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管苏清
古时松江府,天下赫赫,即为现今的上海,是吾新闻启蒙之师马伟民故乡。当年,老师年少英俊,意气风发,守卫东海枸杞岛,任守备第十三团新闻干事。其在新兵连一眼相中我,收为徒,带在身边,手把手教,让我懂了新闻ABC,顺利走上了新闻之路。
为师之乡,距今约六千年前,就有先民劳作身影,是江南著名渔米之乡。上世纪八十年代,岛上上海兵稀少,主要是生活反差大,很多人耐不住寂寞。为师却干得欢,每天精神头足,军装挺挺的,军帽有棱角,天生上海滩派头,老有腔调,与其他省市的军官不一样。
现在想想,枸杞岛巴掌大,当个新闻干事不容易。为师东奔西跑下连队,总能发出不少稿。我与另一报道员李迪(现为职业书画家)打心眼里佩服,憋足劲学,常常挑灯夜战。不写新闻稿时,他写诗歌,我弄散文,捣鼓一番,都有收获。我的第一篇散文《渔火曲》见报了,受到为师夸赞。从此,十八般武艺都使上,年终数数省以上媒体发表的稿件,自己乐、老师乐、团里领导乐。其实为师刊发的稿件质量高,有的上了军区报纸一版头条。
军队干过新闻的都知道,军内外大报上一版头条“难于上青天”,军队新闻人一茬接一茬,基本流行“师父带徒弟”的模式。在为师口中,我得知其前任王浩钟,当年已任《人民前线》报编辑,被吾视为高人。多年后才知晓,当初我们投稿,一见守岛部队新闻稿,王编辑(后任副社长)总是感情不一样,处理很慎重。我的名字常常进入他视线,后来金陵城相见分外亲。为师出手有分量的稿件,往往会听前任意见,修改后成果多多。
八十年代初,全军部队大兴俱乐部建设,海岛部队住房紧张,怎样因地制宜破难题?我印象深的是,为师抓了条“大活鱼”。他到小西天(枸杞岛最高点)通信连采访,见连队利用废弃的坑道,发动战士修理后,一举建起了“坑道俱乐部”。为师发出新闻稿,很快《人民前线》报在一版头条刊登了,这让我思考了很多问题,及时请教。为师告知,写新闻关键要善于抓问题,写出对工作指导性强的作品。从此,我的新闻之路始终遵循此道,确实管用。
在岛上近三年,我不觉枯燥,学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岛上风光迷人,休闲时,为师带我们到沙滩上嬉戏,拍了许多照片。每到冬日,岛上满山水仙花开了,真的美醉人。特别是“流动书店”送书到营区,我们更是像过节,一本本的挑选,一本本的回去享受。艰苦之中有欢乐,欢乐之中写人生,真所谓“人生由我不由天,幸福由心不由境”。
军校实习期间,我特意回到小岛。百万大裁军,守备团整编为守备营,已无故人来相见,好不惆怅……当年通讯业不发达,家庭有电话的极少。只知为师回了松江,茫茫人海,杳无音讯。一晃就是三十多年,巧的是我走东闯西,最后在沪安了家。有一天,战友终于给了我为师的手机号。人生何处不相逢,只缘守岛一线牵。
为师转业回沪后,安营扎寨,先后在街镇担任多种领导职务。闲暇之时,爱上了马拉松运动,杭州、无锡等沪周围城市,一有马拉松(半程)赛,策马江湖,天涯看花,名次五千以外,也乐此不疲,生命在于运动。联合国人类年龄划分出了新标准:青年人18岁至65岁。“爱马”之人,建议下次延长至70岁。
天空云卷云舒,庭前花开花落。人生那么多最美时光,都有跋涉追求的理由,后来之路,让我们共同沿着选择的方向,细水流年,不懈前行。
生活真的还有诗和远方……
财宝哥短评先生的“启蒙之师”马伟民,天生的上海滩派头。当年枸杞岛上的“新闻官”,用其敏锐的新闻视角,捕捉到了一条条新闻“大活鱼”,亦是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新闻人”。
“一日为师”影响大、意义重,小岛上的师徒情,经数十年辗转,仍念念不忘,直至多年后,先生回忆往事,依旧激动,历历在目。想来,这段小岛上的师徒之情,何其弥足珍贵,对先生定是影响至深。
拜读完先生此文,让小编顿感部队出来的“新闻人”,个个都是好样的!相信,经历过军旅岁月洗礼之人,生活中定会充满着诗和远方……