑。
在产品的智能化升级方面,我们借助机器学习、多智能体博弈等AI关键技术,从单个机器人的定位导航、运动控制,到多种类机器人的协同作业,单体智能和群体智能齐头并进。我们在2019 CeMAT展会上重磅推出机器人自动换电站,进一步提高了机器人系统的效率和群体智能。单台机器人完成一套换电池工作仅需2~3分钟,相比传统充电1~2小时,其效能提升不言而喻。
在营销服务方面,我们对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进行区域化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在全国已有11个办事处基础上,我们2019年又扩展了厦门、东莞2个营销服务网点,进一步加强区域售前、售后的本地化服务能力。
其实无论是产品研发力度的加大,还是营销服务的提升都是我们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
记者:除了以上提到的产品研发和服务支持的提升外,海康机器人围绕“高质量发展”还开展了哪些具体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吴永海:除了产品研发和服务支持,我们在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等方面的工作稳中有进,这也都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
质量管理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助力,海康机器人已建立和运行完整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包含客户需求至客户满意的完整过程。并且,近些年不断完善新产品开发过程、供应链管理过程、制造管理过程,推动流程化、平台化的管理方法和五大工具的应用,从预防角度提高质量管理能力。我们也组建了独立专业测试团队,进行测试标准及测试方法的研究,结合产品需求及客户场景设计测试用例,建立组件及系统测试场景,形成独立测试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及可靠性。
推进物流机器人标准化工作也是围绕“高质量发展”开展的工作。在2018年,我们就协同政、产、学、研、用各方力量,组织召开物流机器人标准工作组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过去一年,全国物流机器人工作组已完成《顶升式仓储运载机器人》行业标准的报批工作及《物流机器人信息系统通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的立项工作。2019年11月再次召开年度总结会,全体参会成员对《物流机器人信息系统通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计划的范围、大纲进行了深入讨论,共同明确了标准编制路线并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
另外,为帮助工程商的技术从业者提升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跟上物流机器人技术发展步伐,我们也定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及从业资格认证。希望各方都能在“高质量发展”中受益。
记者:您认为目前物流机器人企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困难和阻力?该如何应对?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贵公司下一步有何打算?
吴永海:这几年物流机器人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市场火热,但百家争鸣背后却面临着发展不规范、缺乏行业性标准的问题。在整个智慧物流产业初期,无论是设备提供商还是集成商,又或者是终端用户,维护好市场秩序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建立规范和标准。要相互配合各方发起的标准化工作,维护标准在一定范围内的协商一致性,让物流机器人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另外,高质量发展也需要企业解决流动资金问题。物流机器人项目落地过程中,行业内普遍存在回款慢的问题。在有些大项目中,前期没有预付款,等到交货、验收完成之后才能收账,而验收期间,由于环境的不可控,机器人系统多多少少会出现一些问题,那么不可避免的账期就会加长。这类项目对大公司来说压力不大,但是对体量较小的公司而言,两个项目就会把公司压垮。因此厂商在承接项目时,也要视自身情况做选择。不过好在制造业客户的黏性相对高,只要把项目做好,很多企业愿意加大投入,比如在新建智慧工厂的初期就加入物流机器人定制化的方案。让客户利益最大化了,回款问题会迎刃而解。
物流装备企业走向“高质量发展”是需要时间的,要“稳扎稳打、先做再说”,今后我们会继续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质量控制和标准化、营销服务等方面做好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