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一个疑惑:为什么明明附近有车,滴滴打车却偏要给自己派一辆更远的车呢?这是因为,他们是从全局出发,思考的是,如何让更多的人更快打到车,让更多司机有单可接。或许个别用户等待的时间长一点,但所有人的整体等待时间缩短了。这就是全局最优。
听上去挺简单的思路,一旦放到现实中,就不容易被看清了。早在1968年,美国人类生态学家加勒特·哈丁,就提出了“公地悲剧”的概念。他假设,有一个向所有牧人开放的牧场,如果从局部考虑,每个牧人都增加牲畜数量,就可以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利益;但从全局来看,过度放牧的严重后果,最后也会落在每一个人头上。这就是一场“大家都利用自己使用公共牧场的自由,奋勇奔向毁灭之途”的悲剧。
现如今,加勒特·哈丁的论文如同一个剧本,对生物的过度掠杀。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侵占,以及对地球的无节制污染,类似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往小了说,想要在每件事情上做到全局最优,也并不是那么容易。比较著名的例子就是:“囚徒困境”。甲乙合伙作案,面临分开审讯。这时,警方给了他们四种可能:第一、两人都不招供,各判1年;二、甲招乙不招,释放甲,判乙10年;三、甲不招乙招,判甲10年,释放乙;四、甲乙都招,各判5年。不难看出,对个人而言,自己招,对方不招,是最优解,但如果两人都这样想,就会落入“全局最差”解。
在现实中,两家企业的“价格战”就是囚徒困境的最好诠释,谁打价格战,谁就有市场优势,但双方都打,就会共同落入困境,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那么,这个战,到底打还是不打呢?这是我们常常要决策的问题。
“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是鲁迅先生曾在演讲中提出的看法。为了实现一个对方不太能接受的要求,先提出一个对方更加不能接受的情况,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
《影响力》的作者罗伯特·西奥迪尼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假扮政府人员,目的是:让大学生们同意作为义务管教员,陪一群少年犯参观动物园。结果,83%的人拒绝了这一请求。于是,他们换了一种做法——先提出了一个更大的请求:要求大学生们在至少两年的时间里,每周花2个小时为少年犯们提供咨询服务。被拒绝后,他们才提出了参观动物园的请求,这一次,答应去动物园的学生人数是原来的3倍。
不得不说,这一效应在生活中运用广泛,学会了,有奇效。阿伦森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认为:由于挫折感作怪,人们大都喜欢对自己的赞赏不断增加的人或事,而反感不断减少的。随着奖励减少而导致态度逐渐消极,随着奖励增加而导致态度逐渐积极的心理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被称之为“阿伦森效应”。
阿伦森效应的实验,将志愿者分成4组对某一人作出评价,第一组始终赞扬,第二组始终贬损,第三组先褒后贬,第四组先贬后褒。结果发现,绝大部分人对第四组最有好感,而对第三组最为反感。所以说,先打个巴掌再给糖是有道理的,偶像剧里男女主角先抑后扬也是有道理的~
这在职场也同样奏效。如果你刚来公司,就表现积极,之后即使你没出什么大错,老板可能也会对你不那么满意。可能,正如甄嬛说的:“花开得太早不一定最好。”
这告诉了我们什么?人啊,还是要多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