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是大数据的时代。而对于战争这样的高度严肃的事情,更需要确切的数据才能令人信服。比如很多人只知道二战期间犹太人被屠杀了600万,而不知道我国的全民的伤亡数字是3500万。我们死亡的人那么多,为何反而没犹太人在国际上,甚至在我们国内受关注呢?这是另一个话题,今天不谈。
在整个二战期间,德军从开始就是一场豪赌。因为数据告诉我们,德国最缺的不是石油,也不是钢铁,而是一种更致命的东西,那就是嘴上的问题。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为何说德国是输在了嘴上,因为没饭吃啥也干不了。
战争真正打的是什么?是后勤和经济。
而粮食,则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致命要素,没有之一。
而德国的粮食供应,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糟糕透了”!
小胡子战前对国民曾发出过这样的鼓舞——要用条顿人的剑,给条顿人的犁获取足够多的土地。条顿人,就是指日耳曼人。
德国当时为何那么看重土地?因为德国至少需要七百万公顷的良田,才能完成粮食的自给自足。
作为一个严谨的民族,德国在战前已经想好了一切后果,其中就包括禁运。
所以当时德国把进攻天下粮仓乌克兰视为和占领高加索石油区同等重要的第一战略目标。
据德军部统计,一名工人想正常工作每天需2800卡的热量,普通士兵为3400卡,进入严寒地区的则为4200卡以上。
而德军在遭受了英国海上封锁之后,立刻就陷入了粮食危机。
为了应对粮食问题,德国最开始做了以下几点:
①实施了严格的食品管制制度;
②最大限度提高粮食生产;
③优先供应军部;
④想方设法从海外进口粮食。
早在1939年,德军在对波兰进攻之前,德国国内就实施了严格的食品配给制。1939年年底,德国就快撑不住了。
到1941年春,德国使用珍贵的军用装备,从占领区运回国内大量的粮食物资,但还是紧缺。
此时,对比战前,德国工人只能获得战前四分之一的热量。
饿着肚子生产和打仗,会是什么状态呢?此时,我们再来看看德国的对手是什么状态。
·英国在二战中的嘴巴问题
相比德军的饿肚子,英军是吃不好,但能吃饱。
因为,英国不但有盟友的帮忙,还有可以从他们占领的各个殖民地上为之“输血”。
据英国统计,1941年,英草原每10公顷可养活12个人,以肉食为主;同等面积的土地种粮,可养200人;种土豆,可养400人。
所以后期,英国大面积开发草地,以提高粮食生产。
从1939到1946,英用于农耕的拖拉机增长了4倍。有了拖拉机,妇女也成了农耕主力。
有趣的是战前英国的食用面粉几乎全靠进口,而到了1943年,居然完成了50%的自给自足,而原本打算用来吃的土豆,因人不需要了,反而成了猪饲料。
英军是如何达到军粮宽松的呢?有如下几点:
① 扩大生产:女人、公务员、战俘都成了战时的劳动力。
而德军战俘最能干,意大利战俘只有给了香烟和巧克力才肯慢悠悠地干活。
② 从殖民地输血:因为孟加拉国的粮食被英国大面积抽走,导致此国饿死350多万人。
(所以,有时大饥荒的来临不是因为自然因素,而是人为造成的)。
③ 公民缩减肉食,优先供给军队。
从1939到1944,英国进口的粮食数量由原来的2200降到1100万吨,每个英国公民每周能买到熏肉:4、黄油7、奶酪:1、砂糖:12、肉:15、茶叶:2,单位为盎司,并有2品脱的牛奶。
可以说,这时英国战时的生活水平,比现在亚洲的某些国家的多数农村还要好很多。
所以当1942年6月21日沙漠之狐在非洲攻下英军的阵地时惊呼:这简直就是天堂!
而相比M军的地主生活,英军简直就是贫下中农。
·M国在战争时期的奢侈
M国奉行所谓的四大**:言论、宗教、免于匮乏**和恐惧**,因为这是文明社会的基础。
所谓的免于匮乏的**,就是想吃啥吃啥!
二战期间,约有2000万人被饿死。
而此时M国给大兵的伙食标准,每天是4300—4785卡,已经超出人正常需求的20%,超过德军50%,是日军的两倍多。
而此时,德军在饿肚子,日本在各大岛上当野人。
M军的野战补给都有什么:米饭、通心粉、燕麦片、果酱、糖浆、酸菜、番茄酱以及肉罐头和蔬菜罐头,让英军看了都妒忌。
另外还有:新帐篷、蚊帐、除虫剂、热带雨衣和军靴,以及口香糖、咖啡、培根和香烟。
从1939至1942,M国农民收入提高了156%,波音的工人从月薪32美元上涨到了90美元。
由于M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又能从墨西哥引进大量劳动力,加上战争的刺激和工资的上涨,他们的日子反而过得更好了。
所以说,M国是一个靠战争发家的帝国。
而这时,M军在伙食上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来自大兵们的抱怨:咖啡不够浓,牛肉不够鲜,口香糖也不够及时,嘴巴都臭到没法亲吻欢迎他们的巴黎人民了……
至于德军另一大敌人家平民的伙食什么样,在此就不写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网上搜搜,记住,千万要忍住!
最后作者想问读者的是,战争期间,如果像德日那样,一个国家连后勤补给都跟不上,不拿士兵的生命的当人命对待,那还打什么仗?还能打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