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地毯式扫楼,水滴筹“名誉扫地”!互联网公益,如何保护捐助人的善良?
最近,知名互联网筹款平台水滴筹因为一则视频被卷入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在这则视频中,水滴筹的线下志愿者在医院“扫楼”式地引导患者发起筹款,他们按单提成,实行末位淘汰制,并且存在随意填写募捐金额、有意隐瞒求助者财产状况等行为。水滴筹随后发布声明,承认违规并暂停地推服务。但包括水滴筹在内的网络筹款的这种形式,无疑已经开始面临信任危机。
地毯式扫楼,水滴筹哪儿错了?互联网公益,谁来保护捐助人的善良?12月3日晚《央视财经评论》邀请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长邓国胜和央视财经评论员刘戈做客演播室,深度解析。
1、地毯式扫楼 水滴筹哪儿错了?
邓国胜:提供虚假信息 欺骗捐助人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长 邓国胜:水滴筹本身就是一个企业,它有盈利动机,在管理模式里采取给予所谓志愿者提成的方式,这样会不会诱发志愿者为了获得更多提成来追求发单量?会不会对虚假信息形成失守甚至共谋?
刘戈:慈善众筹地推人员的身份要厘清
央视财经评论员 刘戈:水滴筹给外界的印象,是做慈善的。但视频揭示的现象,给人感觉却是在做生意。这些地推人员都说自己是志愿者,但实际上更像企业员工或合作者,他们要面对考核。并且,明显在考核的驱动下,有意地对病人、患者或者其家庭不严格考察,以获得业绩。
这些人的身份不搞清楚,此事到底是慈善还是商业行为,就会打上问号。
邓国胜:商业机构介入公益不能突破底线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长 邓国胜:现在从全球发展的趋势来看,公益跟商业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在这种情况下,厘清公益与商业的边界确实具有很大的挑战。
作为商业机构,不管什么原因要参与公益事务,最重要的是不要违反底线性的东西,如最起码的法律法规和基本道德,不能利用虚假信息来欺骗捐赠人。
2、互联网公益 谁保护我的善良?
邓国胜:既要政府监管又要行业自律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长 邓国胜:目前这种行为在监管方面确实有盲区,因为互联网众筹,从慈善法的角度不是慈善行为,尽管它源于善意,但它是一种个人的赠与行为。
如果捐给慈善组织,这种捐款行为是受慈善法保护的,会由民政部门对慈善组织进行监管,慈善组织需要及时披露信息。但是个人通过众筹方式赠与,不受民政部门监管。传统工商部门对该公益领域也不很熟悉。所以,未来怎么做好?政府监管要跟上,行业自律也不能少。
刘戈:慈善和商业模式的边界要摸清
央视财经评论员 刘戈:一方面,网络筹款的确是一种模式创新,它让很多需要救助的人获得了善款;但是,另一方面,基于对商业利益的追求,这种模式必然会导致某一些受助者的信息被故意隐瞒。而慈善是以人们愿意付出最大善意为前提的,这种善意或善良,必须要以诚信为基础,一旦造假,慈善就会被轻松摧毁。
所以,我认为要把这件事情的定位搞清楚,尤其是当下很多公司都在这么做,资本也看好这种模式。拿慈善吸引流量,对流量做商业开发,这中间没有防火墙是最大的信任危机所在。所以,要摸清慈善和商业模式的边界,这需要探索。
邓国胜:个人救助平台适合非营利性组织运营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长 邓国胜:地推在商业模式上,吸引的购买人是消费者,它的信息是对称的;可在公益领域是不一样的,捐赠人本身不是消费者,只是捐了钱由受助人享受,其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所以,这种手段用在公益领域其实非常不合适,它很容易诱发这些所谓志愿者及平台机构利用信息不对称,来谋取自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