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佩剑将军张克侠、何基沣在淮海战役不久就择机发动“兵变”,导致国民党军队的军事部署陷于紊乱,使战局的天平迅速地向有利于解放军方面倾斜。与此同时,身在南京的蒋介石急如热锅上的蚂蚁,他做梦都企盼着节节败退的国军能突然来个咸鱼翻身,以挽救气息奄奄的国民党政权。为了给在前线苦撑苦战的“国军”将领打气,他在南京召开军事会议和亲自打电话到前线时,都反复地强调,“在此党国危难之秋,希望能有力挽狂澜的神勇将军出现”。就在蒋介石做梦都盼着国民党军队反败为胜时,“固镇大捷”的“捷报”传到了南京。
“固镇大捷”真相
据时任国民党第八兵团第六十八军政工处上校处长张铁石在其回忆文章《第六十八军弃守固镇与谎报大捷》中说,在解放军占领皖北的战略要地固镇地区后,弃守固镇的国民党刘汝明兵团引起国民党上层的猜忌。在这风云变幻之际,冯玉祥将军(西北军主要创建人之一)的夫人李德全通过邯郸新华广播电台(前身为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后改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刘汝明一遍遍呼叫,劝告原西北军将领刘汝明在此政权更替之际,能认清形势,顺应民意,掉转枪口打老蒋。蒋介石听了这段广播后,又气又恨,他生怕刘汝明被李德全拉过去,急派亲信邓文仪到蚌埠了解情况并授予相机行事之权。
国民党资深政工干部邓文仪火速赶到蚌埠后,顾不上鞍马劳顿,立即密召张铁石到蚌埠市青年旅社密谈。他急切地问张铁石,刘汝明是否有“背叛党国”的嫌疑,张铁石说,暂时还看不出刘汝明有投共的迹象。证据是,刘汝明的家属在沪至今未动,其胞弟刘汝珍的家眷在南京,还经常和张铁石的妻子互相走动。邓文仪听了张铁石这番话,松了口气。经过一番深思熟虑,邓文仪邀请张铁石和他一道去访晤刘汝明,是时为1948年11月14日。
在官场上混了几十年的刘汝明当然能猜出邓文仪的来意,为了表示拥蒋反共的决心,他事先拟定了反攻固镇的战斗计划,邀请邓文仪同他一道去固镇前线指挥作战。邓文仪也想了解一下前线战况,遂同乘装甲车开赴浍河南岸。前线指挥官是刘汝珍,主攻部队为第一四三师。谁知,虽然国民党军队的兵力在固镇局部占优,可战斗从拂晓一直打到中午,刘汝珍并没收到预期战果,相反,“国军”在浍河桥头受挫,伤亡惨重。刘汝珍怕在“钦差大臣”邓文仪面前丢面子,他谎拟战报,说他已亲率“国军”攻占固镇中心区,现正在该地区与共军残部作战。邓文仪、刘汝明阅毕战报后大喜。为了给刘汝珍助威,邓文仪和刘汝明命令装甲车向固镇北部盲目开炮。邓文仪还命令张铁石指挥政工队在阵地前沿向解放军喊话,并叫炮兵向解放军阵地发射宣传弹。邓文仪原以为战斗很快就会结束,可到了黄昏时,双方仍在激战。刘汝珍眼看难以下台,又谎拟了一份“追加战报”,谎称战场形势已发生新的变化,据可靠情报,目前解放军正在固镇以北集结重兵,有从外线强渡浍河对“国军”实行反包围之态势。请求刘汝明速派第五十五军前来支援,令第八十一师和第一一九师做好战斗准备。刘汝珍怕自己谎拟的战报露出破绽,他请求邓文仪、刘汝明速乘装甲车返回蚌埠,免遭意外。
就在刘汝珍忐忑不安之际,战场形势真的突然发生了变化:顽强坚守阵地的解放军竟瞬间如潮水般退去。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解放军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为了收缩、集中兵力完成新的战略任务,解放军主动撤离了固镇。好大喜功的刘汝珍明知解放军主动撒兵的行动很诡异,但他为了往自己脸上贴金抹粉,遂令第四二八团团长杨功臣率部进占固镇,并立即发出固镇大捷的战报;与此同时,刘汝珍还通过张铁石向国民党中央社发出“固镇大捷”的消息。张铁石还星夜赶赴蚌埠向邓文仪汇报“固镇大捷”的经过。邓文仪自以为督战有功,他利用职权开动了所有宣传机器,大肆宣传“固镇大捷”。邓文仪还呈文蒋介石,呈请蒋介石明令嘉奖刘汝明兵团所有“有功人员”。
蒋介石获悉“固镇大捷”的消息后,兴奋异常,他立马从捉襟见肘的军费中挤出若干,犒赏参加“固镇大捷”的官兵。这时,“徐州大捷”的消息又传到了南京。
“徐州大捷”真相
据时任国民党第二兵团第七十军第三十二师少将师长龚时英在其回忆文章《第三十二师被歼记》中说,1948年11月17日,龚时英还没起床,就接到第九十五团团长刘绍邦打来的电话。刘绍邦兴奋地说,昨天夜里有一个营的解放军前来偷袭,被早有戒备的刘绍邦一个反包围全部俘获,共有四五百名共俘。龚时英忙问,此仗共缴获共军多少枪支?刘绍邦说,枪支的数量正在统计,什么枪都有,主要是步枪和轻机枪。最近以来一直打败仗的龚时英猛听到这个好消息,他迫不及待地打电话给第二兵团司令官邱清泉,向邱汇报了上述战况。邱清泉大喜,忙令龚时英将这四五百名共俘暂时押往师部,等候处理。不料,当龚时英命令刘绍邦将俘虏押送师部时,刘绍邦却支支吾吾地说,前来偷袭的共军全部突围而去,也没有缴茯一支枪,俘虏或许有二三十人。龚时英心想,四五百名俘虏一下“缩水”为二三十人,连一支枪都没有缴获,看来这份“注水”的战报还有“水分”没有挤出,也就是说,刘绍邦扯了个弥天大谎。龚时英越想越气,他将刘绍邦骂了个狗血喷头后,又不得不向邱清泉告以实情。谁知,邱清泉并不对此惊讶,他在电话里懒洋洋地说,他已经将此战报报告给刘峙总司令了,战报已不便更改,就将错就错吧。
龚时英放下电话后,暗自庆幸这事就这么蒙混过关了。但他怕刘绍邦以后再谎报战况,给他捅娄子,正准备在电话里训诫刘绍邦一顿,这时,刘绍邦却意外得到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原来,17日晚上,刘绍邦派出一个前哨连在崔庄文庙地区被解放军新第三十二师某部包围,龚时英急派师重炮营轰击前来歼敌的解放军,经过一夜激战,刘绍邦暂时稳住了阵地,还在崔庄南面的交通沟里发现了二三十具解放军战士遗体。龚时英忙将此事报告给邱清泉,邱清泉又将这份“捷报”上报徐州“剿总”。徐州“剿总”为了提升低迷的士气,决定将接到的几份“捷报”叠加表彰,于是“徐州大捷”(又称“徐东大捷”)便无中生有了。
据时任国民党徐州“剿总”中将副总司令杜聿明在《淮海战役始末》一文中说,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为了宣传“徐州大捷”,在徐州城满大街地张贴标语,大放鞭炮,并向有关各方发出通电。到11月22日黄百韬部被完全消灭后,蒋介石仍在南京宣传“徐州大捷”,并派张道藩为慰劳团团长,率副团长方冶、团员及中外记者数十人来徐州劳军,携带了大批勋章、奖章及银元等慰劳品。他们到徐州后还到第二兵团参观“徐州大捷”的“战绩”。有一个记者以怀疑的口气问杜聿明:“这样的大捷,为何不见参战的黄百韬?”杜聿明说:“黄百韬累了,他回家休息去了。”
蒋介石宁信“敌台”不信己台
就在南京和徐州大肆庆祝“徐州大捷”时,国民党第七兵团司令官黄百韬正率领残部向西突围。据时任国民党第二十五军副军长的杨廷宴在事后呈报上级的报告中说,当黄百韬逃至一茅棚附近时,身边只有他(杨廷宴)跟随,黄百韬见四周全是解放军,突围无望,心如死灰的黄百韬举枪自杀,因子弹稍偏,黄百韬并没断气,但已无力继续勾动手枪扳机,杨廷宴补了一枪,才把黄百韬打死。黄百韬死后,杨廷宴抚尸痛哭,有解放军战士闻声前来盘问,杨廷宴说:“我是伙夫,死了的是伙夫头,是我的哥哥。”解放军战士轻信了杨廷宴的话,未细盘问。杨廷宴乘机将黄百韬就地掩埋(后又移尸南京)后,钻空子逃离战场。
蒋介石在南京获悉黄百韬阵亡的消息后,失声痛哭。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此时此刻,南京还在热火朝天地庆祝“徐州大捷”和“固镇大捷”。蒋介石听国民党中央社一遍遍地从电台广播“徐州大捷”和“固镇大捷”时,气不打一处来,竟失态地砸坏了一台电子管收音机。据时任蒋介石卫士的丁剑鸣晚年在《老先生二三事》一文中说,自从自欺欺人的“徐州大捷”和“固镇大捷”的事件发生后,蒋介石更不相信国民党中央通讯社的消息了,他为了了解前方战况,每天总是先收听中共电台的广播,然后才收听国民党中央社的新闻广播。蒋介石不止一次地当着卫士的面说,中央社的新闻不足为信,而中共电台的新闻却很值得参考。
作者:王庆顺
编辑:卫中
*图为1991年电影《大决战之淮海战役》剧照
*摘自《文史天地》杂志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