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1970-01-01 08:00 的文章

文:王倩

ID:BMR2004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滴滴出行或与日产汽车公司及其中国合作伙伴东风集团,三方商谈建立一家合资出行企业,为旗下打车和租车业务提供新能源运力支持。

根据报道,东风日产为滴滴量身定制的汽车可能由电池驱动,最终或将实现无人驾驶。同时该合资企业将帮助滴滴在十几个城市管理以汽油和电池驱动的车队,同时还将帮助维护和服务被出租给独立司机的车队。

《商学院》记者就此事向滴滴及东风日产方面求证,双方均表示“不予回应”。

这种合作并非先例,早在去年,滴滴便与大众汽车成立合资公司,后者计划提供约10万辆电化或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产品与滴滴共同组建一个运营车队,并且为车队提供管理经验。

进入整改期的滴滴出行,虽然停止了顺风车业务,但是在其他业务上,滴滴并没有止步。近日,滴滴试水聚合平台,接入第三方出行服务商。这并非滴滴的原创,高德、美团早已试水聚合平台。

从轻资产到成立合资公司,从独立的出行服务商到试水聚合平台,滴滴在求变。滴滴出行求变的背后,是其对流量和市场份额的焦虑。

焦虑的滴滴

事实上,在滴滴踩下狂奔的急刹车之后,围绕在滴滴身边的竞争对手并没有停歇。无论是原有竞争对手嘀嗒出行还是后入局者哈罗出行,以及高德在聚合打车领域的推进,无不显示出资本对于出行领域的虎视眈眈。

自从滴滴停止顺风车业务之后,滴滴在顺风车领域的市场份额已经被其他平台瓜分。早在2018年12月,哈罗出行就公开招募顺风车车主,20天后,哈罗出行公布其顺风车车主注册数量已经突破百万。

除了哈罗出行这种后来入局者,以顺风车起家的嘀嗒出行也在不断强化自己在顺风车领域的地位。今年3月,嘀嗒出行通过阿里钉钉推出了职场顺风车业务。

而滴滴出行顺风车业务被叫停之后,虽然滴滴方面一直强调只是滴滴顺风车暂时下线,但是截止目前,滴滴顺风车业务依然没有重启的迹象。

滴滴副总裁柳青在7月2日公开谈到顺风车业务时表示,滴滴顺风车团队在规划如何让产品更安全,同时这也更需要共建共治,滴滴很快也将举办开放日与外界沟通顺风车的安全体系问题。

《商学院》记者就目前顺风车业务进展采访滴滴方面相关负责人,但是截止目前并未回应。

停止顺风车业务,原有的顺风车业务用户流量只能转移。但是让滴滴焦虑的是,原有的这部分顺风车业务流量,并没有转移到滴滴快车、专车等网约车业务中,而是被其他平台瓜分掉。

根据极光大数据发布的2019年1月网约车行业报告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12月,首汽约车和曹操专车的月均DAU和MAU均呈现上升趋势,首汽约车已经位列行业第二,曹操专车位列行业第三。

这也就意味着,滴滴的流量被分流,新的网约车品牌开始崛起。除了流量被分流之外,滴滴本身的运力也呈现压力。

运力承压

因为合规性的要求,滴滴的运营能力受到影响。根据滴滴方面公布的数据,安全整改以来,包括之前不符合平台准入条件的司机,滴滴一共清退了30.6万名司机。如何在运力与安全之间保持相对平衡,对滴滴来讲已经成为挑战。

滴滴的运力,的确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未整改之前,用户发布订单几乎不用等待,现在用户使用滴滴发布订单,无论是快车、拼车还是专车,都需要不同程度的等待,最多能够等待30分钟以上。

运力的承压,也成为滴滴出行面临的另一个压力。

依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网约专车或快车用户规模达3.33亿,增长率为40.9%,用户使用比例由30.6%提升至40.2%。

这也就意味着,出行领域依旧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而此时滴滴已经面临着流量与运力的双重挑战。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020部助理分析师陈力腾向《商学院》记者认为,目前滴滴出行面临的形式更加复杂,虽然国家对网约车的政策导向还是鼓励发展的,但各地新政实施以来,大部分城市免不了面临网约车减少、网约车市场缩小的事实。

求变,成为滴滴的当务之急。这也就能够解释,滴滴出行与车企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接入聚合平台。然而,成立合资公司虽然可以解决车辆问题,但是合规司机仍然是一个很大的缺口。滴滴如何解当下之急,《商学院》将持续关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