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之巅,驻守着这样一群官兵,他们“夏穿云雾,冬走冰川”,默默践行着“巡览海天、建功山巅”的铮铮誓言。
山路蜿蜒,九曲十八弯。春节前夕,记者奔赴海军某观通旅崂顶站采访。
“山石相拥、枕海听涛”的生活听起来颇有诗情画意,但对驻守在崂山之巅的官兵来说却是一种磨砺。崂山之巅,海拔1132.7米,最低温度可达零下35摄氏度,每年大雾天气超过100天。
驱车一段,攀爬一段,记者终于来到深山中的营区,正赶上官兵要执行雪后巡线任务,于是记者跟随4名官兵顶着寒风踏上征程。
巡查天线、紧固螺扣、除掉电缆上的冰凌……12公里的光缆巡检路,官兵爬上一个个山头,测试检查线路和光缆支架,抢修损毁线路。
路途虽不算长,但几乎都在树林、山间穿梭,平时巡线一次往往要用一整天。当天路上铺满了约30厘米厚的积雪,行走更为艰难,记者也数次险些滑倒。
“夏天草木茂盛,巡线时常常需要用镰刀开路,被马蜂蜇是常有的事。”听班长腾奇说起官兵的巡线经历,记者不由心生敬意。
为检查和加固电缆,官兵在刺骨的寒风中小心翼翼地爬上距离地面十几米、长达数百米的线梯。巡查中,他们发现一处光缆断裂。由于不能戴手套操作,腾奇一边往手上哈着热气,一边在战友配合下快速抢修。此时已临近中午,明媚的阳光照耀着白雪茫茫的山峦,官兵们又抓紧对包裹着厚厚冰霜的电缆进行除冰处理……
巡线分队继续前行,水泥路慢慢变成磨得锃光发亮的石阶路。分队长孙万祥告诉记者,这段石阶路是特意保留下来的。1978年,崂山峰顶雷达阵地修建完成。由于山高路险,大型机械无法上山,官兵肩扛手抬,将重达几百吨的建筑材料和雷达零件运上山顶。在崂顶站坚守了22年的二级军士长王建文接过话茬说,保留这段石阶路,就是要时刻提醒官兵,莫忘先辈创业的艰辛,牢记肩扛的责任。
“耳听涛声,眼观云天,我们是祖国的千里眼。夏穿云雾,冬走冰川,我们战斗在崂山之巅。为了祖国的富强,愿把青春奉献……”归途中,官兵唱起这首《崂顶站歌》,铿锵的旋律在山间久久回荡。(本报记者 王凌硕 通讯员 才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