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军事 1970-01-01 08:00 的文章

1950年4月4日拂晓,解放军第一三八师四一四团及湖南省委警卫团共14个连的兵力,把湘北常德太浮山围了个水泄不通。

湘西剿匪烈士纪念园

太浮山是常德临澧的第一大山,位于县城西南122公里,与桃源、石门、慈利、临法等县相邻,主峰第一峰海拔604.5米。此山方圆约70余公里,且山峰陡峭,林密草深,素为土匪藏身之所。

在太浮山区活动了二十多年、人称"南天王"的土匪头子侯宗汉就盘踞在这里。

1950年1月,侯宗汉将自己的五百多名手下编成3个纵队,成立"中国人民湘鄂边区反共救国军太浮山清剿指挥部",自任总指挥。

以太浮山区为基地,自设政权,并勾结地主、恶霸、帮会、流氓,成立各种反动组织,公开张贴反动标语,制定"十杀"政策,用以恐吓群众,逼民附匪。侯宗汉的"十杀"政策如下:

见解放军不跑者杀;

见杀人后向外宣扬者杀;

葬埋被杀尸首者杀;

和解放军及地方工作人员接近者杀;

向解放军送粮交草者杀;

给解放军带路送信者杀;

解放军住在谁家不报告者杀;

不站岗放哨者杀;

不送情报者杀;

不缴税费者杀。

同时,侯宗汉还设立"中国国民党湘西铲共团临澧分团机构",任命祝英为主任,鄢璋为副主任;祝锦成、黄鳌、彭道宽等分任支队长、大队长。

他们在二区王化乡、陈二乡几乎普遍建立乡大队,并自制土炮、单刀、梭镖、鸟枪等武器武装土匪组织。

他们日散夜集,杀人越货,利用"圈子"等手段,扩充匪势,控制地盘,培植党羽,勒索钱财。

祝英的一个中校副官彭魁士1人就发展圈子数百人,勒索银圆四千多块,收集长枪16支、手榴弹12枚、单刀15把。

他们还冲击区乡政府,抢夺枪支,明目张胆地杀害革命干部。

1月份,祝英在太浮山地区杀害干部、无辜群众二百余人;在王化桥郑家楼抢走公粮1万余斤、短枪11支。

3月份,他们又以"共党密探"之名,在太浮山杀害三十多个无辜乞丐。


侯宗汉还组织暗杀队,化装成商人、贫苦农民或地方政府工作人员,四处行凶。仅从1949年12月至1950年3月,遭其杀害的地方干部及群众中的积极分子就近500人,其反动气焰十分嚣张。

为了消灭这股顽匪,湖南常德军分区曾于1950年3月,调独立第九团的直属分队与第三营前往进剿,但因兵力不足,加之土匪消息灵通,地形熟悉,流动快速,几次出击都未得手。

中南军区高干会议之后,湖南军区文年生副司令员亲临常德,与军分区的指挥员共同分析匪情,总结前几次进剿的经验教训,重新作出了部署。

文连生,网路图

首先抽调中共常德地委和军分区的有关负责人,组成太浮山区工作委员会,统一领导剿匪和发动群众的工作。

然后,调整兵力。增调第一三八师四一四团一个营及湖南省委警卫团的两个连,加上原在太浮山地区的进剿部队,共14个连的兵力,分内外两层部署:在土匪活动的外围地区,布置一个连和县大队把守交通要道和控制消水渡口,防匪外窜;主力则集中合围太浮山中心地带,聚歼顽匪。

另外,加强情报工作。在所属地区由进剿部队、公安、民兵抽调精干人员组成侦察小组,掌握土匪流动线路及地下联络点,扑灭土匪的耳目。

一切准备就绪。4月4日拂晓,进剿部队分多路向太浮山中心区奔袭,将股匪分割包围。

经连续3天3夜拉网式的清剿,大部分股匪被歼。但未发现匪首侯宗汉的踪迹。

原来,这次进剿部队行动突然,出乎侯宗汉的意外。他虽然想到解放军总会再来太浮山,但没料到来得这么快,包围这么严。自知无力抵抗,只好带上几名卫士及一些大米、炊具,逃进密林中的山洞,暂避风险。

但是,搜索分队来回穿梭,步步紧逼,逢林即进,遇洞必搜,迫使侯宗汉不敢久留洞内,只好往草丛中躲躲藏藏。


连续几天,侯宗汉和他的几个爪牙们饥不得食,困不能眠,想逃下山去又遭封锁,实已无可奈何,不得不于4月9日晚上带着随从向解放军投降。

降伏侯宗汉的消息,迅速传遍太浮山区,广大军民的剿匪热情更加高涨。

剿匪指挥部根据散匪插枪隐蔽的情况,随即下令剿匪分队以排为单位展开逐剿。

进一步发动群众,向散匪展开政治攻势。并配合当地人民政府,实行户口登记,控制来往人员;组织民兵、积极分子监视地主恶霸及伪保长、甲长等通匪分子的动向,使土匪在农村无藏身之地。


驻剿部队还采取多种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解放军的剿匪决心及对匪政策。并在当地举办匪俘管教班,对一般胁从分子经教育后释放;对作恶多端、民愤极大者,则依法予以镇压。

这样,广大群众人心得到安定,反匪防匪的自觉性大大加强,潜藏之匪也纷纷向地方人民政府登记自新。

经两个多月的积极清剿,太浮山区共歼匪一千三百四十多人,其中含校级以上军官79人。

为害太浮山区多年的匪患,终被平息。称霸一方的"南天王",最终还是没有逃脱人民的法网。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