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1970-01-01 08:00 的文章

[摘要] 在传统家电制造企业更名的背后,看似改的是标签,实则换的是赛道,一次更名是公司业务边界和价值体系的重新调整。

文/时代财经 覃毅

图片来源:网络

传统制造企业升级调整正在高调进行中。1月13日,TCL集团正式更名“TCL科技”,重点聚焦TCL 华星的半导体显示技术业务,发力智能科技上下游产业链。

TCL集团对更名给出的解释是,因2019年初已完成资产重组,“TCL科技”更符合公司的业务构成及经营现状。事实上,TCL集团的更名并不是个例,去年7月,“青岛海尔”变更为“海尔智家”,通过更名抢占“智家”定位。

在传统家电制造企业更名的背后,看似改的是标签,实则换的是赛道,一次更名是公司业务边界和价值体系的重新调整。只是传统制造企业“变身”智能制造,似乎并不只是改个名字那么简单。

从华星光电到TCL科技

TCL集团于1985年投资成立,经过38年的发展,TCL集团涵盖电视、手机、家电等终端及其配套业务,半导体显示器件及材料、产业金融及投资创投等多项业务。

近年来,随着新兴互联网产业的异军突起,TCL等老牌厂商赖以生存的消费电子、家电和通信业务等智能终端业务增长乏力。而早在 10 年前TCL投资的华星光电(一家专注面板的高新科技企业)在TCL集团(如今的TCL科技集团)中业绩持续强劲,成为TCL利润来源的主力板块。

2019年初,TCL集团宣布以47.6亿元剥离消费电子业务,聚焦华星光电的显示面板业务。重组完成后,其主要业务架构调整为半导体显示及材料业务、产业金融及投资创投业务、新兴业务群三大板块。

TCL 集团透露,从去年1月份 到 9 月份, TCL销售收入为 410 亿,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9.2%,净利润 34.9 亿,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21.3%。“这是资本市场对我们业务重组的一个认同。 ”TCL董事长李东生表示。

基于重组后半导体显示及材料业务的业绩表现持续走高,TCL的更名似乎更顺理成章,此前亦相传,有人建议李东生将TCL集团更名为华星光电,但其认为华星光电不利于后期的发展。

“更名为TCL科技,而非TCL面板或TCL光电,是TCL坚信中国企业在未来20年全球科技版图上将获得更多的战略控制点和价值节点。”TCL执行董事、总参谋长廖骞在1月13日告诉时代财经。

事实上,近年来,TCL进行了频繁的业务结构调整。TCL董事长李东生在媒体访谈中透露,17、18 年的两年时间,TCL一共重组剥离了 62 个企业,“此次更名意味着重组动作的收官,TCL的业务将重点聚焦两大业务板块:一是 TCL华星的半导体显示技术,这个领域我们投入的资产比例很高,在公司的总固定资产里面占了超过 70%; 另外一块业务就是产业、金融和投资,这两块是留在上市公司主要的业务。”

技术转型喜与忧

近年来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处于价格低谷期。在面板方面,三星、LG计划关停工厂,群创、友达等中国台湾面板厂商长期亏损。日本与韩国合作破裂等事件的冲击下,全球半导体显示面板产业链面临着下行压力,2019 年,三星等厂商相继关掉了一些产业链条线,整个半导体产业链的供应量在减少。

“供过于求是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所以目前供应在减少,慢慢地整个供求关系就会趋于平衡。2020 年,预计整个产业链市场还是供大于求,但供大于求的比例比 2019 年会改善。 ”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告诉记者。

TCL华星光电同样也不可避免的受到行业周期性低谷的影响,但比行业情况好一些。自年初剥离终端及其配套业务至去年年底,TCL集团的股价上涨了87%。具体来看,受国内供求市场的刺激,重组后的华星光电销售收入增长了19.2%。对此,业内人士认为,顺应产业转移趋势,TCL集团选择了较为合适的时机推动战略聚焦,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关注。

可以预见,新技术迭代更新将给半导体产业带来一些回涨的前景。据李东生透露,目前,华星拿到的年度订单预算已经超出了其产能,重组后,客户结构会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我们一直给三星供货,今年按照计划我们会增大对索尼的供货量。”李东生说。

“液晶面板和OLED面板是彩电、手机显示产业链的上游核心产业,科技含量比较高,技术门槛也比较高,很多企业做不了。”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认为,TCL把公司名称改成TCL科技,能突出作为半导体显示公司的科技含量,能提升上市公司的议价能力。

不过,针对目前市场上日益重视的产品应用场景趋势,家电观察人士也提出了疑惑,“优质的部件是过去功能性产品的价值支撑,在未来智慧型产品的消费导向下,硬核显示技术是否会被擅长讲故事的应用场景技术所替代,这是科技企业布局产业链时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