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一份报告,美国有 40% 的工作岗位在未来 10 年可能会因为自动化而消失,这部份岗位的工人年龄主要在 18 到 34 岁之间,人数有 1470 万人之多,自动化浪潮下冲击下年轻人受到的影响或许最大。
报告显示面临失业的近 1500 万年轻人中,有三分之二会发生在食品、酒店和零售行业,美国的侍应生、酒店接待员、快餐店员工等岗位中超过一半的从业人员为 34 岁以下的年轻人。另外三分之一则是白领职业,会计、财务、人力资源和行政管理的初级职位首当其冲。
劳动力市场可能会变得更加两极分化。拥有高中或以下学历的工人被自动化取代的可能性是拥有学士学位的工人的四倍。西班牙裔工人的失业风险最大,其次是非洲裔。
报告认为:
总体上来说,美国未来十年就业上还是处于增长的状态。
麦肯锡预测在未来十年内健康医疗、STEM技术、创作与管理、商业和法律、管理、教育与职业培训、客户服务及销售、财产管理、农业、建筑以及物流等领域就业将持续增长。
其中健康医疗及STEM相关岗位增幅高于30%。STEM的增长不难理解,健康及医疗岗位数量增长主要是因为人们希望过更加健康的生活来延长寿命,而寿命延长导致全球老龄化。
机械安装与维修、社区服务、流水线及机器操作工人、餐饮服务及基础办公人员在未来十年内会因为人工智能而丧失工作。
另一方面,新的趋势也在催生新的工作岗位。麦肯锡预测了未来十年内在前沿科技、创作、财富、社会情感支持及医疗保健五大领域快速增长的岗位。
技术趋势和AI的“入侵”,正在重塑职场对技能的要求。日常工作中需要的能力层次划分为5个等级:基本的体力劳动;基础认知;高认知;社交与沟通以及技术。报告认为,前两项需求将越来越低,后三项则会越来越重要。
在法律行业 AI 已经可以处理一些法律文件的初步审查工作,效率比人类律师更高。去年法律 AI LawGeex 和多家大学法学院举办了一个审读法律文件的比赛,结果 AI 26 秒就能处理 5 份协议,而律师平均耗时 92 分钟,而且 AI 的准确率还比律师高出 10%。
有趣的是,MIT-IBM 沃森人工智能实验室(MIT-IBM Watson AI Lab)最近的一份报告则给出了一个不那么悲观的预测。IBM 首席经济学家 Martin Fleming 认为机器人会取代大量工作岗位的担忧并没有数据支撑,「完全是胡说八道」。MIT-IBM Watson AI Lab 的报告指出,自动化革命并不意味着是用物理机器人代替工作,更大的挑战反而是来自 AI 算法。
研究人员通过机器学习分析在 2010-2017 年间美国招聘的 1.7 亿个职位,发现过去 7 年间需要人工的工作数量确实有所下降,但下降的趋势并不明显,不过这些消失的岗位的确大都由 AI 系统来取代了。AI 一方面提高了一些重复性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也要求工人掌握更多机器无法做到事情,尤其是需要创造力、尝试和判断力等「软技能」的工作。比如在销售工作中,算法能更快地为产品制定合适的价格,而人类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与管理客户或者营销上。
研究指出,那些需要智力技能和分析的工作未来的薪水会增长更快,比如设计、商业金融等领域,AI 还无法取代。同时一些需要身体灵活性、常识判断力或语言表达能力的工作会变得更有价值,比如家庭护理、发型师和健身教练等职业。
尽管麦肯锡和 MIT-IBM Watson AI Lab 的两份报告的结论不太一样,但都提出了同一个问题,为了适应自动化带来的变化,职场人士需要学会和 AI 分工合作,现在的大学教育课程和企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也要相应作出调整。
亚洲浪潮,博鳌视野
“立足亚洲,面向世界”
传递论坛最新动态,促进亚洲深度合作
全球重要对话的传达者,亚洲共同发展的瞭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