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军事 1970-01-01 08:00 的文章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兵器陈列展区一角,3门苏制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一字排开。放眼望去,整齐的炮管雄赳赳气昂昂,依旧保持着当年守望天空的姿态。就在第一门炮的防盾板上,10颗红星在军绿色油漆的映衬下熠熠夺目,记载着击落10架敌机的赫赫功勋。

    在我国防空武器极其匮乏的那个年代,37毫米高射炮(以下简称“37高炮”)是我军对空火网的主力。虽然它口径较小、火力有限,但在指战员们的灵活运用下,硬是在敌军咄咄逼人的空中攻势下打出了一片天地。作为一型久经战火考验的武器,37高炮先后发展出单管、双管、牵引、自行等多种型号,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默默捍卫着祖国的万里长空。

    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37高炮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但“老兵”的故事还在、精神还在,镌刻在时代年轮上,存留于峥嵘岁月里,也深深地刻在新一代防空兵的心头。

    师出“名门”,二战功臣进驻东方阵地

    1948年6月,华东野战军在开封战役中缴获了一挺美制12.7毫米高射机枪,并以此为基础组建了全军第一个高射机枪班,由此拉开了我军防空兵建设发展的序幕。

    由于当时缺乏制空权,敌机常年在我军头顶上“作威作福”。因此,华东野战军的高射机枪班一经组建,就受到“重点关注”,各部队相继组建了自己的防空力量。这一时期,我军高炮部队仅有少量分散配属的团、营、连,且装备杂乱、老旧,多是日军投降时接收和从国民党部队缴获的中小口径高炮和机枪,难以对敌机实施有效抗击,也无法确保已解放的大中城市和交通线的上空安全。建设一支强大的高射炮兵部队,加强防空力量,已刻不容缓。

    1949年9月,苏联援助我军组建了10个高射炮兵团,我军防空武器就此走上了制式、正规化道路,M1939式37高炮就是在这一时期进入了我军序列,很快成为我军防空作战的主力兵器。

    当时,M1939式37高炮凭借其在二战期间的出色表现,已经威名远扬。二战结束前,苏联一共生产了大约2万门该型高射炮。在苏德战场上,这些高射炮不仅有效打击了俯冲轰炸机和其他中低高度目标,对地面的轻型装甲目标也造成了不小杀伤。据统计,二战中,共有超过14000架轴心国的飞机“命丧”M1939式37高炮之手。

    很多人并不知道,二战前夕,苏联也远未建立起成熟的野战防空体系。为尽快补足防空火力的短板,苏联情急之下,把目光投向了瑞典博福斯公司生产的M34型40毫米高射炮。

    作为一家老牌大厂,博福斯公司的产品一直广受好评,特别是在火炮研发方面,当时更是拥有领先地位。被苏联看中的这款高射炮,正是博福斯公司最负盛名的产品。该炮拥有出色的通用性和机动性,在威力、射高、射速诸多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平衡,甚至在80多年后的今天,西方一些国家的战机上仍然装备了该炮的改进型号。

    很快,苏联以M34型40毫米高射炮为模板,缩小口径试制了一小批25毫米高射炮,用于苏芬战争和卫国战争初期的一些战斗之中。1939年,在取得25毫米高炮的试制经验后,苏联将其口径放大到37毫米,并于当年投产,定型为M1939式37高炮。

    相比博福斯公司生产的M34型,苏联M1939式的炮身结构和零件几乎与之完全相同,只是零部件的制造工艺简化了很多。除了火炮本身,其他次要系统如炮车和瞄准具等,都进行了降配和简化。M1939式尽管口径比M34型缩小了3毫米,弹药威力也有所下降,却换来了射速的提高和火力密度的增加。实战表明,M1939式37高炮非常适合苏德战场,其“减配”设计使得制造成本大大降低,能在战时批量快速生产。很多过去负责生产农业机械的工人,只需要简单熟悉工艺流程,就可以批量加工这种高炮的主要零件。

    同样,成本低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M1939式也非常契合我军当时的需求。在中国列装的第二个年头,M1939式就奔赴抗美援朝战场,一段可歌可泣的战斗史诗就此开篇。

    强敌当前,小高炮打出国威军威

    1951年3月,刚组建不到一年的炮兵第六十三师挥师入朝,是首批成建制参加抗美援朝作战的高炮部队之一。在随部队入朝作战的防空武器中,就有刚刚列装的32门苏制M1939式37高炮。

    进入朝鲜不到3个月,志愿军的高炮部队就迎来一场旷日持久的恶战。1951年6月,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动“绞杀战”攻势,企图通过强大的空中优势,对志愿军阵地、交通枢纽、道路桥梁进行狂轰滥炸,进而削弱志愿军的作战能力和战斗意志。前线的志愿军官兵面临着人无粮、枪无弹的险境,反“绞杀战”的重任落在了高炮部队肩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