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择杂谈》由原国防大学教员、军史专家天择创办~
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出改编命令,宣布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陕北红军改编成第八路军,9月,又按全国统一的战斗序列,改称第18集团军,但是后来人们习惯上仍称八路军。八路军下辖第115师、第120和第129师。
第129师由红四方面军的部队和陕北红军第15军团的一部分改编。刘伯承任师长、徐向前任副师长,倪志亮为参谋长,张浩为政训处主任。下辖第385、第386两个旅。其中第385旅由红四方面军第4军改编,其第10师、第12师分别改编为第769团和770团,769团团长陈锡联,第770团团长张才千。
陈锡联于1915年出生于红安高桥镇陡山彭家村,原名陈锡廉。1929年,年仅14岁的陈锡联在家乡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同年秋被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陈锡联在部队作战勇敢、足智多谋,很快脱颖而出,1930年便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便任连政治指导员,并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的历次反围剿,屡立战功。后来的国家主席李先念同志赞誉他“打仗数第一”。
陈锡联指挥的战斗很多,其中最出名的要数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的战斗。1937年10月他指挥部队突袭阳明堡日军机场,炸毁日军战机24架。此次战斗是129师出兵第一仗,使日军一时丧失进攻忻口、太原的空中支援力量,并且被迫回调大批部队守备后方,有力配合了国民党军对日作战,提高了八路军的威望,受到八路军总部嘉奖。
在解放战争中,陈锡联也表现不俗。1949年2月他任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司令员,率部参加渡江战役,突破长江防线后截断浙赣线,迂回大西南,歼灭宋希濂集团,攻占国民党“陪都”重庆。1955年陈锡联被授予上将军衔,解放后他曾担任沈阳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和国务院副总理等职。1999年6月10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4岁。
张才千于1911年出生,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岗镇新村张家冲人。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改编前担任红12师长,后来他长期在刘伯承手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任第44军军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后来担任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武汉军区司令员等职。1994年12月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年。
第386旅由红四方面军第31军改编,其第91师、92师分别改编为第771团和772团,徐深吉任第771团团长,叶成焕任第772团团长。
徐深吉于1910年1月出生,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县人。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改编前担任第91师师长,他后来担任过独立旅旅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六分校校长,解放战争时期担任晋冀鲁豫军区军政大学副校长兼冀南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军区副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2000年8月8日在北京逝世。
叶成焕于1914年生出生在河南新县郭家河乡吴河村一个贫农家庭。1929年,叶成焕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成长为红四方面军的一位著名战将,在抗日战争中深受刘伯承器重。1938年他率部参加了神头岭等战斗,1938年4月17日,叶成焕在保卫太行的战役中,一颗子弹射中了他的头部,于18日凌晨壮烈牺牲,葬于山西榆社县郝北村,年仅24岁。
陈锡联、张才千、徐深吉和叶成焕是刚组建129师的4位团长,其中陈锡联年龄最小,但后来军衔最高,被授上将军衔,除叶成焕牺牲外,另外两位被授予中将军衔。他们都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永远值得后人纪念。
《天择杂谈》由原国防大学教员、军史专家天择创办,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