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军事 1970-01-01 08:00 的文章

  新华社巴基斯坦卡拉奇1月15日电题:海军微山湖舰:今年春节,我们不回家

  新华社记者黎云

  起航整整20天后,电航兵杨振的儿子出生了。

  “母子平安,6斤6两。”1月12日,家里人几经辗转,把消息传递了过来。军舰上的广播站赶紧制作了祝福词,在晚饭的时候向全舰官兵报告喜讯:本次护航第一个护航宝宝出生啦!

  此时的杨振和他所在的海军微山湖舰,正在北阿拉伯海域参加“海洋卫士-2020”中巴海上联合演习。没有手机信号,消息通过公用微信账号留言传给了副政委,然后才传递给杨振。

  作为8次承担护航任务的远洋综合补给舰,微山湖舰创造了中国海军历史上执行护航批次最多、护航商船最多、累计护航航程最远等20多项纪录。

  如果再要增加一项纪录,估计微山湖舰也是诞生“护航宝宝”最多的军舰,孩子们被取名为启航、护航、亚丁……

  “海洋卫士-2020”中巴海上联合演习14日结束之后,微山湖舰即切换任务至第34批护航编队,开赴亚丁湾接替第33批护航编队。根据行程推算,抵达亚丁湾的那一天,差不多刚好除夕。

  这次任务让一级军士长符广海犹豫再三。儿子今年要高考。聚少离多本来父子俩感情就淡寡,高考的时候他还不在身边,怕是一辈子要遭埋怨。

  符广海还是去了,机电部门实在是离不开他。远海航行缺个行家里手是不行的。前几次护航,符广海立过大功,几次故障都及时排除。在军舰上,老兵就像定海神针,有他们在,大家心里就踏实。

  补给部门工程师王杰也是一名老兵,8次护航都参加过。1200多天都在亚丁湾上漂泊,差不多占了他军旅生涯的四分之一。王杰印象最深刻的是执行第一批护航任务时,很多官兵对远洋任务心中没底。“只知道是去打海盗。”王杰说,但去多久,一旦有事如何处置,大家心里也是个问号。

  王杰的经历其实也是中国海军跨越岛链,走向深蓝的过程。今天的王杰早已没了当年的困惑。他所在的补给部门,在海上实施了286舰次的补给,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每次护航回来,工作流程和舰艇设备都要进行改造和升级。”王杰说。

  今天的微山湖舰已经完成了135批976艘船舶的护航,成为“护航功勋舰”,舰上的各种设施也更加合理,更加符合远洋补给需要。

  同样参加过8次护航的液货班长罗祥生还记得当年每人每天限量供应淡水。“现在我们增加了淡化水设备,不会那么窘迫了。”罗祥生说。

  不仅是淡水有了保障,舰上的垃圾分类也做得很好。每个舱室都安置了分类垃圾桶。舰员喝完矿泉水后都习惯性用手将塑料瓶挤压捏扁,放到可回收物的桶里。

  舰上的跨洋电话也畅通无阻,基本上能够满足官兵业余时间打电话不排队。“不像第一次护航,一个月能通上一次电话就不错了。”罗祥生说。

  不停地有人加入微山湖舰。2014年,微山湖舰上来了第一批女兵。8名女兵像小白鸽一样,给枯燥的远航生活带来了生机,舰上策划一台文艺晚会再也不需要男扮女装。舰上生活虽然艰苦,但大多数女兵都在义务兵服役期满后选择留下来,如今舰上有5名女兵。

  操舵兵陈丽雪是5名选择留下来的女兵之一,这些年,她随舰参加过护航,还参加过也门撤侨行动。除了在驾驶舱值更,陈丽雪还要兼职做一些文体工作,比如播音。这次演习中,女兵们在甲板招待会上为中外宾客表演了茶艺和舞蹈,抢镜夺目。

  跟“老人”们相比,中尉军官刘心怡是个新人。2019年7月,刘心怡刚刚从大连舰艇学院毕业,分配上了微山湖舰,成为微山湖舰上最新的血液。第一次远洋航行,第一次出国,第一次参加联合演习,刘心怡比一般人牵挂要少一些,心情也要激动一些。“也许还是会想家,想我的爸爸妈妈。”刘心怡说。

+1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