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科研人员从投身于科研之日起未必就是想获得大奖,但希望能出成果无疑是所有科研人员的最大心愿。无论是各国的国内科技奖,还是国际性科技大奖,都是孕育和产生科技成果的一种动力。
-----------------------------
2020年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核潜艇专家黄旭华,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大气科学家曾庆存,共同荣获本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人奖金800万元人民币。此前不久,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及经济学奖颁奖仪式在斯德哥尔摩举行,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再早些时候,科学突破奖在美国航天局艾姆斯研究中心颁发新一届奖项,一批顶尖科学家分享总额超过2000万美元的奖金。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单项奖金为100万美元,该奖是中国大陆第一个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
科研依赖人员、经费和奖励三要素
在科研这个第一生产力中,无论是过程还是成果,都要依赖科研人员多寡和充足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这两个要素。它们决定了某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的多与少、大与小。我国研发人员总量稳居世界首位,2018年,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的全国研发人员总量为419万人年;2018年全国共投入R&D经费19677.9亿元,居世界第二。
R&D经费投入强度,即R&D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是国际上通用的、反映国家科技投入水平的核心指标。中国2018年R&D经费投入强度为2.19%,日本是3.21%,美国是2.79%。假以时日,中国在这些方面都可以追赶上世界科技强国。但是,科研规模的扩大和成果的产生,还有一个要素需要注意——科研奖励(奖金)。
科研奖励有国内和国际之分。从国内情形来看,从2018年起,我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由500万元/人调整为800万元/人,全部属获奖人个人所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特等奖奖金,由100万元/项调整为150万元/项,一等奖奖金由20万元/项调整为30万元/项,二等奖由10万元/项调整为15万元/项。
国际性科技大奖的两大特征
国家科技奖奖金的提升,有利于鼓励和促进我国科研人员的研发热情。具有国际声誉的科技大奖具有更深远和广泛的作用。
国际上的科技大奖作为科研的发动机的一个重大特点是,凡是在世界上有足够名声的科技大奖往往都不属于某一单个国家,因而具有国际性和开放性。在世界性科技大奖中,迄今还没有哪一项奖项比得上诺贝尔奖,因为它有100多年的历史,而且奖金一向丰厚。尽管这是一个综合性大奖,但由于其中自然科学占了一半且从一开始就是自然科学居多,公众也习惯性地将其归为科技奖。
作为科研的发动机,今天世界性的科技奖越来越多,奖金也越来越高。世界性的科技大奖如今已有70多个,尤其是,较新的世界性科技奖的奖金越来越高。现在多个新的科技奖的奖金,早就超过了诺贝尔奖的奖金。2002年由香港无线创办人邵逸夫先生设立的邵逸夫奖,每项奖金为100万美元,实现了对诺贝尔奖奖金的超越,也是当时单项奖金最高的世界性科技大奖。该奖面向全世界,不论种族、国籍、性别和宗教信仰都可参与竞争,包括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数学科学三大奖项。
而科学突破奖的每个奖项的奖金为300万美元,分为生命科学奖(每年最多四个奖项)、基础物理奖(每年一个奖项)以及数学奖(每年一个奖项),其额度远远超过诺贝尔奖奖金和邵逸夫奖奖金。
财富也应当回归和回馈于科技
世界性科技大奖奖项的增多和奖金的大幅提高,也意味着财富的一种荣誉转化,即从富人转向科技人员——财富的第一来源是科技,也应当回归和回馈于科技。将财富回馈科技和科研人员既是顺理成章,也是天经地义,更是一种荣誉和长远眼光的体现。前者表现为投入的R&D经费,后者表现为对科研人员的奖励。
欧盟委员会的《2018年欧盟工业研发投资排名》对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家公司在2017—2018年度的研发投入情况进行了排名,全球企业研发投入前五名的分别是韩国三星电子公司,以134.37亿欧元(约152亿美元)的研发经费位居榜首;其次是美国谷歌母公司Alphabet(133.88亿欧元)、德国大众(131.35亿欧元)、美国微软(122.79亿欧元)、中国华为(113.34亿欧元)。第6位至第10位依次是美国的英特尔和苹果、瑞士的罗氏、美国的强生和德国的戴姆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