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1970-01-01 08:00 的文章

欢迎关注“创事记”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余晟

来源:余晟以为(ID:yurii-says)

据说,咪蒙团队要“强势回归”了,甚至有媒体用了“王者归来”之类的描述。仔细看看周围,或许咪蒙本尊还没有露面,但“咪蒙款”文章已经四处冒头,而且其中不乏寡廉鲜耻者。所以,我们不妨认定“咪蒙”真的回来了。那么,这真的要紧嘛?

先说答案,然后再说原因。所以答案就是:不要紧。

早先咪蒙刚兴起的时候,就有朋友转她的文章,觉得“过瘾”、“提气”、“说到人心里去了”。所以我也跟风看了几篇,一开始觉得有点别扭,但也没多想。后来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讨论、转发,抱着好奇,忍着别扭,我把她的“爆款”文章几乎都浏览了一遍。我发现了其中的奥妙,咪蒙的文章确实挠到了人心的痒处。

这痒处是什么?在我看来,这不是“贩卖焦虑”,而是“抚慰认知失调”,用取巧抚慰认知失调。

什么是“认知失调”?这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简单说,它指的是“内心的认知和客观的现实不一致甚至冲突”的现象。一旦出现认知失调,人就非常不舒服,非常焦虑,一定要想办法解决它才“过得去”。

烟民身上就体现出典型的认知失调。一方面,吸烟给他们带来了享受;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得不面对社会上随处可见的“吸烟有害健康”的信息。于是许多烟民就会觉得很别扭,很不舒服。所以不少烟民选择无视这些信息,或者坚信“小概率事件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无论他们怎么选择,总之认知失调消失了,心理终于过得去了。

当然,认知失调的现象普遍存在,并不局限于烟民。现代社会高度复杂,而且日益复杂;同时,每个人要接触的人和事都越来越多。哪怕你主观不愿意接触,也需要被动接受——姑且不说App的主动推送,单是工作和生活,都要求你面对更多的人和更多的问题。

然而,人类学习能力、心理认知能力的进化速度远远赶不上社会变复杂的速度,所以普通人应付起来,难免有迷茫、挫折、沮丧。可以说,我们大多数人都会有此类困惑:我明明是一片好心没有恶意,怎么结果搞成这个样子?我怎么会遇到这种事情?

这时候,就轮到“咪蒙”粉墨登场了。

仔细看去,这类爆款文章都特别“知心”:虽然世界那么复杂,人那么多,问题不是你自己面对不了,而是他们太低级;也别担心你内心的沮丧和挫折,其实你根本没错…… 这样的文章,既给了读者情感安慰,还提供了所谓“理性支持”。

就拿传播最广的几篇文章来说,你和人打交道出了状况,不必去分析对方到底是什么人,也不必去定位问题出在哪里,更不必去反思如何能做得更好,你只需要认定对方是“贱人”、“Low逼”,这就足够了。

著名心理学家阿隆森曾经写过一本书,标题就是《错不在我》,在书中他反复阐释,人天生就愿意为自己辩护,认为“错不在我”。但是如果要交流、协作,就不能让“错不在我”恣意泛滥。

不过在“咪蒙”这里,“错不在我”其实是高举的大旗,响亮的口号。“错不在我,实在是对方太low”,它当然能抚慰人心,抚平委屈。但仔细想想,还不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那句台词,“不是我军无能,实在是共军太狡猾”的现代版本嘛。

如果觉得这是夸张,你不妨问问深信“咪蒙”文章的人,她们那么热衷于给人贴上“贱人”、“low逼”的标签,能不能说说自己有没有错?能不能说清楚这两个词的内涵和外延?一个人表现出什么特征,就可以被定义为“贱人”?如果一个人已经被认定为“贱人”,他要如何做才能摘掉这个标签?

据我所知是基本不能,也不可能——不懂的人会觉得你有病,“人家都是贱人了,还讨论个什么”;“懂”的人也懒得搭理,“都知道咪蒙是怎么回事,认真你就输了”。

所以,咪蒙的法宝就是处心积虑地告诉读者:“你最牛逼,你最委屈”,“你已经足够辛苦了,你已经足够好了”。那么为什么现状这么不可理解,这么“奇葩”呢?其实不是你的错,都是对方的错……

这样表达有什么问题吗?大部分情况下似乎没什么问题。人的情绪是很难简单评价的,在迷茫、挫折、沮丧的时候,适当来一点“正能量”的安慰,其实无可厚非,权当是按摩也不坏。但是超出这个范围,就很容易出问题。

试想,如果有两名咪蒙的死忠粉,对“爆款文章”深信不疑,后来这两人打交道时出了误会,闹出了不愉快,甚至升级到势不两立。他们完全不需要坐下来谈清楚、说明白,只需要甩出咪蒙的文章,指责对方是“贱人”,认定对方是“low逼”,双方都会很爽。至于误会是否能够消除,以及怎样面对“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的谚语,他们都不必考虑和面对。

如果你认同上面的分析,相信你也会认同下面的结论:咪蒙回不回来,其实根本不要紧。

自咪蒙以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写手掌握了咪蒙的法宝,告诉读者“你最牛逼,你最委屈”。而且,如今的自媒体写作已经变成了编剧竞赛,无数人围绕着“你最牛逼,你最委屈”的核心,捏造各种信息,制造各种起伏,玩弄各种草蛇灰线的把戏,炮制各种似是而非的道理,结果就是感动读者的能力日新月异——没有最牛逼,只有更牛逼;没有最委屈,只有更委屈。

这时候,咪蒙本人回来不回来,无非是万花筒里有没有多出一朵花,其实根本不要紧。

那么,既然认知失调是普遍现象,既然迷茫、挫折、沮丧、困惑是普遍感受,除了迷蒙的套路,还有别的办法吗?

我的答案是:有,但是不容易。你需要不断扩充和升级自己的认知,敢于承认自己错了,肯定别人对了,甚至否定长久以来的观念。但是说穿了,其实也没那么难。具体来说,大概需要坚守以下几点:

第一,多看,掌握足够多的信息。

咪蒙类文章之所以“好看”,除了结论“提气”,另一个特点是“故事讲得好”,有意外,有起伏。但是我们也需要知道,真实世界中的许多事情就是很平淡的,本身无甚稀奇、毫无起伏,甚至没有开始,或者没有结束,或者留下的是未解之谜。这些,都是相当正常的情况。所以要认识真实世界,务必多看,而且不要只看那些“有跌宕起伏,有完整结论”的故事,甚至要警惕这样的故事。

那么,如果你知道了一大堆无甚稀奇、无头无尾或者带着未解之谜的信息,会不会没有成就感?放心,你会相当有成就感,因为你从此获得了一双慧眼,知道许多文章纯粹是在扯淡。

第二,站稳立场,学好逻辑。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尽管时常有人“自相矛盾”,但绝少有人主动承认自己自相矛盾,大多要靠别人指出来。这不奇怪,情绪影响着思维,情绪也是多变的,而且人天然有种倾向要为自己的情绪找合理解释。所以尽管自相矛盾了,也很难发觉。

要克服情绪的影响,只能靠坚定的立场和一以贯之的逻辑。

你看到一条“新闻”(其实很可能是个故事),并且讲的丝丝入扣,娓娓道来,在自己情绪奔涌之前,先问问自己:合格新闻要求的5W1H要素(谁、什么时候、在哪里、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如何发生的)都具备了吗?各种说法是否有可信的出处?

如果你习惯这样思考就会发现,去年一篇“报道”咪蒙的文章,用各种手法暗示咪蒙的前夫如何不厚道,却唯独没有采访过他本人。所以,尽管它堂而皇之地刊登在某杂志上,仍然不能改变垃圾的本色。

坚持稳定的立场,坚持逻辑,也更容易摆脱个人情绪的影响。这样才能直面“我不牛逼,我不委屈”,也才敢于承认自己错了,承认别人对了,其实不那么难为情,因为你在乎的不是面子,而是更全面的认知。

第三,不要按别人定义的模式去认识世界,认真观察,尊重自己。

世界那么复杂,认识起来当然很费力。而且,我们甚至需要不停补充新的知识,修正原有的观念,才能更完整地认识它。如果稍有倦怠,就很容易陷入爆款文章的陷阱,简单几个标签就鉴定了万事万物,从此与意外和未知绝缘。

更糟糕的是,你的生活也许从此落入其中,预定义的所谓“成功”你固然会体验,预定义的无奈你也无从挣脱。至于意外的见闻,那大概是没有的——虽然我们都知道,生活其实充满了无限可能。


倒在2019的五大巨头,最后一个骗“傻子”失败了 创业之所以残酷,是因为市场从来不讲情面,不会因为你可怜,就对你温柔以待。只要你稍微犯点儿错,就会被市场教育,而且代价可能会很凄惨。详细
刷单、竞价排名、药品违禁......新氧乱乱乱? 整改半年后,再被曝“刷单”、“竞价排名”、销售违规药等乱象,新氧这个医美市场最闪耀的玩家,会是下一个“医美版百度”吗?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