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铁路系统推行的电子客票成为广泛热议的问题之一。电子客票应用现已基本覆盖全国高铁线路和城际铁路,旅客购买电子客票,凭身份证就可检票乘车,无需换取纸质车票。但有旅客抱怨说,电子客票报销时打印凭证比较麻烦。而且,系统保留30天内的购票记录,如果超过了30天,补打就面临更多困难。
其实,类似问题并非只有电子客票一例。当前,“无纸化”办公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不过,这股新技术潮流也会遭遇“梗阻”。比如,到了单位报销等环节,部分“无纸化”办公就“流”不动了,又回到“有纸化”的老路。又如,一些科研单位在进行项目申报或成果结项时,大部分都可以在网上填报,但到了最后上交时,又往往要求把所有材料打包、打印,甚至需要复印若干份,令人大摇其头。
这些现象与新技术发展及其所推动的社会进步大趋势不符。究其原因,大概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新技术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后,管理体制需要一段“磨合期”。回顾技术发展史,新技术与原有的管理体制之间并不一定完全兼容,新技术产生之后,需要经过调适才能被体制所接纳,进而助力体制更顺畅地运行。而且,越具有突破意义的技术,对磨合期的需求往往越强烈,可能产生的冲突和震荡也更剧烈。另一方面,社会成员对新技术需要一个“学习期”。在原有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下形成的思维惯性、行为惯性,并不会一下子完全改变。有时因为年龄、文化水平等各方面原因,想适应新技术却“有心无力”。仍以铁路购票为例,几年前网上购票刚推出时,有不少人特别是年龄较大、使用互联网不方便的人群,遭遇过“网上订票难”,对他们来说,便捷的网络购票,反而不如原先那样在春运窗口排长队更“靠谱”。但几年后,随着互联网进一步融入社会生活,以及网上订票系统的优化完善,网上购票基本度过了磨合期和学习期,成为大家购票时的首选。
正所谓“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新技术的“磨合期”和“学习期”,或许无法避免,却完全可以也应该尽量缩短。为此,最根本的当然是充分考虑新技术可能在体制上带来的“连锁反应”,以科学精神的态度预先作出制度安排。本文开头所提到的电子客票,可能只是票据“无纸化”之冰山一角。据《2019中国电子发票行业研究报告》,2018年全国电子发票开具32.7亿张,较2017年增长了257.1%。面对如此庞大的数字以及发展趋势,“无纸化”报销必须被提上议事日程,也必须对现行财务报销系统作出相应改进,并从技术和制度两个方面对因此可能造成的财务风险制定防范和处置措施。不然,减少资源浪费的初衷,可能会成为一句空话。同时,为了缓解新技术推行初期的“不适应症”,还应安排一些替代或缓释措施。拿电子客票来说,春运期间,除了平时常设的取票和打印点外,不妨在候车室、列车车厢等处增设一些报销凭证打印设施,帮助旅客利用候车、乘车的空闲时间完成打印工作。
总之,对于新技术,我们应该报以信心,首先应看到,它代表了一种欣欣向荣的力量。新技术的运用,从长远看,必将提升绝大多数人的幸福感。当然,一开始或许会带来些小麻烦,但那是起飞前的助跑,最终它将把社会带向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给新技术以耐心和信心,正是给我们自己以及这个社会一份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