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原创性研究还是比较少,从0到1的创新少,1到100的创新多。基础研究有可能5年10年才能出成果,要为研究人员营造一个稳定安心的环境,花时间耐心培育,成果一定会源源不断产生”
■“如果没有优秀人才的参与,又怎么能指望科技成果转化取得大的突破呢?”要积极营造更好的创新生态,破除阻碍成果转化的体制藩篱
■本报记者 孟群舒 王闲乐 见习记者 顾杰
过去一年,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大步前进,不仅表现在一批大科学设施建成,量子研究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相继成立,更在于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努力用制度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并促进全面创新。
今年,上海要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一系列关键词都围绕着“基本”。比如,作为科创中心建设基本法的《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草案)》,已提交市人代会审议;又如,全面启动张江科学城第二轮82个项目建设,加快形成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基础框架……
雄伟大厦都建筑在牢固的基础上。只有将科创中心建设的每一个基本问题解决好,才能在今年形成基本框架,顺利实现科创中心建设的第一个重要节点。为此,代表委员们进行了热烈讨论。
【两个“关键”】
造高精尖设备,让人才近悦远来
纵观国际国内,有志于打造科创中心的城市并非个别,而上海积极打造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拥有这样的特质:它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地,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要实现这些目标,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是核心。
市人大代表、市科技工作党委书记刘岩说,提升策源能力,一个关键是建设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现在搞科研,不再是一把锤子敲敲打打,必须有高精尖的仪器设备。上海加大力度建设大科学设施装置,就是要为上海、全国以及全世界科学家提供创新的平台。”
“100年来的物理与化学类诺贝尔奖有约七成与科学仪器、技术方法学的创新密切相关,其中超三成直接颁给了创新仪器或技术的科学家。”市政协委员、复旦大学化学系和生物医学研究院教授张祥民提出,目前可用于源头创新的国产科学仪器和关键技术设备很少,制约着上海创新潜能的发挥,亟需组织制订科学仪器战略规划,明确突破的重点,分步骤、分阶段布局、推进和实施。
从目前看,在“十三五”期间,在国家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上海超强超短激光、转化医学设施等重大科学设施建成运营,今年还将加快组建国家实验室,建成并开放软X射线、活细胞成像平台等大科学设施。
市人大代表、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封东来也提出,建设科创中心,人才始终是最稀缺的资源。要建立起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营造近悦远来、人尽其才的发展环境。市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副院长刘小龙建议,科研团队的人才配置也要进一步优化。“以我们生命科学研究为例,团队中既需要懂生物信息学的人,也要有能做化学分析合成的,更要有懂专利的,通过各司其职,保证科研人员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基础研究上。”
“目前来看,上海的原创性研究还是比较少,从0到1的创新少,1到100的创新多。”市人大代表、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单元技术中心主任胡丽丽建议,要集聚各类优秀人才,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持续投入,同时改变考核方式。“基础研究有可能5年10年才能出成果,要为研究人员营造一个稳定安心的环境,花时间耐心培育,成果一定会源源不断产生。”
【打通“双链”】
勿陷入“为创新而创新”小循环
市人大代表、华东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田禾说,上海不能只有大科学装置,还需要一批“软科学大装置”,也就是要健全科技中介制度,打造一批功能型转化平台,布局若干关键科技信息共享中心。
事实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并不是新话题,这是多年困扰我国的老问题,却也是科创中心建设绕不开的问题。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与发达国家相差巨大,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大多为60%至70%,美国达到了80%,居世界第一。正是看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刘岩表示,作为创新链一方的科研人员,不能陷入“为创新而创新”的小循环。科研人员要甘坐“冷板凳”,开展基础研究、原始创新,但更要能走出“象牙塔”,围绕市场热点、需求痛点、产业空白点开展研究,有效支撑产业发展。代表产业链的企业,是开展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真正主体,要加大创新资源投入、促进创新成果产出、加大创新模式探索,有实力的企业更应提升基础前沿领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