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军事 1970-01-01 08:00 的文章

1949年1月8日,双方的正式会谈开始,我方林彪、聂荣臻、刘亚楼等平津前线司令部最高负责人全部参加(当时罗荣桓去西柏坡开会去了,故未参加这次会谈)。会谈中,周北峰和张东荪表示,根据傅作义的指示,这次会谈不仅是谈北平问题,而是包括平、绥、塘、津为中心的傅作义目前所控制的整个华北。周北峰再次表达了昨天对聂荣臻所提出的四点之后,还表示了以下要求:新保安、张家口作战中被俘人员要一律释放,宽大处理,不作战俘看待;对军队的行政文职人员和工勤人员,要妥善安排工作,给予生活出路;对傅部所属军政人员过去的罪行不予追究,一切由傅负责。

林彪,网络图

1月9日,进行了第二次会谈,我方仍由林彪和聂荣臻参加。这次会谈的内容是在上次会谈的基础上,讨论傅作义所属军队如何解放军化,傅作义所属地方如何解放区化,行政机关如何改组,军政人员如何安排,如何让这些人都能很好地为人民服务。

这次会谈,由刘亚楼亲自做了记录。林彪吩咐刘亚楼将记录进行整理,明天再谈。

刘亚楼,网络图

1月10日,双方继续会谈。这次会谈没有什么新的内容,主要是由刘亚楼宣读了整理之后的昨天会谈记录,询问有无意见。林彪指示刘亚楼根据这个会谈记录整理出一份"纪要"以便双方草签。当天下午,刘亚楼将整理好的"会谈纪要"一式两份送来,林彪和聂荣臻首先在上面签了字。然后周北峰以傅作义的代表身份也在上面签了字。张东荪说他是民盟成员,代表不了傅作义,他只是起一个中间的调解人和见证人作用,而且这次会谈结束以后,他不再回北平城里,要去石家庄拜见毛泽东,所以他就不用签字了。这样,张东荪就没有在"会谈纪要"上签字。

在这份"会谈纪要"上,还有一个双方都同意的十分重要的"附记"。"附记"规定:"各项条款务必在1月14日午夜前作出答复。"这实际上是我方给傅作义的最后期限,因为我方已经由平津前线司令部的最高负责人签了字,现在就看傅作义的态度了。

聂荣臻,网络图

这次会谈,双方的态度诚恳,气氛融洽,签字后大家都很高兴。临别时,林彪兴致勃勃地说应当送点什么礼物给客人作为纪念品,可是当时在八里庄却拿不出什么东西来。聂荣臻说,有什么战利品也行。苏静说我军打锦州时缴获了一批高筒皮靴,质量不错。于是,就给周北峰和张东荪一人送了一双高筒皮靴,作为这次会谈的纪念。

燕京大学门牌,网络图

当天下午,周北峰在刘亚楼的劝告下,把"会谈纪要"缝在了衣服里,立即返回北平。到北平以后,张东荪回了燕京大学,周北峰则一人从德胜门北边的燕王城入城。按他事先与王克俊的约定,这里的守军是傅作义的部队,而且王克俊要派人来接他。谁知王克俊派来的人是在德胜门的城门口,未出城到最前边的一线去。周北峰竟然在这里碰上了蒋介石的青年军,而且要他脱下衣服接受检查,将钱物香烟都全部搜走。幸好他事先听了刘亚楼的劝告,将"会谈纪要"缝在了内衣里边,才通过了这道关卡,顺利回到了城内。如果他这次被青年军搜出了"会谈纪要",北平的和平进程可能又要增加一番波折。

周北峰回到城内,立即打电话与王克俊联系。不一会,王克俊来电话要周北峰立即去见傅作义。傅作义连正在召开的军事会议都不开了,急着要看"会谈纪要"。看了之后,傅一言不发,只是唉声叹气。周北峰提醒傅作义说,"这个文件是我们谈完后归纳整理的,最后一段附记说所谈各项务必于1月14日午夜以前答复。"傅作义仍然一言不发,只是踱步。最后,他告诉周北峰:"你可电告解放军,说你已回到北平。这个文件,过两天再说。"很明显,傅作义对这个纪要是不满意的,他不能立即做出决定。

傅作义,网络图

周北峰不知道傅作义到底打算如何对待这次会谈的结果,但认为在14日午夜之前必须给解放军一个答复,否则今后就很难再与解放军进行谈判。他只得请傅冬菊去做傅作义的工作,可是傅作义就是不表态,但是表现出强烈的苦闷,思想斗争激烈,内心十分痛苦。他唉声叹气、发脾气、咬火柴头,甚至想自杀。傅冬菊每天都将傅作义的具体表现向地下党组织汇报,地下党的电台又向平津前线司令部汇报,使中共中央和平津前线司令部对傅作义的情况了如指掌。聂荣臻对此十分满意,特地进行了表扬。他对城工部的同志说,"你们对傅作义的动态了解得可真清楚,在战场上,像这样迅速、准确地了解敌军最高指挥官的动态乃至情绪变化,在战争史上是罕见的。它对于我军作出正确判断,下定正确决心,进行正确部署,具有重要作用"。

到了13日这天,傅作义对周北峰说:"你可以电告林、罗、聂,就说前次所谈都已研究过了,只是限于14日午夜答复,时间太仓促,不日你将与邓宝珊将军再去。"周北峰立即将这个答复电告了我平津前线司令部。傍晚时分,周北峰得到了我平津前线司令部的电复:"电悉,可请再来。"这样。第二次谈判就算是告一段落,有了一个"会谈纪要",却没有任何具体的结果。具体的结果,有待于由邓宝珊来后进行的新一轮谈判。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