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芙蓉王
编辑/ 赵艳秋
2019年12月18日,75岁的柳传志正式卸任联想控股董事长及执行董事,至此,在中国IT产业中举足轻重的“元老级”人物,正式从商业舞台谢幕。作为联想的灵魂人物,柳传志带领这家企业成为了走出国门的民族品牌。然而,联想最近这些年遭遇不少挑战。此前,柳传志曾表示,希望联想控股成为世界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国际化投资控股公司;希望联想集团能越过当前的风险,在新的业务领域里边打开一片天地。
教父的成功和局限
2004年,联想20岁,柳传志60岁。
意气风发的柳传志对着台下年轻一辈的联想人说,我们这些联想创业的老兵,已经将一面红旗插在了民族工业的山峰上,上面书写着“产业报国”几个大字。柳传志的办公室里有一副字画,写着联想控股的使命,第一句话就是“以产业报国为己任”。
在说出这番豪言壮语之前,联想刚刚以12.5亿美元收购IBM PC部门。这是一个经典的蛇吞象案例。联想当年的营业额仅为30亿美元,一年利润2亿多美元。而IBM PC部门营业额达130亿美元,在被收购之前已亏损2亿多美元。
这事是IBM主动找上门来的,最早是在2001年,联想当时已经在走多元化战略,所以对IBM PC部门兴趣寡淡,收购进展非常缓慢。而且当时国内还没有可以借鉴的并购案例,柳传志害怕这是个圈套,一旦失败,联想可能直接关张,所以内外部都不看好这笔交易。
联想最初做电脑代理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但很快随着PC进口许可证的取消,外国品牌如龙卷风般席卷中华大地,国产品牌被康柏、IBM和惠普打得晕头转向。当年火爆一时的长城电脑就没能像长城般挡住外来压力。
1994年,联想开了三个月的会议,研究对比了自己与外企在资金、技术、管理及人才上的优劣势,决心主打自主品牌,不再只给外资品牌打工,赚点贸易的钱。杨元庆也是这个时候崭露头角的,带领联想电脑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围。
所以在2000年联想分家时,年纪轻轻的杨元庆就成了接班人。当时联想品牌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占到28%,联想一直在考虑往下如何发展的问题。柳传志跑到美国通用公司总部克劳顿村呆了半个月,他此行的目的是研究GE的多元化何以成功。柳传志内心一直非常焦虑,当时一个个行业巨头说倒就倒,高科技企业猝死的可能性非常大,柳传志希望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干脆把联想拆分。
主营PC的联想集团分给了杨元庆,神州数码分给了郭为。郭为比杨元庆大一岁,进入联想的时间也早一年。两人都是从联想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成绩突出,根正苗红,非常合柳传志的意。
然而,多元化不理想,PC份额还被蚕食,联想重新将主业聚焦在PC,收购IBM的PC业务也被快速提上日程。经过9个月的谈判,2004年联想与IBM的交易最终达成。当时的联想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更换了标识,签约国际奥委会,开始了国际化战略。
2004年联想正式对外宣布收购IBM全球PC业务 图/视觉中国
2008年,联想就进入了财富世界500强,尽管排在了第499位,但也算是国内第一家进入该榜单的民营企业。
8年以后,尽管已经悄然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联想在2012年首次超越惠普,成为全球第一大PC生产厂商。这一成绩,国产手机行业直到现在也还没有实现。
但柳传志的贡献不仅在于联想本身取得的成绩,也因为他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代企业家,通过商业实践和思考,形成的一套管理理论。
2002年,美国管理学会邀请柳传志做演讲,柳提出了“管理三件论”——建班子、定战略、带团队。这也成了他最经典的管理哲学,贯穿了他的商业始终。
优秀的管理者都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非常善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管理理念。柳传志提出过“木桶效应与指头效应”、“屋顶图理论”、“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复盘方法论”等一系列从实践中总结出的理论,在中国企业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毕竟在此之前,国内企业在管理上还无章可循。
唯一让柳传志头疼不已的人是曾经的黄金搭档倪光南。倪比柳大四岁,同在“五七干校”劳动过,都在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工作,也是患难之交。两人在联想创办的早期演绎了一段佳话,倪负责技术研发,柳负责市场和战略,彼此惺惺相惜。但发展理念的差异最终使得两人分道扬镳,也造就了一段长达数十年的恩怨纷争。
倪光南被迫离开联想后,年年上访告状,尽管事情早已尘埃落定,但只要倪光南在公开场合出现,就少不了对柳传志一顿抨击。以前联想业绩好,是民族自强的代表企业,倪光南的话对柳传志杀伤力有限。毕竟倪光南的技工贸路线没有被付诸实践,成功与否谁也无法保证,而柳传志带领的联想却创造了一段又一段的商业传奇,历史往往对成功者表现得非常宽容。
柳传志曾解释:“现在市场成为一种常识,也有了风险投资公司提供资金,另外有专门的职业经理人来帮助科研工作者管理。因此,可以一步直接进入主题‘技工贸’,不过联想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就是杨元庆他们考虑的事情了。”
但最近几年,联想光环褪去,陈年往事一次次被拿出来讨论和反思,以前的常识变成了现在的原罪,仿佛历史要重新定调。
热衷于在饭否指点江山的王兴曾评价联想的路线之争:相比于“技工贸”,柳传志老先生当年主张的“贸工技”路线并没有错。事实上,华为正是沿着这条路线发展起来的,从早期代理程控交换机到自己造程控交换机再逐步深入各方面的研发乃至于自己做芯片和操作系统。
柳传志也一直为自己辩护,不先通过贸易积累财富,就不可能有后面的自主品牌和技术研发。在当年,从零起步的计算机产业,无论是产业链还是技术积累都毫无优势,唯一的优势是市场足够庞大,要在技术上硬碰硬确实不切实际。
所以以贸工技路线来否定柳传志的成绩并不恰当。但问题出在了后半段,不管是技工贸还是贸工技,最终都要实现技术的自主,俗话说技不压身。联想的问题就是太过保守,太被资本市场掣肘,忽视了对技术的重视。
联想是中国第一批在国际市场立起来的民族品牌,但联想却没能持续满足公众的期待。当华为在抵挡美国打压时,拿出了自己的备胎和硬气,反观联想在PC领域做了数十年之久,依然让很多人停留在PC组装厂的认知中。
甚至联想的电脑在美国卖得比中国还便宜,虽然这是商业决策,但相比较之下,华为手机在欧洲的价格远高于国内,联想不免让国人愤怒。
被媒体广泛引述的一句话是,联想在1995年的销售额达到了67亿元,是华为的4.5倍。只过了短短5年,华为的销售额就超过了联想。如今,联想控股的市值也不过600多亿元,联想的股票甚至还被剔出恒生指数。华为因为不是上市公司,但它的营收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甚至扛住了美国的打压。
两厢对照,高下立判。
“我不是教父”
柳传志虽然钱没有马云和王健林的多,但在企业家圈子的影响力绝对是一流。
关于柳传志的教父头衔一直有不同的说法。范围从小到大,有人称其是联想教父,雷军称其为中关村教父,而还有不少人将其称为中国企业家教父。不管哪种说法,柳传志在企业家中受到的尊崇几乎是公认的。与他同时代的企业家里,柳传志与褚时健、任正非和张瑞敏都交往密切。
2013年,柳传志就带着联想农业的陈绍鹏去云南拜访了褚时健。两人相谈甚欢,柳传志表达了对褚时健晚年在深山种橙的敬佩。柳传志甚至对照褚橙搞了个“柳桃”,卖猕猴桃,前有励志橙,后有传志桃。不过,当时柳传志有用私人飞机把褚时健接到北京来的想法,被褚时健婉拒了。
作为两个在商界叱咤风云的人物,两人初次见面是在1994年的北京,柳传志和褚时健同时获得了十大改革风云人物的称号。这个事情还得回溯至1993年,国有企业体制改革,联想开始了股份制改造,柳传志提出联想集团获得了35%的分红权,65%留在中科院。
柳传志很谨慎,分红只登记不分配交割,假如主管部门不认可,还可以把分红款原封不动地退换,也不至于被扣上“国有资产流失”的大帽子。经过8年之后,联想的管理层收购(MBO)终于得到了相关部门批准,联想成了民营企业,管理层获得了股权。联想成了国企改革的非典型案例。
在上世纪90年代,没能处理好股权的国企一把手翻车的案例数不胜数。健力宝的李经纬最终在狱中去世,科龙电器的顾雏军现在还在到处打着官司,前伊利董事长郑俊怀不久前再度被收监,认定他的减刑涉嫌违规操作,他需要继续关押至2022年。
联想成立20年时,柳传志总结了联想的四大成就,其中一条就是成功实现了股份改造,为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造趟出了道路。
今年橙花盛开的季节,褚时健离开了人世。柳传志专门发文悼念,称褚时健老先生是我很敬重的一位长者。2015年,还在住院的柳传志专门给关于褚时健的一本著作写了1000多字的评论。
柳传志与任正非的首次接触也是在上世纪90年代。任正非回忆,柳传志非常真诚,在饭桌上把联想如何改制的事情和盘托出,没有任何隐瞒。另外,他认为柳传志非常孝敬父母,关注家庭和生活,而这也恰恰是任正非觉得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任正非甚至因为在外出差,母亲在遭遇车祸后也没能见到最后一面。
华为新员工入职有一篇必读文章——任正非写的“我的父亲母亲”。柳传志也去读了,还专门写了一篇读后感,任正非写的内容和成长背景给他带去了深刻共鸣。
尽管两人同一年出生,都有军旅生涯,但柳传志说自己不像任正非,他缺乏硬汉风格,联想也不像华为在技术投入上可以不计成本、一往无前。他和联想所奉行的是一种柔性的文化,稳步走、留后路。“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华为基本法》起草人之一吴春波评价两人:“柳传志如社交中的贵族,任正非如战场上的将军。”
而这个社交贵族确实在企业家圈子如鱼得水。除了上述的同龄人,柳传志也还有很多忘年交。包括马云、王石、雷军这些晚一辈的商业骄子都与他关系密切,他也愿意与张一鸣、程维等更年轻的一辈同台对话,给贾跃亭站台。
柳传志此前活跃的有三个圈子: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泰山会和中关村管委会顾问委员会。前两者是民间组织,更多是朋友间的聚会,后者是中关村的官方组织,但不论是哪个,柳传志都是绝对核心。
政府相关领导走马上任后,就曾专门与北京商界领袖座谈,柳传志无疑是当天最受尊敬的企业家,他也是中关村企业家顾问委员会的主任委员。
但相比于官方组织,民间自发形成的圈子往往让人议论纷纷。用冯仑的话说,这是一帮老男人的私人组织,打打高尔夫,喝喝茶,聊聊天。乍一听起来,有钱人的生活原来如此枯燥。但显然,吃瓜群众不会这么单纯的相信。当时史玉柱的商业版图坍塌,史玉柱就成了泰山会的“扶贫对象”。泰山会的元老之一段永基出面帮了史玉柱一把,旗下四通控股花12亿元买下脑白金,并给了史玉柱20%多的四通控股的股权。还有一次则是白衣骑士孙宏斌注资150亿元,救援乐视贾跃亭。
这也引起了公众对于企业家圈子的关注和非议。柳传志已经减少了在这些组织的露面,但江湖并没有将其遗忘。
“真的不要在社会上把自己估计太高。”柳传志对教父的头衔并没有太多留恋,“我不是教父,我不能被捧得这么高,因为那样太辛苦了。”
柳传志倒不是一个对权力留恋的人。事实上,柳传志今日退休也并不令人意外。他之前的计划是,等联想控股上市后,再干两年就退休,而现在已经距联想控股上市过去了4年时间。他曾说康熙是一个能力很强的人,但康熙不肯放权,结果导致“九王夺嫡”。所以他在2000年前后就把企业放权给了杨元庆和郭为等人。
之后他曾复出过两次。
一次是在2009年,一方面是金融危机,另一方面是收购IBM消化不良,国际市场开拓不利。联想出现11个季度以来的首次亏损,亏损额度达到了9700万美元,不得不裁员和降低高管薪酬福利。
“联想是我的命,复出义不容辞。”已经在联想集团退休四年的柳传志重新回归,出任董事局主席,杨元庆担任CEO。33个月后,联想重新进入正轨,柳传志又从一线离开。
另一次是在2018年,5G投票风波把联想架在火坑上烤。联想的任何行为都被拿出来分析、鞭打。柳传志发了一封公开信,“朗朗乾坤,如果几万名员工都不能让正气自保,我们还办什么企业,我们就是一群窝囊废!”
愤怒的柳传志还录制了一分多钟的音频,铿锵有力的声音在联想科技园循环播放,红色的横幅挂满园区,仿佛又回到了上个世纪激情燃烧的岁月。
与此同时,上百位企业领袖站出来力挺柳传志。这些人不一定会买联想和杨元庆的账,但肯定买柳传志的账。联想公关部把这些企业家做成了一份宣传名单,包括马云、刘永好、郭广昌、李彦宏、刘强东、雷军等人。很少企业家有如此强大的号召力。
令人颇感意外的是,久滞美国的贾跃亭还在微博上声援柳传志,“不明白这种毫无底线的竞争手段为何在中国总是一再大行其道”。
所以说,所谓教父,一要资历够老,二要人缘够好。
“我是个很保守的人”
柳传志是官二代,他的父亲柳谷书曾在中侨委和中国国际贸促会担任要职,母亲则是典型的大家闺秀。这种家庭背景成长起来的人,往往格局很大,沉稳,但狼性不足。
给贾跃亭10口锅,他可能只需要7个锅盖,但给柳传志10口锅,他需要11个锅盖。“我的习惯是做事一定要打出相当的余量,绝不能绷得很紧,如果不留余地的话,很大的压力可能会把企业压折了。”
这样的做事风格也深刻影响着联想。联想近十年来,稳扎稳打,既不属于舞台中央,也没有退出历史舞台。
1994年,联想集团的总资产12亿元,20年后的2004年,联想控股的总资产达到了198亿元,尽管体量翻了数倍,但也用了20年的时间。
用柳传志的话说,撒上一层土,踩实了以后再撒上一层土,证明它是坚实的黄土地我们才敢在上面走。“一定要看清楚,其他公司会有哪些技术储备,能不能引领潮流,现在大家都在做显示屏,最怕的情况是,我花了80亿元研究出来了新的技术,人家更先进的软屏出现了,我就全赔了。企业首先要活下去。”
或许,柳传志的这份稳健最终造就了联想帝国的根基越扎越深,但这样的保守做法也让联想频频失去了先机。功能机时代,还有中华酷联的提法,联想手机完全有机会成长起来,但在智能手机时代,联想手机却看不到多少起色,而华为则站上了行业之巅。
在企业传承上,柳传志也是一个稳字。尽管很多人对杨元庆不满,但柳传志对杨元庆几乎是毫无保留的信任。媒体老喜欢让柳传志给杨元庆打分。在联想集团压力大的年份,他婉拒了这种做法。但在2011年,当他把PC业务再次交到杨元庆手上时,杨元庆表决心,贷款30亿港元买了联想集团8亿股份,老爷子非常高兴,他给自己在联想的经历打了98.95分,反而给杨元庆打了99.99分。
别人都说杨元庆当CEO不合格,拿着亿元顶级薪酬,却成绩有限,错失了移动互联网的大潮,在PC市场做大却没能做强,民族品牌的招牌也没能越擦越亮。
其实外人说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柳传志怎么看。2014年,柳传志与一群媒体人和创业者畅谈了5个小时,柳传志一上来就被问到杨元庆行不行的问题。柳传志分析了一大圈,摆出了他判断一把手行不行的三个标准:高远的目标、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学习能力。他一一对应,杨元庆在这三个方面都没有问题。
不知道,现在把这个问题抛给柳传志,他会如何回答。
翻开联想的发展史,整个历程有几个重大的事情,包括1994年发展独立品牌,2000年前后完成了股份制改革,以及2004年收购IBM的PC业务,为联想最终登顶全球PC老大打下了基础。不难发现,这些事情距今都已经有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之久,而最近十年,联想却乏善可陈,这也一直是悬在杨元庆心头的压力。
图/视觉中国
柳传志身上我们看到了老一辈企业家身上的闪光点:家国情怀,产业报国,既能给后辈腾出空间,也能在危难之时力挽狂澜。他值得人们的尊重。只不过,联想最近几年的发展与其之前塑造的民族形象并不相称,但这并不应该过度影响到对柳传志的评价。
“我从未想过失败,也从未考虑过身败名裂。”柳传志曾说。“评论一家企业时,不能因为一下到了高峰就认为真能怎么样,也许一个浪就下去了。有的企业经过低谷还能爬起来,你还真得高看他一眼。”
2018年底,柳传志入选改革开放先锋人物名单,颁奖词中有这样一段话:“时势造英雄,柳传志是改革开放初期最早一批成功企业家,他们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引领着时代,打造了代表国家实力和形象的企业品牌,成为时代标签。同时,很多企业家也深受他们理念的影响,学习借鉴甚至超越。今天的荣誉实至名归。”而这,或许是对他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