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2月,香城固一战令日军不敢再像原来那样掉以轻心,同时他们在战术上也不断变换着花样。参加"扫荡"的第一一〇师团长桑木崇明创造了一种新战术,名为"分散布置,灵活进剿,以牛刀子战术配合分进合击"。日军根据这一战术进行反复的分区"扫荡",欲破坏乃至摧毁八路军活动的条件。
在平原上打游击确实比山地要困难得多,尤其是在无遮无拦的冬季。徐向前为此提出了在平原坚持游击战的一系列策略,其中提到要"冬季防守,夏季进攻"以及"白日隐伏,夜间行动",刘伯承都非常赞同。
自此,一二九师采取的战术便以夜袭为主,而且成功的概率也比较高。某团曾夜袭磁县马头车站,在射杀了在帐篷里宿营的鬼子以后,便立即向西撤退。等磁县、邯郸的日军援兵赶到时,八路军已经撤走,这两股南北方向上的敌人被蒙在鼓里,结果相对打了一夜。
还有一次,冀豫支队在东纵的配合下夜袭大杨庄,当场打死六十多名鬼子,缴获了一门小钢炮和许多枪支。
吃了亏之后,日军在战术行动上又有所改进:他们有时也搞夜行军,或者趁天气恶劣对八路军进行偷袭,或者走小路防止被八路军伏击。
"扫荡"与反"扫荡"的斗争由此变得更为残酷激烈。3月5日,武邑县城的日军对东纵二团进行偷袭,由于东纵二团的两名侦察员一死一伤,使得该部未能及早得到情报,被迫仓促应战。在战斗中,东纵政治部主任兼二团政委英勇牺牲。
听到这一消息,刘伯承痛心之余集合大家讲了一次话,用一种很严厉的语调问道:"敌人离我们这么近,怎么可以脱了衣服,只穿着裤衩睡大觉呢?"
"白日隐伏,夜间行动"属于无法之法,如果白天八路军的活动和作战一直受到限制,而日军却可以坐着汽车横冲直撞,反"扫荡"就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在作战间隙,刘伯承喜欢走到村外田间的大路上,观察农民的劳动情况。有一天,他发现很多农民为了防止大车轧到地头,会在大路两边挖直沟。
这一发现给刘伯承带来了灵感。结合实战,他研究总结出了一套挖路分割平原的新战术。
按照刘伯承的设计,每个村与村之间的大道上都要挖一道弯弯曲曲的交通沟:沟深一丈,足以掩护在沟中行动的来往群众和八路军;沟宽两丈,沟壁中间修有台阶,群众的大车和牲口可以通行,日军的汽车坦克却不能在沟里行驶;每道沟在一定距离内,都有一个错车站,群众可以互相错车,敌人则无此便利。
交通沟甚至还可以跟农耕防灾结合起来。冀南时有水淹庄稼的情况,在必要时候,交通沟的某些部分可以改造成蓄水坑,用以调剂旱涝,保证庄稼的收成。
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需要大量人工。好就好在冀南人口稠密,而且自八路军进入冀南以来,已在当地建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老百姓一看到八路军和敌人打仗就全力进行支援,连伤兵的转送和安置也包了。有些信奉天主教的老乡在教堂做礼拜时,甚至嘴里会悄声祷告:"上帝保佑八路军,保佑八路军打胜仗!"
平原地区虽然没有天然的山,但老百姓就是游击队的人山。在艰苦的环境下,冀南群众与日军巧妙周旋,每个村之间都互相挖通了交通沟,总长度达数万里。它实际上改造了平原地形,使之成为日军快速部队行动的障碍,又使得八路军不管白天黑夜都可以进行隐蔽活动。
自此以后,八路军不光是夜袭,白天也可以用手榴弹和步枪袭击敌人,反过来,日军倒无法透过弯弯曲曲的交通沟,用枪对沟里的八路军进行直接瞄准和射击。另外,由于沟里不能走汽车,日军即使发现了八路军,也不易接近和射击。
交通沟战术使得日军至多只能占领主要点线,而不能真正控制整个冀南平原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
3月以后,日军开始把进攻的重点转向山区。刘伯承又率三八六旅主力、冀豫支队先纵二团、青纵三团、骑兵团等部回师太行山,为即将到来的山区反"扫荡"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