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王雅洁 从海外回到国内,于沈建光来说,是一次重新开始。
他来到了京东,成为京东集团现任副总裁,京东数字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对于这个职务,一开始,他是拒绝的。
毕竟,曾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他,工作平顺,生活安逸,一度在国际知名机构供职,没有理由放弃眼前业已得到的一切。
转折发生在2017年,在这一年,京东高层带着一份可能影响中国整体宏观经济研究的愿景图,找到沈建光。
上述愿景,是用大数据来精准、实时研究中国宏观经济大势。这在中国从未有过,在世界上也是寥寥无几。
按他自己的话说:“瞬间引发我极大的兴趣,也引发我的思考。”
从此,沈建光决定冒险。
为什么是京东?
有些中规中矩。
这是沈建光对于自己曾经从事的多年宏观经济研究工作的评价。
在外人眼中,他的工作是令人艳羡的。
瑞穗证券亚洲公司(以下简称瑞穗)、欧洲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芬兰央行,这些,都是沈建光履历表上的过往。
以瑞穗为例,在这里,沈建光用了9年时间,创建了从无到有的宏观经济研究团队,成为瑞穗的首例亚太经济学家。
再换一份新工作?很难提起兴趣。
因为金钱,职务,已不再是吸引沈建光的筹码。
在向自己伸出橄榄枝的诸多公司中,京东数科是个例外。
沈建光用“重塑”来形容第一次与京东数科高层思想碰撞的场景。
重塑的不仅是他过往已然熟悉的宏观经济研究路径,还有他对未来的宏观经济研究构想。“把宏观研究,以及之前在央行、投行的宏观研究整个数字化,这是我从来没想过的事情。也就是运用大数据展开宏观研究,加上人工智能,运用现在最新的科技手段,来重塑宏观研究。”
2020年初,回忆起当时首次触电大数据宏观经济研究议题时的场景时,沈建光问了记者不止一遍:“这是你第一次听说吧?我当时也是。”
京东数科能吸引到沈建光,并不完全缘于上述议题的创新性。
更多的,是其本身的自发探索。
当同行沉浸于传统宏观经济研究时,从1995年就在欧洲开启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道路的沈建光,已经感受到了传统经济学的研究瓶颈。
他以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研究的内容为例:“当年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三个人,我上过他们的课。比如发展经济学,从来不研究中国如何发展,而是研究蛔虫药送到非洲后,对当地儿童教育情况、区域发展情况的影响。”
沈建光不认同。
在他的眼中,过去的二、三十年中,宏观经济的研究,进步并不显著。
也许,大数据宏观研究,可以打破传统经济学的研究瓶颈。
沈建光认为,这一点,只有处于市场竞争头部地位的互联网科技公司能够做到。恰好,中国便有他所言的互联网科技头部企业。
不过,这还不足以促成沈建光放弃在瑞穗拥有的一切。
他需要更多。
只有“非常非常超前”的构想,才能激发起这位浸润宏观经济研究领域多年人士的巨大兴趣。
用数字科技的手段实现产业数字化,才是沈建光想要的大势。
想要实现这些,首先要有大数据,这一点,单纯依靠国家统计局的抽样数据,亦无法实现。
去哪里找寻掌控实时大数据的机构?
去哪里找寻精确到每秒消费大数据,且有对应技术团队实时分析的企业?
一路追寻宏观经济研究新路的沈建光,逐渐与中国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产生了轨迹重叠。
2018年8月,沈建光作出了选择,来到京东数科。
他对来到京东数科之后的工作内容定义是:“简单来说,我现在做的事情,是在公司里做经济学家的工作。这是很有开创性的工作,是巨大的挑战,没人做过这件事,我是第一个,我也明白做这件事的意义所在。”
沈建光迈出了冒险的第一步。
高处
总要跑在前列,飞在高处。
沈建光渴望站在整个新型产业数字化浪潮的最前端。
这是他的期望,也是他的野心。
快速组建团队,启动研究,临近2019年底时,沈建光带领京东数科的研究团队,做出了第一份基于大数据研究的《2019中国人口迁移和城镇化发展研究报告》。
在这份报告中,沈建光与团队试图对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三四五线城市的人口迁移现状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进行深度透析,研判其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宏观意义及发展趋势,为2020年的区域发展提供范本。
他想做的,又不仅仅是一份报告。
他保留着经济学家的视角:“我们试图从人口迁移的密度,反观经济活动的紧密度,以及对整个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这是个新颖的角度。”
以人口统计为例,中国现行的人口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是以经常性的人口抽样调查为主体,以人口普查为基础,重点调查等为补充的多种方法的运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有的人口统计调查方法与政府、机构、企业对人口信息多层次、精细化、时效性的需求变得不适应,在实践中显露出许多不足和问题。
沈建光当下的研究,则基于京东实时更新的大数据。
京东平台上3亿用户产生的海量实时更新的数据,无疑是京东数科进行大数据宏观经济研究的底气。与传统统计数据相比,京东平台大数据充分覆盖流动人口,并且通过收货地址的变迁动态呈现人口变化,更具实时性和多样性。
基于这些大数据,实时性的人口迁移数据报告,每个星期都可以出一个。而在真实性方面,京东的大数据完全看交易,不用企业或个人自己填报。
当然,沈建光也强调,京东的大数据不可能取代国家统计局等原有的统计和研究方法,利用京东大数据进行宏观经济分析,好处是即时性和真实性,可以作为官方数据的有益补充。
2020年,更多的大数据研究课题将被提上日程。
他对现在的状态是满意的,哪怕又一次跳出了舒适区。
不是每一次选择,每一次判断,都能得到完全的理解。
这次来到京东数科便是如此,在成为中国互联网世界和科技公司第一个首席经济学家的同时,妻子和孩子被他留在了中国香港。
他相信自己,用“前瞻性”来定义经济学家的属性。
时间倒退回金融危机爆发前夕。彼时的沈建光,身份是全中国券商当中,首个负责海外经济研究的经济学家。
2007年,当投资海外的呼声甚嚣尘上之时,他向业内泼了一盆冷水,警示次贷危机。
遗憾的是,他的预言没有引起更多人的重视。短短一年后,他再次提前预判,欧债危机的爆发,可能要比美国次贷危机还严重。
在美元最弱的时刻,国内不乏观点,认为当时美元要持续贬值,一度有经济学家认为,再不跑美债危机就要降临。
沈建光却发声“等等!”因为在他看来,当时的欧元状况更凄惨,不会再走强,相反,一系列旨在稳定金融体系的举措,或许会给美元带来反转的机会。
没人买账。
甚至骂声一片:“这种时候你还说反转,是不是收了什么好处?”
事实证明,沈建光的几次预判,均是正确的。
提及当年被误解、被谩骂的经历,他并不生气,反而觉得“挺有意思”,因为在他看来,前瞻性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而保有前瞻性作出准确判断,是经济学家的本职。
他说:“经济学家千万不要放弃这一点,不要放马后炮,都发生的事情再来说没有意义,你要在大家都没有看清楚的时候看清楚,越是这种时候越显示你的价值。”
这一次,他同样相信自己的判断。
沈建光选择的“全新领域,全新赛道”,关乎着对原有宏观经济研究手段的创新,进而转换成整个分析框架逻辑的数字化,以及日后成熟体系的建立。
眼界
沈建光有着更大的野心。
除了互联网科技企业嗅到大数据宏观经济研究的机遇,国家统计局的目光,也聚焦于此。
2018年底,国家统计局成立的中国首个微观数据开发中心——微观数据实验室,便是一个例子。目前,该实验室的服务对象,是中央和国务院各部门科研机构。
这与大数据宏观经济研究,有着共通之处。
沈建光成为了国家统计局邀请的专项调查专家,他看好国家统计局的这次科技转型,如同看好京东大数据宏观经济研究的试水一般。
因为他知道,不光是京东,放眼看去,中国境内的一众大企业,都离不开整个经济周期的运行和政策变化。
沈建光期望,未来不仅在京东内部发挥效用,还能尽早成为业内成熟的智库平台,打通交流的窗口。
他自有其眼界。
在研究中国经济时,他从国际经济的角度看中国问题,而在观察国际经济问题时,他又从中国的角度看国际。沈建光认为这两方面是自己的一大优势,这也是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工作后,积攒、搭建起的逻辑框架。
他还在期待更多挑战、更多改变。
沈建光已经生出了白发。
这发生在他来到京东数科一年之后。
在他眼里,放弃已有的优渥生活,加入京东数科,意味着“操心的程度比过去大很多。”
不过他并不沮丧。相反,是亢奋,是新鲜,是刺激。
沈建光端着盛满黑咖啡的杯子,边喝边给自己打气:“我适应能力很强的。”
但他也记得,初到京东的他,曾苦恼过自己该穿什么样的衣服上班。
直到2020年1月,他依旧时不时想起这个问题:“和以前的工作场所不同,以前很正式,现在不一样了。”
有着多年宏观经济研究从业经验的他,刚来到京东数科时,一度看不懂公司微信公众号的部分文章:“用词都是年轻人的说法,怎么这么新奇?”
他在努力奔跑,追上“新奇”。他向过去的业内辉煌告别,将一切归零,转换身份,重新开始。
他正在适应国内互联网媒介的特点,甚至开通了个人公众号,尝试用一种更平视、更通俗的方式,向外界传播自己的新兴研究。
在与记者面见的一个多小时中,沈建光亦不厌其烦地向记者反复阐释大数据宏观经济研究的概念和前景。
沈建光清楚自己下一步即将面临的难题,那便是将宏观研究数字化,尽快做成一套可复制的数字化体系,做成行业领先。
他的世界,不断更新。
他的冒险,尚无终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