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军事 1970-01-01 08:00 的文章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

战争,是残忍和无情的。无论发动战争的出发点是什么,受苦受难的永远是百姓,不过,我们今天的和平昌盛,也是过去那些为了国家浴血奋战的军人用生命换来的。

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是这些军人挺身而出,奋勇杀敌在第一线,为国家的安危而战,他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在战争上战斗直至最后一刻。

哪怕沦落到敌人的手中,他们依然铮铮铁骨,不忘自己是中国人,面对严刑拷打,也不向对方吐露半分情报,他们的精神是令我们所钦佩的。

而今天笔者要为大家讲述的主人公,是一支2500人的国军残部,这支部队在国外漂泊了长达21年的时间,却始终不忘他们是中国人,并向后代告诫:他们永远是中国人。

那么这支军队身上经历了怎样的故事呢?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孤军奋战

这件事还是要说到抗战年间,这支军队最初是帮助印度和缅甸一起对抗日军的侵袭,军队名为九十三师。

提及九十三师,这的确是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部队,在数次大战中脱颖而出,战斗力极强。追溯到前身,这支军队曾是远征军的第八军,当时也是很有名的一支军队。

只不过,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这支军队被蒋利用了,成了他手下的一颗棋子。

后来国军逃走,蒋仍旧不甘心,逃亡之际还是在大陆留下了一些间谍,还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再次卷土重来。

所以这支军队便被派遣到了云南,后来蒋再次从台湾败退,军长见大势已去,也仓皇而逃。故而九十三师沦落成了孤军,只能带着亲人四处避难,像是无家可归的灾民一。

逃着逃着,他们便携家带口地跑到了缅甸境内,蒋即使在台湾,也在隔空发令,让这支部队随时待命,如此他们只能暂时在缅甸听从命令。

盘踞缅甸

可这支孤军虽然带着亲属,但毕竟仍有军队的成分。缅甸人并不意味他们是逃难而来的灾民,认为他们会对腼腆土地构成威胁,就命令他们即刻离开。

毕竟这支军队看上去势力很猛,若是一直在边境驻扎,缅甸担心会有什么危险,所以想先将这支军队恐吓而走。

不过,九十三军自然没有离开,但是缅甸始终坚持立场,要他们离开,不然就接受招纳,否则会将他们当做入侵者一样处理。

面对这种胁迫,九十三军仍然没有放在眼中。因为缅甸目前只不过是一只“纸老虎”,整个国家已然四分五裂,到处是战乱,想要和九十三军宣战,实在是不自量力。

但缅甸却是态度强硬,如果军队不走,就要进行开战。不过九十三军却压根不惧怕,缅甸虽然派出军队去作战,可这军队看似庞大,实则都是一些残兵败将,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九十三军打败他们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

缅甸毫无反抗的能力,九十三军见状,气势猛涨,所幸直接盘踞缅甸,将这里当做是落脚点。当时金三角地区有名且战斗力极强的军队,九十三军便是其中之一。

实在是无可奈何,缅甸又不想自己的主权遭到冒犯,就向当时的联合国发起状告。

联合国得知后,因为蒋在里面还有一定的作用,安理会希望蒋可以将九十三军带回到台湾。

而这一动静启发了第八军的军长李弥,但是因为逃难他抛弃了九十三,却没想到这支部队竟然还残留在缅甸……

而因为弃军一事,李弥在台湾也过得甚是辛苦,没成想军队却在缅甸这般威风,便想着借此来逆袭一番。

他向蒋提议,九十三军可以和台湾的军队进行双面夹击,里应外合,不失为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蒋认为有道理,便采用了李弥的计策。于是,二七八团即刻向我国云南的边境发动了攻击,但我军早有准备,积极迎战将李弥的阴谋粉碎。

这个时候,缅甸打不赢九十三军,更慌了,甚至还拉上印度一起向九十三军开战,然而结果还是失败了。

所谓的“二战劲旅”,他们的战斗力也根本不是九十三军的对手,惨败下阵。

缅甸实在是无可奈何,只好再次向我方中央提出请示,希望我军能够派出一支军队,和缅甸一起联合对九十三军进行围剿。

然而在权衡了一番利弊得失后,我军并没有深入作战,依旧采用一种保守方式。

毕竟九十三军战斗力着实不容小觑,且特别擅长丛林游击战,双方开战并没有多大的好处,进行硬战的话就算胜利,所处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且不能得到什么利益,因此还是选择撤出。

缅甸无计可施,九十三军依旧稳坐缅甸,但其在国际上的影响也越来越败坏。

蒋为了消除一些负面的消息,先将缅甸的一些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接回了台湾,不过还是留下了2500人,让他们拭目以待,进行反击。

赤子之心

不过这些士兵早就看破了蒋的阴谋,他们也不想再遵从这种不负责的命令,只想为自己的后代而考虑。

哪怕是留在缅甸,也总比一辈子潜伏在这丛林里,听命于人,永不得安宁。

不过他们留在了缅甸,但却坚决拒绝缅甸让他们归顺的请求,因为他们担心这是一个圈套,毕竟缅甸早已对他们仇视满满。

后来,泰国看到了这一状况,便抓住了机会,给了九十三军去泰国美斯乐居住的机会,不过条件就是要归顺泰国。

站在子孙后代的角度上考虑,这些老兵思前想后,最终答应了泰国的要求,加入了泰国。在海外漂泊了21年,不过尽管如此,他们始终不忘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且时常告诫自己的后代,不能忘记自己是中国人,有机会一定要回到故乡看一看,因为那里才是他们永远的家。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