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军事 1970-01-01 08:00 的文章

自称是所谓“中国间谍”的王立强向澳大利亚政府“投诚”后,事件在台湾政坛引起议论。国民党副秘书长蔡正元11月30日在社交网站“脸书”发出公开信宣告“王立强的风光时刻已经落幕了”,并起底王立强的过往资料,质疑王立强“是不是台湾方面有人给了钱”。

台湾“中时电子报”12月1日报道时,将蔡正元向王立强的公开信形容为“起底”。公开信内容中把王立强的大学、经历,甚至是妻子的名字全都曝光,更表示王在澳大利亚的疯狂行径已经让他在自己的母校“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成了超级红人,每个学生以及老师提到王都不禁啧啧称奇。

“你的诈骗专业比你的绘画专业更行”。蔡正元感叹称,王立强在2015年大学毕业前就“初试啼声”,骗了一个想考上他母校的学生家长,被抓到后2016年被轻微判刑;王立强今年2月在上海骗了460万元人民币,更发挥自己的美术专长,制作假证件在4月时逃到香港,更在6月时转往澳大利亚。

蔡正元说,王在澳大利亚展开了他诈骗生涯中最辉煌的一页,骗倒澳大利亚记者尼克·麦肯齐(Nick McKenzie),让他搞了60分钟的视频;美国在台协会(AIT)也影射地将视频放入社交网站“脸书”,美国《纽约时报》也快速转载,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也“以他为傲”,王立强“一瞬间成了行骗国际的超级大骗子!”

蔡正元调侃称,王立强把澳大利亚记者唬的“一愣一愣”。“或许应该说是不是台湾方面有人给了钱,让你们合作无间,11月份就在美国CIA(中央情报局)协助下演出一出中国间谍闹剧”。

最后,蔡正元说,不管这出闹剧会如何收尾,王立强都会有丰厚的报酬,更有趣的是,王母校“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的同学好友都希望他继续行骗天下,“尤其是骗台湾人和骗白人!”

在蔡正元的文章下,有网友表示支持,还有人调侃称,下次台当局应该找个资历深厚点的人,王立强资历太浅。“要找代言也找一个有说服力的人”。

在蔡正元发布这篇文章之前,澳大利亚媒体“天空新闻台”11月29日就已援引澳大利亚情报界资深人士消息称,澳情报机构对王立强的身份表示“高度怀疑”。消息人士直言,王立强对澳大利亚安全机构“几乎没有用处”(little use)。

更早之前,上海市公安机关11月23日就辟谣称,所谓的“中国特工”王立强其实是一名涉案在逃人员,且有诈骗前科,并曝光了王立强2016年因诈骗罪在该法院接受审判的庭审视频。

王立强接受澳大利亚媒体《60分钟》专访

针对澳情报官员及媒体进行的所谓指控,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11月2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说,中国一贯奉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我们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础上,同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我们从来没有、也从来不感兴趣去干涉别国内政。

耿爽说,一段时间以来,澳大利亚的一些政客、一些机构,还有一些媒体,在涉华的问题上表现出高度的紧张,已经到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地步。他们不断编造所谓中国的“间谍案”,对澳大利亚的“渗透案”,我想无论情节多么离奇,花样如何翻新,谎言终究是谎言。我们希望澳方的有关政客、有关机构和有关媒体,能够有一个健康的心态来看待中国,看待中澳关系,这有利于中澳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也有利于他们自己的身心健康。

社评

涉华间谍案反转,但反华表演将继续

那个被爆出自吹是中国“高级别间谍”并向澳大利亚方面“投诚”的王立强看来很难骗下去了,新的消息说,澳大利亚情报机构新的研判认为,王不太可能是他宣称的位居要角的大间谍,充其量是个“不入流的小角色”。有澳媒甚至用“间谍闹剧”来形容王案。

一周多以前,王立强案轰动了澳洲和西方舆论场,他所宣称的自己参与的对香港学生运动的渗透和对台湾选举的成功干预,以及对澳大利亚的情报努力简直就是为当前政治形势定制的,立即被各个方向的政治势力如获至宝,掀起了一场“王立强旋风”。

一个二十六七岁的人如何能够横贯几条情报线,呼风唤雨,王一听就像是个骗子。中国方面很快公布了王2016年因诈骗罪被判刑的庭审录像,王行骗的许多劣迹被起底,他向澳洲反华势力投怀送抱、后者则利用他掀起反华舆论又一波浪潮的闹剧眼看着演不下去了。

这件事让澳大利亚从情报界到舆论界相当一批人缺少底线意识的道德面貌昭示于天下,他们本不应该上王立强的当,应当说他们属于“愿者上钩”,对王案采取的是“先消费一番再说”的态度。

王的事件帮香港反对派在区议会选举中做了助选,台湾蔡英文当局闻着腥儿迅速扑上来,把王案炒得沸沸扬扬,扣留了王指称的大陆驻港情报机构的所谓头目。只可惜王案迅速坍塌,蔡英文当局刚把这块肥肉嚼进嘴里,还没咽下去就得吐出来了。

不过中国人可不要以为澳大利亚情报界和之前大肆炒作王案的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等媒体会为此羞愧,从此长个记性,在抹黑中国方面变得收敛些。那些人已经极端意识形态化,对他们来说只要是抹黑中国,只有效果好坏之分,没有对错之别。不管栽多大跟头,他们也能够在自己所处的大环境中被“谅解”,在接下来的对华抹黑中他们会继续有恃无恐。

近一个时期西方舆论对中国所做的那些夸张且漏洞百出的指责,还有他们公然上演的双标,一次次震动了中国人。自改革开放帮助中国人有较多机会接触西方舆论以来,我们曾经那样相信过西方舆论机构的“客观”“公正”,逐渐我们发现它们远非我们想象的那样完美,而最近两年,我们真的看到了那些舆论机构种种让人大跌眼镜的失德表现甚至丑态。

一些西方媒体已经形成了价值先行立场优先的中国报道标准化车间,什么材料进入那个车间,都能搞出他们想要的模型和元素,直到制造出射向中国的一支箭,或者扔向中国的一枚手雷。

在未来很长的时间里,中国将无力改变西方舆论的这种偏执。但值得庆幸的是,中国人算是看清了西方舆论机构的对华严重偏见和敌意,前些年西方媒体在中国公众中的良好形象基本坍塌了,它们已经很难再像过去那样影响中国社会,它们正迅速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自我边缘化。

接下来中国需要做出努力,瓦解西方涉华报道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这仍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但值得我们认真建立起这个目标并且努力去实现它。只有逐渐做到这一点,中国的软实力才能实现必要的突围。(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原标题“涉华间谍案反转,但反华表演将继续”)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