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英国将“暴怒”号巡洋舰进行改装,铺设了一条69.5米长的甲板,供飞机起降,世界上第一艘能起降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诞生了。
在此之前,英美等国进行过多次舰船上的飞机起降试验。由于预见到飞机在未来战争中的巨大作用,英国成立了皇家飞行队,包括了海军飞行队,人类战争史上一个全新的兵种——海军航空兵就此产生。
早期要在舰艇上起降飞机,对飞行员的要求相当高,风险很大,所以英国人将能在水面上起降的水上飞机装上军舰,使用起重机投放和回收飞机。1913年,英国的“竞技神”号和日本的“若宫”号水上飞机母舰先后入役,因此日本也是最早发展航空母舰的国家之一。虽然当时的水上飞机母舰并不能在舰上直接起降飞机,收放飞机的效率很低,和我们现在所理解的航空母舰差距较大,但水上飞机母舰确实是归类为航空母舰的。
民国时期,中国工业基础薄弱,国库空虚。在海军部看来,像战列舰、巡洋舰这些主力舰种,造价昂贵,而且建造周期过长。在海上列强环伺的时代,要想用较小的代价提升海军战力,达到一定的扼阻效果,飞机是比较合适的武器装备之一,因此,在上世纪20年代,中国就出现了海军航空部队。但是,最早拥有水上飞机母舰的,却不是中央海军,而是张作霖的东北海军。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奉系被打败,张作霖乘坐的火车还遭到了民国中央海军的炮击,这让张大帅感到非常憋火,回东北后即开始着手组建东北海军。东北海军的主要对手就是民国北京政府的中央海军,但是中央海军当时已经拥有包括巡洋舰在内的数十艘舰艇,初创的东北海军要想抗衡,只有另辟蹊径。这时,受命筹建东北海军的沈鸿烈想到了水上飞机母舰。
1923年,东北海军将“祥利”号商船改造成水上飞机母舰,命名为“镇海”号,并成为东北海军的主力舰,这就是中国海军史上的第一艘航空母舰。“镇海”号长80余米,排水量2700余吨,可搭载3架法国“史莱克”水上飞机。此后,“镇海”号参加了几次作战,但未使用水上飞机。北伐战争中,原北京政府的中央海军投奔了国民革命军,遭到东北海军的报复。1927年7月,“镇海”号首次利用水上飞机轰炸连云港,9月,又对上海实施轰炸,一时间,给当地造成了巨大的恐慌。
尝到甜头后,东北海军又于1927年用一艘运输舰“华甲”号改造成了水上飞机母舰。“华甲”号原属直系渤海舰队,后渤海舰队被东北海军兼并。“华甲”号满载排水量8000余吨,可搭载8架“史莱克”水上飞机。拥有“镇海”号和“华甲”号后,东北海军航空力量成为当时中国之最。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东北海军的内战就此结束。
当1927年东北海军在江浙不断骚扰时,南京政府的中央海军为了对抗东北海军航空兵,也在发展水上飞机母舰。1928年,中央海军开始用两艘客船改造的炮舰“决川”号、“浚蜀”号来改建成水上飞机母舰,并更名为“威盛”号、“德胜”号,搭载国产水上飞机。由于两舰最初都是长江客轮,并不适合在海上行驶,所以“威盛”、“德胜”两舰就成了奇异的“江上航母”。不过,两舰还在改造的时候,东北已经易帜了,以致两舰改造好后基本无事可干。
进入20世纪30年代,带有全通式甲板可以直接起降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越来越多,日本海军就先后装备了多艘新式航空母舰。相比之下,水上飞机母舰黯然失色,退出历史舞台已是必然选择。新式航空母舰,对飞机和舰船的制造技术、建造成本要求都很高,不再是原来水上飞机母舰那种廉价的兵器。这个时候,民国政府虽然有心发展海军航空力量,却越来越难以企及航母的门槛。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面对强大的对手,中国海军的水上飞机母舰选择了悲壮的退场。为建立长江江阴阻塞线,中央海军“威盛”、“德胜”舰在江中自沉;东北海军“镇海”舰在青岛大港自沉;“华甲”号之前租作商船,改名“中华”号,后被日军征用,1945年被盟军炸沉。
落后就要挨打!曾经用于内战的民国水上飞机母舰,在强敌面前都不能亮剑。而今,我们的国产航母已经入役,我们的海军、海军航空兵保卫海疆已经有余,向海图强,几代人的梦想终归会逐步实现!
(作者 | 明航 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