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甲俊带着妻子女儿一起走上巡逻路,为51号界碑描红。汪飞 摄
一路奔波4000多公里,小胡蝶终于见到了爸爸胡甲俊。赵晓嫚 摄
在温室大棚里浇菜,是小胡蝶在雪山上能找到的最好玩的事。徐冰怡提供
写在前面
家与国是个千古话题。在不同的人身上,家国情怀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可对于军人和军属而言,家与国之间似乎从来都有一种天然默契:你守护国,我守护家。
两个“守护”的背后,是军人、军属这两个群体非同常人的精神硬核。
其实,谁都是凡人,都有平常的愿望。于是,我们看到,一个两岁的军娃随母亲奔波4000多公里,只为和爸爸团圆;以“不要问我在哪里,问我也不能告诉你”为信条的潜艇兵,有时也会通过“暗号”和歌声表达对亲人的深情……
这两篇稿件写的都是发生在春节前后的故事。故事或许有新闻时效,但其中的精神内核永不过时。
——编者
一年一度的春节,无数人从不同的地点出发,踏上不同方向的旅程,到达的目的地却大多相同——家。
庚子鼠年春节前夕,年仅两岁的军娃胡蝶,也踏上了旅程。不过,她的旅程起点是家,终点则是数千公里之外的西陲边关。
那个具体的地名,咿呀学语的她至今都不能清晰说出。吐尔尕特,一个位于祖国雄鸡版图尾巴末梢的地方,很多人一辈子都不曾听说过,她却听妈妈刘航雁念叨了无数遍。
当然,她依旧听不明白,那里为什么叫“边防”,雪山又是啥……她只清楚一点:那里,有爸爸在。
小胡蝶的爸爸是新疆军区吐尔尕特边防连指导员胡甲俊。1月13日,刘航雁带着女儿胡蝶从河南老家启程,踏上了寻找爸爸的迢迢探亲之路。
这条路,从中原大地到新疆边防,跨越关山重重。即使在交通发达的今天,它也意味着长达7个多小时的空中飞行,以及数小时的道路颠簸,加上中转,最快也得走两天。
踏上这条路,刘航雁真正变成了“远航的鸿雁”,跋涉千里,只为团圆;胡蝶也变成了不畏寒冷的“蝴蝶”,翩翩逐梦,雪山之间。
走过最远的路,就是去找爸爸
刘航雁和胡甲俊的家是河南省郏县的一个农家小院。1月12日晚上9点,距离出发只有大约10个小时,刘航雁还在房间里忙碌地收拾着行李。
带些什么呢?她对着屋里那个摊开的大号行李箱,心里琢磨了无数遍。要带着不到两岁的孩子第一次到风雪边关过年,平时把家里拾掇得整整齐齐的她前所未有地为难。
很多东西都提前邮寄走了,箱子里带的大多是随身要用的物品。即使是这样,刘航雁还是列出了一个长长的物品清单。
胡甲俊驻守的那个地方,她去过两次,一次是在夏天,另一次只到了山下的团部。关于冬天的吐尔尕特边防连,她只从网络上和丈夫口中有一些粗略了解:那里被称作“枣红色的达坂”,海拔3500多米,空气稀薄,紫外线强,积雪不化……
箱子里压着一套红底花面的厚实小棉衣。那是小胡蝶的奶奶亲手为孙女缝制的,一针一线密织着家中长辈对此行的牵挂。
最初,得知刘航雁要带着小胡蝶去边防探亲,家人都是反对的。
“他们的担心,我也能理解。”刘航雁说,母女俩要去的风雪高原,很多人一辈子可能都不会到达,“任谁都会担心”。
不过,刘航雁也有充足的理由带女儿开始一场遥远的旅行。
胡蝶将近两岁了,胡甲俊只见过女儿3次。平日里,由于隔着几小时的时差,经常是胡甲俊一天刚忙完,孩子已经睡觉了。女儿认识爸爸大多是看照片,他了解女儿则主要靠刘航雁录的视频。
时间长了,女儿对照片里的爸爸很熟悉,却对现实中的爸爸很陌生。翻看家中的相册,她可以准确指出穿着不同衣服的爸爸;半年前,胡甲俊探亲回家,想要抱抱孩子,却吓得小胡蝶连连躲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