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刘洋 每经编辑:王丽娜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刘洋 摄
7月18日,在顺风车下线325天之际,滴滴首次召开新闻发布会。消息传出,外界猜测,在顺风车赛道热度“重燃”的当下,滴滴极有可能恢复顺风车。
令人略感失望的是,该次,滴滴一如往常地表示,顺风车暂无上线时间。发布会上,滴滴方面仅介绍了过往近一年顺风车在安全方面的种种努力,推出女性专属保护计划,并承诺,倘若顺风车恢复上线,在试运营期间,将免收信息服务费。
不过,笔者注意到,创始人兼CEO程维、总裁柳青甚至负责海外事务的朱景士均在发布会现身,可谓高层云集,滴滴方面对该次活动之重视可见一斑。也因此,外界普遍将其视作顺风车恢复上线前的“吹风会”。
既然已实施如此详尽的安全保护措施,又推出针对女性的专项保护计划,甚至都考虑到试运营期间免收服务费这样的细节,为何滴滴仅停留在“吹风”层面,而不在当下、此刻上线顺风车?
柳青的答案是:“害怕”“谁能笃定就推出一个100%安全的产品?”
在互联网世界中,有没有100%安全的产品?有的,比如单机手机游戏。
有没有100%的安全?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尤其涉及交通层面。生在现世,我们每年听闻的交通事故数不胜数,也会耳闻司乘之间各种各样的摩擦。
但多数时候,我们提及“交通”时,会不自觉将其与“公共”二字相联系。此处的“公共”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人人均可触及;另一层则是其所有者乃是公家、公权力。
的确如此,放诸世界历史,交通关乎人命、关乎国民经济命脉,因此,多数交通运输的组织方式,均由公共机构控制,大多表现为国营。
在此背景下,当私营公司切入交通行业时,外界很容易疑心,因其逐利的本性,难以在安全上有所保障。因此,在滴滴顺风车事件发生后,它也一度被贴上“恶企”的标签。
作为交通行业的新生儿、与既得利益抢食的滴滴,实际上,根本不愿有恶性事件发生。毕竟,人命意味着——底线的击穿、品牌的塌陷和反对力量的合围。而在顺风车事件之后,滴滴的确较为“萎靡”,近期才有逐渐复苏之态。
那么,令其品牌一度塌陷的顺风车业务,究竟生得何种模样?
在此,先澄清一个误区,即顺风车不属于网约车。自“网约车新政”之后,顺风车与拼车一同被定义为“私人合乘车”,而网约车则属于营运车辆。此外,网约车与顺风车的车主来源,也有差异。
在整个“四轮”赛道的业务逻辑中,出行平台首先需保障足够多运力,惟其如此,才能吸引足够多用户,从而吸引更多的运力进驻,最终实现良性循环。
市面上不少网约车司机,实际上并不拥有车辆的所有权,其所开车辆不少来自租赁公司,而租赁公司与出行平台之间往往相互“勾兑”,换言之,对于网约车司机,出行平台拥有一定程度的控制力。
而严格意义上的顺风车则不是。从商业模式上来看,它是典型的C2C业务,滴滴作为平台,撮合司、乘两端交易。此处的车主往往并不以此为生,载人只是捎带。
因此,一众玩家争夺顺风车主时,需要别处心裁,比如此前,滴滴就祭出了“社交”的法宝,让旅程充满“想象”。在两起顺风车事件发生后,这也成为滴滴最为外界诟病之处。因此,无论是滴滴抑或其他玩家,此后均声称,杜绝社交及关闭隐私信息等。
是否一定要有顺风车业务?
实际上,顺风车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早晚高峰及假日(过年过节)。
就早晚高峰而言,从乘客端来看,顺风车的替代手段很多,仅滴滴的产品序列中,就包括快车、专车甚至豪华车等等。不同点在于,顺风车更便宜。
从最严格意义上的顺风车车主角度来看,不拉顺风车,实际上只是少了几笔油费的补贴。
但从公司的角度来看,顺风车无疑是一大现金奶牛。此前已有诸多报道指出,顺风车为滴滴无论是在平台黏性、抑或盈利层面上,均作出可观的贡献。
而在假日的情境中,乘客依旧可以选用公共交通工具。
可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相较于用户,更想念顺风车的是滴滴。
但不可否认的是,用户端仍有顺风车的需求。
在地铁口、在城乡结合部,我们不难发现,仍有不少“黑车”以拼车的形式载人,此种情境拥有不小的安全风险系数。
因此,相较于此种“顺风车”,我们当然更呼吁建制化、规范化的“真”顺风车。
可喜的是,在去年滴滴两起恶性事件之后,我们看到业内不少玩家都向外公布相关思考及措施,业内标准亦逐渐有形成之势。此次滴滴所公布的“复杂到繁琐”的安全措施,也的确让人看到其改进之心。正如柳青所说,滴滴可能是在做一款“最难用”的顺风车产品。
倘若滴滴正如自己所说的“All in安全”,那么,依靠它在移动出行界的地位及雄厚的财力,其在安全上的举措,可以说在赛道之内无人将出其右?
那这是否意味着整改后的滴滴顺风车(当然不止滴滴)就一定安全?
就像上述柳青的反问,谁能笃定呢?
在此种C2C的模式中,司乘两端均是独立的个体。两人可能此前毫无交集,通过平台而邂逅。谁都不清楚旅程是“天堂”或是“地狱”。但至少平台已过滤大量“不靠谱”的人员,无论是司机、或是乘客端。当然,从制度及企业合作层面,我们希望,这些“不靠谱”的人员,最好无法在平台间“流窜”。
但即便如此,我们依旧不能轻视人性的幽暗与善变。就像韩非持“人性本恶”的观点,及著名学者张灏“幽暗意识”的概念所揭示的那般。因此,在极端情境下,当平台的所有应急处置手段都畅通无碍,依旧发生悲剧,那么,平台是否依旧应负起责任,责任边界在哪儿?
就像现场有人问起柳青,倘若再次发生悲剧,又该如何?柳青沉吟良久,一千一万个不愿,最后只有说,“只能交给你们来评定了。”
言及于此,回到最初——为何滴滴仍不上线顺风车?
当然不只是柳青口中的“害怕”,滴滴也是在等待。
悲剧发生之后,滴滴的品牌无疑遭到最大破坏,尤其是顺风车这款产品,似乎成了“恶”的标志。修复品牌、完善产品之外,公众受惊的心理仍需时间治愈。
其次,由于顺风车不是伪需求,而现有的玩家,依旧无法满足用户的既有需求。因此,需求的势能亦在慢慢累积。当此种势能达到一定的量级,滴滴自会出手。
再次,滴滴在等对手。随着滴滴下线顺风车,虽然高德、携程一度下线相关产品,但今年以来,哈啰、高德等亦先后进入此赛道。随着新玩家逐渐扩展版图,逼近滴滴所能忍耐的临界值,滴滴必将反弹,同时,新玩家的入局,可为滴滴试探如今该赛道的“水温”。
随着滴滴顺风车公布上百个安全功能与策略,其在产品完善上已接近尾声,因此,它所等待的就是一个时机,一个用户需求势能爆发、公众信任重建及玩家逼近边界的时机。
这一天即将来到。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