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军事 1970-01-01 08:00 的文章

图为亚森级核潜艇。供图:张曦

冬天的北德文斯克市大雪纷飞,俄罗斯北方造船厂内却弥漫着一股暖流。2019年12月25日,俄罗斯885M型亚森-M级“新西伯利亚”号核潜艇在这里下水。作为新一代攻击核潜艇,俄罗斯对其寄予厚望。俄海军总司令尼古拉·叶夫梅诺夫上将表示,目前全体艇员已经完成训练,随时准备在新潜艇上工作。

而在大洋的另一边,美国《国家利益》杂志撰文称:这是俄罗斯送给西方最可怕的圣诞礼物。对于亚森级的出现,美国海军一直高度警惕。美国海军系统司令部项目执行官戴夫·约翰逊甚至将一个亚森级核潜艇的模型放置在自己的办公桌上,以便时时提醒自己。亚森-M级核潜艇为何此时下水?又凭什么竟然拥有如此影响力?请看——


二十年磨一剑,“骄子”还是“遗腹子”

俄罗斯海军历来有重视水下力量建设的传统,除了担负战略核打击任务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攻击核潜艇也是不可或缺的大杀器。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相继下水了671RTM型维克托III级、945型塞拉级和971型阿库拉级攻击核潜艇,与西方分庭抗礼。

本次下水的亚森级正是当年苏联为了全面赶超美国海军核潜艇力量,尤其是海狼级攻击核潜艇,专门研制的第四代攻击型核潜艇。

从诞生之初,亚森级核潜艇就备受关注,被认为是苏联海军的“骄子”。然而,本来承载着苏联海军希望的“骄子”,后来却成了苏联的“遗腹子”。正当亚森级首艇“北德文斯克”号准备建造的时候,苏联轰然倒塌。

但俄罗斯没有忘记它。1993年12月,“北德文斯克”号铺设了龙骨。仅仅过了3年,该项目因种种原因几乎全面停工。后来,俄罗斯把为数不多的资源投入到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中,“北德文斯克”号在造船台上沉睡了数年。

随着国力逐渐恢复,亚森级建造项目被再次唤醒,“北德文斯克”号的建设逐渐驶入快车道。2010年6月中旬,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梅德韦杰夫亲自参加了“北德文斯克”号核潜艇下水仪式。2012年年底该潜艇正式加入俄罗斯海军。此时,距它的开工已经过去了近20年。

在“北德文斯克”号建造过程中,俄罗斯的制造人员发现,由于历时太久,该潜艇的许多设计已经落伍,只能边建造边改进。

从2号艇“喀山”号开始,俄罗斯在885型的基础上研发出了改进型885M。文章开头提到的“新西伯利亚”号正是最新型的亚森-M级攻击核潜艇。4号艇“克拉斯诺亚尔斯克”、5号艇“阿尔汉格尔斯克”、6号艇“彼尔姆”、7号艇“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分别于2014、2015、2016、2017年开工。如果不出意外,2025年前,7艘亚森级核潜艇将先后装备俄国海军,其中6艘为亚森-M级,成为对抗战略对手的重要力量。


战力非比寻常,大洋深处的倚天长剑

纵观苏联和俄罗斯攻击核潜艇的发展史,亚森级注定要在其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纯粹的攻击核潜艇和巡航导弹核潜艇将以亚森级的出现为标志,逐渐走向消亡。新一代多用途核潜艇横空出世,继承并整合了阿库拉级和奥斯卡级的相关能力,以满足不同的作战需求——反潜、破交、对地攻击、反舰等等。

作战需求牵引着装备发展。除了大口径的鱼雷发射管,亚森级装备了8个接近垂直(20度倾角)的导弹发射筒,几乎能够发射俄海军武器库中所有潜射巡航导弹和火箭助推鱼雷。虽然垂发系统在美军洛杉矶级和弗吉尼亚级核潜艇上已经装备,但俄罗斯攻击核潜艇一直发展到亚森级,才第一次将其付诸实施。美国与俄罗斯的垂发系统在定位上也有一定差异。除了反潜、破交、对地攻击等任务,必要时亚森级还将承担起反舰的重任。8座四联装P800“缟玛瑙”超声速反舰导弹单元(共32枚)可用于摧毁300千米外的敌军大型水面战舰。未来亚森级还将装备“锆石”高超声速反舰导弹,用来穿透对手的防御系统。

大潜深、高航速也不再是亚森级追求的首要目标,它更加注重性能均衡。这造就了亚森级在设计上有诸多区别于前辈的地方,开创了多个“第一”。亚森级结合了双壳艇坚固、浮力大和单壳艇噪音小、隐身性能好的优势,是俄罗斯第一级采用单双混合壳体技术建造的攻击核潜艇。在艇艏声呐方面,苏联自维克托III级起,30多年来不断发展“鳐鱼”系列圆柱形声呐。到了亚森级才另起炉灶,首次采用球形阵声呐。基阵孔径接近艇体直径,相同体积可布置更多阵元,这种改变使其探测能力得以最大化,性能更为先进。

从喀山号开始,亚森级攻击核潜艇的动力系统采用了新一代一体化压水反应堆,该反应堆的核燃料更换周期长达25至30年,与第三代核潜艇反应堆5至7年就需要更换一次核燃料相比,基本实现了艇堆同寿,可以保证核潜艇的在役率。

当然,亚森级的意义远不止此。它是在俄罗斯水下力量面临数量萎缩、艇种青黄不接的困局下,又一次向世界一流水平发起的冲击。今后亚森级将与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并肩作战,成为俄未来海基核力量的中流砥柱。


红海军沉舟侧畔,核海军重归大洋

1991年苏联解体,距今已近30年。昔日苏联红海军实力雄厚的水面力量和海军航空兵已经湮没在历史中,但俄罗斯仍然维持着世界上第二大规模的水下力量,账面上保留有20多艘弹道导弹核潜艇和攻击核潜艇。这个数字看似庞大,但通过分析不难看出,俄海军现役的大多数核潜艇,都是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开始列装的,大多数已经服役了30年左右。根据“澡盆曲线”理论,大部分装备已经进入耗损失效期,故障率将不可避免地随时间延长而增加。所以这些潜艇很可能只有一多半处于可用状态,另一半则处于不同程度的维护和升级中。

这就意味着,如果不及时调整补入新生力量,到2030年,俄军的水下力量将面临数量上的又一次减少。这也是为何从2013年开始到2017年,俄罗斯以每年1艘的速度开工建造亚森-M级核潜艇的原因。

2019年12月25日下水的“新西伯利亚”号,正式拉开了俄罗斯攻击核潜艇“下饺子”的序幕。但即便如此,随着949A奥斯卡II级、671RTM型维克托III级、945型塞拉级和971型阿库拉级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亚森级服役的数量仍不足以弥补老旧潜艇的退役缺口。

俄罗斯民族向来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已经着手为维持一支质优量精的水下核力量做准备。一方面,在第四代核潜艇正在列装的背景下,俄罗斯高调启动了哈斯基级第五代核潜艇项目,将其列入了《2018-2027国家装备发展规划》。预计于2023年开工建造,2027年交付首艇。

另一方面,俄罗斯继续强化非对称作战力量,相继推出了一批杀手锏武器——“波塞冬”核动力鱼雷、“锆石”高超声速导弹等。据报道,“波塞冬”核动力鱼雷的作战距离可达一万公里,最大水下发射深度一千米,水下最大航速每小时100公里。每枚“波塞冬”均可搭载常规弹头或核弹头。目前,可搭载“波塞冬”鱼雷的首艇“别尔哥罗德”号已经下水,09851型“哈巴罗夫斯克”号开工建设。据去年塔斯社有关报道,俄海军计划未来将列装超过32枚“波塞冬”核动力鱼雷。其中,北方舰队与太平洋舰队将分别部署两艘搭载潜艇,每艘可携带8枚鱼雷。

“锆石”高超声速导弹据称能极大压缩拦截窗口和反应时间,大幅提升导弹的突防能力。今后,“锆石”很可能会出现在亚森级、奥斯卡级和哈斯基级潜艇的武器库中。

可以设想,作为“俄式猛鲸”的核潜艇,背负着“波塞冬”核动力鱼雷和“锆石”高超声速导弹在大洋深处活动,或阵地伏击,或跟踪游猎,或实施威慑,无论哪一种都足以让对手胆寒心惊。


来源:解放军报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