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没有秘诀,我只是和1200人讲了我的创业项目,900人说NO,300人加入,其中85人在做。而85人里有35个全力以赴,我把其中11人成就为亿万富翁。
——比尔·盖茨
最大的优势:不为赚钱雷军有一年在联想的演讲里提到:
他第一家学习的企业,是同仁堂,学习他们的真材实料,学习他们的对得起良心,还要把这两条做成一个信仰。
他第二家学习的企业,是海底捞,学习他们的服务,要超越用户的期望,要做口碑。
他学习的第三家企业,是沃尔玛和Costco,学习他们的低毛利,学习他们的高效率,说企业的社会使命就是要赚钱提高效率。
创业做到这种境界的人,实在不多。
用雷军自己的话说:
“小米,是我40岁在财务自由以后创办的公司。”“这点最大的优势就是,我不会为了钱去做什么事情,这个事情是我喜欢的,我满意的。”
2014年,我去成都西南财大上课的时候,我就跟学生预测,我说5年以后中国的首富很可能就是雷军。
差不多,这事儿被我说中了!
一个在40岁,已经把公司做上市过,既懂技术,又懂管理,有魄力,也有热情的中年男人,要为了兴趣再重新启航,实在是太可怕了。
他做什么行业,千万别跟他竞争——不是同样境界的人,要不合作,要不就是远离!
死磕的:是心中的那个“自己”马云应该算是中国最成功最闻名的企业家了,大多数人往往崇拜着现在辉煌的马云,却忽视马云成功之前所经历的失败!
1995年,那时中国还没有互联网,人们对互联网还一无所知,马云创办的“中国黄页”是中国第一个商业网站,所以市场推广的难度可想而知了,没有人相信,所有人都把马云当骗子,所以,现在我们的创业者说创业有多少难,其实和马云相比要好的多了!
经过几个月的艰难开拓,中国黄页成功推出了一个崭新的电子商务模式,但是因为资金缺乏,马云决定中国黄页和西湖网联合资,马云出任总经理,西湖网联是大股东,但是两者之间一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几个月后西湖网联注册全资子公司“中国黄页”,这直接损伤了马云的中国黄页的根基,为了保住黄页,马云被迫辞职!
之后,马云北上加盟了外经贸部所属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EDI),马云团队一手打造了国富通和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站,并且办得很成功,但马云始终摆脱不了政府的控制,商人和官员冲突日益明显,马云再次做出了痛苦的决定,回杭州三次创业,而这时新起之秀新浪,搜狐,网易一路高歌,可是身为中国互联网元老的马云却还是一是无成,所以这也种种地打击了马云,而在这之后才有了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成立以后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2000年互联网大鳄孙正义给阿里巴巴融资2000万美元,阿里巴巴扩展得非常快,每月烧钱近100万美元,但之后遭遇互联网寒冬,阿里巴巴陷入了最危险的时刻,资金链即将断裂,但风险投资商不再愿意掏一分钱了,甚至说阿里巴巴再不盈利就把网站拆了!
在互联网寒冬的侵袭之后下,为救其身自断其臂,把之前投诉巨资辛辛苦苦建立而成的国外办事处都砍掉了,这也对马云以及整个阿里巴巴团队造成了巨大的打击,甚至连马云也开始怀疑自己。但是最终,90%的互联网企业都倒闭了但是阿里巴巴挺过了寒冬,所以才有了其今天的繁荣!
人最可怕的状态就是无常欲,只追求自我实现。
有一类人,他们的努力与旁人无关,他们死磕的,其实是心中的那个“自己”。
兴趣成为信仰,就能创造极致日本有位著名的“寿司之神”叫小野二郎,他今年已经93岁高龄,捏了大半辈子寿司,在日本被视为“国家珍宝”。
小野二郎的寿司店,被米其林餐厅评为三星,想要光顾他的店,需要至少提前1个月订位子。
奥巴马访日期间,安倍就请他在小野二郎的寿司店里用餐。
米其林餐厅的评语是:一家你可以为它专程来到日本的寿司店。
但这么牛逼的一家店,其实,它只是一家位于银座某办公大楼地下室、只有10个座位的小店。
没有豪华的装修,空间也略显逼仄,甚至连厕所都在店外面,被称为世界上最小的“米其林三星“餐厅。
但是,对于做寿司这件事,小野二郎是一个绝对的完美主义者,并且执着到让人感动。
小野二郎对食材的选用非常严苛,用的都是顶级的。
寿司的重要食材是鱼货和米饭,这些都不是随便买来的,小野二郎要求各种食材的供应商都必须是领域内的专家。
比如,鲔鱼不能随便买,一定要是市场里当天最好的一条。
小野二郎每天早晨都会去筑地市场挑选最高级的鱼货,一直到70岁,才由于身体原因,慢慢让自己的大儿子接替了这项重要工作。
食材有了,如何做也各有千秋。
烤紫菜、煎蛋卷、腌制鱼货、蒸米饭、为米饭保温甚至是给章鱼按摩……这里的每一项都颇有考究,小野二郎和他的学徒也自有一套方法。
他们每天重复同样的事情,以求精益求精。
其实,以小野二郎的技艺和知名度,他完全可以把自己的小店做大,开更多的连锁店,甚至上市。但他并没有这么做,用他的话讲,
“我们不在乎钱,只想做出最美味的寿司。”
这就是工匠精神。
当一个兴趣成为信仰,就会心无旁骛,就能创造极致。
工具理性,创不了大业很多人说,雷军是因为已经把一家公司做上市,实现了财务自由,才有心境和能力来做不为钱只为极致的事情。
但是,小野二郎呢?他做了将近60年的寿司,当初也就是一家不起眼的小店。
宗教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有一个著名的看法,他说:
“人都是理性的,但是人的理性有两种,第一种理性叫价值理性,第二种理性叫工具理性。”
价值理性,就是一个人在从事自己行动的时候,只为自己的动机负责,为自己的目的负责。
一个宗教徒会说,“做到尽可能的完美,把结果交给上帝。”
这就是一种价值理性,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这样的价值理性,本质上,就是一种信仰。
但现代社会,大部分的人是不按照这种价值理性来行动的。
大部分的人不问这个选择、这个行动的终极目的是否合理、是否有意义。
他们只设定很具体的目标,他们只问:
“要达到这个目标,我该如何行动,采取一个什么样的方案,通过什么样的一种工具?”——这就叫工具理性。
所以,多数人做企业,首先会去追求财务目标,去追求短期利润,而放弃了更加长远的价值和意义。
但人的理性方式如果只用一种工具理性的话,追求财富、追求所谓欲望的满足,就会渐渐成为我们唯一的生活目的。
随着人类财富的增长,我们拥有物质的增加,人类的幸福感并没有因此增加,反而在减少……
一旦每一个行业它自身内在的价值被淡化后,工匠精神就会衰落。
雷军说过,企业总是追求高利润率,但是小米就是反其道而行之。事实上,这其实是更高层次的一种理性——
只讲工具理性,你可以创业,但创不了大业。
工匠精神的复兴在工具理性当道的环境下,中国社会曾经历了相当一段时间的“劣币驱逐良币”时期。
但是,随着90后/00后这一新生代人群走上社会和历史舞台,这样的状况,正在发生改变。
最明显的迹象是,周围的年轻人,为兴趣而工作的人,越来越多。
他们做工作,不是简单地为了一份工资收入,或者只为了一份眼前的利益,而是在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做的这件事情的价值与意义。
他们问得最多的是,“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
你可以说他们是佛系,也可以说他们是价值理性。
到2035年,中国1990年后出生的人口,将接近5亿,这是整个欧洲区人口的总数。
在90后及00后占主流的中国社会,工匠精神,大概率会在他们身上复兴,进而改变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
我坚信未来的中国,会有更多的匠心企业,会有更多的创业者和成功者,但不会有人再跳出来说,
“不就是因为他们已经财务自由了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