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岩东:从蛛丝马迹中捕捉救命线索
新华社武汉4月4日电 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救治方案错综复杂、千头万绪,每一个“小”问题都可能直接影响患者的救治效果,必须时时警惕。平日心细如发的南岩东,在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奋战时,更是多次通过蛛丝马迹找出救命线索。
“南医生,快!2床病人的生命体征监测仪报警了。”“做好气管插管准备。”南岩东边下指令边迅速穿戴防护装备,“患者血氧饱和度不断下降,必须插管有创呼吸机控制呼吸。准备镇静和肌松药,一旦插管不成功,就用麻醉机辅助呼吸,防止意外。”抢救生命刻不容缓,越是紧急时刻,南岩东越要做出快速而正确的决定。
护士注射完镇静和肌松药,患者的呼吸暂时停止,仰头、插入喉镜、声门暴露、送入导管,所有操作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
导管刚到声门就偏向一侧了。“南医生,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至40%。”护士提醒道。
“接通麻醉机,面罩递给我。”南岩东快速退出插管,将面罩罩在患者脸上,患者的血氧饱和度逐步回升。南岩东回忆刚才的细节,迅速判断将导管的内芯向头端延长1厘米。
“患者血氧饱和度已恢复至72%。”“准备再次插管!”他迅速将改造过的气管导管送入,成功!固定了插管,接通呼吸机,调整好通气模式和参数,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上升,生命体征逐渐平稳。
回到医生办公室,高度紧张过后的南岩东累得一下瘫坐在椅子上。1分钟的思考,1厘米的改变,挽救了一个患者的生命。
南岩东有记手记的习惯,“记录是一个反思的过程,能让我在ICU快速的工作节奏后,深入思考一些问题。”南岩东说。在他的手记里,有一个“细节决定成败”专题,里面记录了他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
一次夜间值班查房,在对一名患者触诊时,南岩东感觉其右侧前胸部似乎有些“捻发感”,但不是特别明显。查完房回到办公室,他还是放心不下,“隔着三层手套,手感与平时有差别。”他又来到床旁,反复对比患者左右侧胸部。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容易产生气胸,一旦发生气胸不及时处理,将进一步产生张力性气胸,患者随时会出现意外。他立即呼叫放射科行床旁胸片,结果不出所料,患者右侧确实发生气胸,医护人员立即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患者转危为安。
“重症医学科是新冠肺炎危重患者救治的希望之地,是提高救治率、降低病亡率的主战场。在这里奋战的日日夜夜,我和战友们相互交流、共同协作,为了共同的目标战斗在一起。火神山上军旗展,欲向冠毒重开战。古有神农佑武汉,今让日月重回天。”南岩东在手记中写道。(刘婷婷、王永涛、任伟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