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军事 1970-01-01 08:00 的文章

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往往会兼用东西南北四种流派,让它们在一个系统内部互相“混搭”,这进一步加速了中国的技术创新速度。

1.西派的打法

我先讲一个你可能更熟悉的案例,那就是中国的大飞机项目。中国的大飞机项目,把能趟的路都趟了一遍。

中国在1970年就启动了大飞机项目,当时的任务代号是“708工程”,飞机代号“运-10”。

巧得很,欧洲的空中客车公司也是在这一年12月成立的。运-10的研发花了10年时间。1980年9月26日在上海北郊大场机场首飞。

但遗憾的是,首飞不久,研制资金就没有着落了,然后就一直半死不活地耗着,一直耗到1986年,在财政部否决了3000万元的研制费用预算后,运-10项目正式下马。

当然,关于运-10项目的争议非常大。有支持的,有反对的。

支持的一方认为,运-10项目下马是重大决策失误,不然我们早就把大飞机造出来了。

反对的一方则认为,运-10技术水平落后,造出来了也是过时的,而且,没有市场价值,让它下马才是正确的选择。

好,那说句公道话,运-10项目的下马确实有点操之过急,但运-10项目本身也的确是失败的,失败的教训就是过分强调举国体制、自力更生,事实证明,闭门造飞机比闭门造车更难。

好,自力更生不行,那就改为引进国外技术好了。1979年,上海航空工业公司开始与美国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商讨合作方案。

这一谈就是五六年时间,到了1985年,上海航空工业公司和麦道公司正式签订了合作生产协议,麦道指导,中国组装。结果呢?好景不长, 1997年,麦道被波音收购,这个合作就没有下文了。

之后,中国还尝试和波音、空客谈过合作,都没有谈成。

关于麦道的争议同样非常大。反对的一方说,这一决策就是个错误,在引进的过程中,中国没有学到什么高精尖技术;支持的一方则说,麦道来了,我们还是跟它学到不少东西,我们到现在还有一些流程是沿用麦道的做法。

但不管怎么说,最后的结果是,引进技术这条路也没成功。好,如果总结引进麦道的失败教训,那就是,只靠引进国外的技术也不行。如果你只是给别人贴牌生产,没有自己的产品,就会失去灵魂。



2002年之后,中国航空业的发展走出了第三条道路。

2002年立项了一个支线飞机项目ARJ21。六年之后,到了2008年,ARJ21首飞成功。也正是在2007年,中国的大飞机项目C919立项,2008年专门成立了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10年之后,C919于2017年在上海浦东机场完成首飞。

我们来看看ARJ21和C919。

这是一条什么样的新思路呢?这条新的思路就是自主创新加国际合作。和运-10不同,ARJ21和C919更强调国际合作。和引进麦道不同,ARJ21和C919更强调自主创新。

为什么要强调国际合作呢?

因为没有一家航空企业在造飞机的时候,每一颗螺丝钉都要自己做。航空业是一个基于全球供应链才能生产的典型案例。作为主制造商,你当然还要掌握核心技术,但同时也会对外开放,跟整个行业最优秀的企业一起合作。那为什么要强调自力更生呢?

因为你得有意识地补齐短板。你得有自己的备胎。

现在重要的是活下去,是生存问题,而不是效率问题。投资备胎,那就是你为了提高生存能力,必须要做的准备啊。

说白了,在选择供应商的时候,你是第一,我就用你的,但我要保证自己和第二、第三也有合作,找好备胎,要做好让每一个链条都不成为卡脖子的。



2.东派的打法

先介绍一下中国航天业的发展。我们最早是跟苏联学的,苏联的技术又是从德国那里来的。

钱学森回国,加上苏联的援助,中国开始走上航天发展道路。最早是仿制,之后就开始自力更生。航天的思路跟民用工业的思路不一样。民用工业可以直接模仿国外的先进技术,看谁家先进,买回来、拆开来,直接照着做就行。

航天不行,我们要学点东西,只能看国外发表的一些论文和图片,去猜,去琢磨。没人会卖给你。中美关系最好的时候,人家也不卖。

那我们的航天业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说白了,就是熬出来的呗。经过长时间的精雕细琢,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的航天工业培养出了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现在,壳断有壳断的加工厂,阀门有阀门的加工厂,发动机有发动机的加工厂,这个庞大的供应链,是国家花了大力气才建成的。

更有意思的是,这个靠自力更生建立起来的体系,也开始对外溢出了。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最近中国的卫星啦、火箭啦,都开始从军用走向民用,产生了好多新兴的创业企业,这些创业企业又大多是由体制内的人才出来创办的。中国的商业航天事业已经进入喷发期了。

这背后又有一件我们过去经常会误解的事情。在我们看来,体制内是体制内,体制外是体制外,中间隔着一堵墙,老死不相往来。可是,从航天业的发展,我们能看到,体制内和体制外也就隔着一条小河,垫几块石头,踩着就能过去。

要是你从体制内到体制外呢?

动能会转化成势能。在大院里待过,和没在大院里待过,那是不一样的,精气神都不一样。商业航天事业为啥到现在突然发展起来了呢?

这就是因为,大约在2005年到2008年期间,国内曾招聘大量航天体制人员,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这些人才已经成长起来,体制内的研发任务又没有那么多了,加上政策鼓励,大量体制内的人就开始出去进入创业公司,技术也从体制内向外扩散。

那体制外又会怎么影响到体制内呢?

鲶鱼能激活沙丁鱼。体制内嘛,毕竟反应速度更慢,也不太注意成本,到了体制外,就得五湖四海找合作方,想方设法打市场了。由于中国的制造业整体水平大大提高,其实,咱们国家的火箭,用到的零部件有很多是在民营企业生产的,只不过它们自己都没有察觉而已。

听到的介绍,现在,一个火箭发动机的部件,可能有70%都潜伏在长三角、珠三角的民营工厂里面。



3.开发平台的价值

好,我告诉了你东派和西派的技术演进路径。其实,无论是东派还是西派,到最后都是殊途同归,都要摸到一个最关键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开发平台。

开发平台这个概念是北京大学路风教授提出来的。

路风教授讲到,重要的不是你能生产出什么产品,也不是你有什么样的技术,而是在生产一种产品的过程中,一个企业能够获得的所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这些知识、经验和技能不会自己离开你的企业,而是会跟随着连续的产品开发和改进而不断增长。这种无形而庞大的体系,就形成了企业技术能力赖以发展的“开发平台”。

问过参加大飞机项目设计的工程师,有自己的平台和没有自己的平台,到底有什么差别呢?

他们说,那太不一样了。

曾经有一家中国公司,生产的刹车片的质量国际一流,他们想把这个刹车片用在飞机上,找到中国民航局,民航局说,我们用的都是美国和欧洲的飞机,我们说了不算,你得去找美国和欧洲。

他们去找美国和欧洲,美国和欧洲说,你是一家中国企业,要卖给中国的航空公司,你得找中国人商量。这个公司差点垮掉。中国当时没有自己的飞机,就没有能使用自己的技术和产品的平台。

当然,这个故事的结局是美满的,这个公司没有垮掉,因为中国有了自己的飞机。



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

去年,我所在的公司,和一家以色列的科技公司,共同合资在国内成立了一家新公司。

很多人都知道,以色列在水处理方面的技术是世界领先的;我们所采用的模式,就是引进以色列公司的技术,由中方负责资金筹措,在国内实现技术的产品化、市场化。

一年来,我们所做的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外方的生产制造迁移到国内。外方在以色列原本有自己的加工厂,一开始的时候也主张各种原材料、设备也大都在国外采购。

但是,通过我们在国内的实地调研,生产制造所需的材料设备,都可以在国内非常方便的采购到;同时,国内目前的加工制造能力和质量标准,也完全可以满足外方的要求,而我们在制造成本上相对国外,也有一定的优势。

更令人惊喜的是,在这样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外方的技术和产品设计,确实存在很多可以改进的方面。

可以说,正是基于目前中国高度发达的供应链网络和完整的制造业体系,让我们最终让外方信服,把自身的技术在中国本土化的做法是正确的。

可以说,也正是中国能够支持复杂产品的、大规模、开放制造的工业能力和供应链体系,让我们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方面,有着其他国家无法取代的优势,这也成为支撑我们在国际竞争中优势地位的重要基石。



说到航空航天领域,现在很多体制内的航空航天专家走出来,去成立公司,也是要走市场化道路,通过市场化运作,去整合各方资源,会更快的出成果。

在国内的民营火箭公司当中,有几家优秀的公司,一家叫作蓝箭航天,这是国内最早拿到全部火箭发射许可的公司,总部在北京。一家叫星际荣耀,总部也在北京。另一家叫做零壹空间,总部在重庆。

这些航天领域的人才,从2015年开始,陆陆续续的从国家的航天系统走出来。其中有两个机构,成了国内民营航天企业的人才输送机,一个就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又被称为航天一院。

另一个就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又被称为航天五院。

走市场化道路,就得由市场规则主导,人才出来了,这个时候资本也跟着入场,有人才、有资金,再加上有政策支持,所以民用航空航天领域,才会出现井喷的现象。

夯实自己的平台,引进资本和技术。闭门造车的自力更生不可取。

当信息的传递暴露在真实世界中,总会遇到某些预料不到的情况,使得信息本身丢失。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能提升信息的冗余度,就能有效提升信息传递的容错率。

这套逻辑也能够类比到企业找好技术备胎上:当有足够多的备选项,冗余度足够高,就不会被单一渠道卡死自己产品的生产和企业生态的布局,提升企业的容错率和存活率。即使会因此分流一部分资源,但这也是为了企业存续所必要的成本。

华为在被美国技术封锁的当口,对外公布贽伏多年的“备胎计划”,并搬出鸿蒙系统和麒麟芯片的那一刻,有多少人佩服任正非先生的高瞻远瞩,就说明提升冗余度和容错率对于一家企业而言有多大的必要性。



关于开放式平台,想到了11月丰田公司和比亚迪签订合作协议的事情。

丰田在新能源汽车战略上做了调整,在6月份发布的计划中,表明要加大在纯电动车方面的投入,而实现这个计划的关键丰田认为是在中国的布局,结果11月就宣布和比亚迪合作了,理由除了比亚迪在纯电动车领域的成功积累(比亚迪的纯电动巴士也打入了日本市场),另外一个吸引丰田的就是比亚迪的纯电动车设计e平台,其5大核心技术可以用“33111”这5个数字代表,“3”代表高压三合一和驱动三合一,3个“1”分别代表1块整合的集成电路、1块智慧的屏幕、1块高性能安全电池。

丰田认为利用e平台在提升新能源汽车的集成化、安全性和智能化方面,完全可以达到设定的目标。丰田作为一家汽车行业的老大,又是的一家传统的技术驱动型公司,能够认可比亚迪,说明了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上上了一个新台阶。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